-
寒露養生,全方位保濕防乾不露腳
“寒露”節氣在每年10月8日前後。寒者露之氣,先白而後寒,是氣候逐漸轉冷的意思。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如果說“白露”節氣代表著炎熱向涼爽的過度,暑氣尚不曾完全消盡,早晨可見露珠晶瑩閃光。那麼“寒露”節氣則代表著天氣由涼爽向寒涼過渡,清晨露珠寒光四射,如俗語所說的那樣,“寒露寒露,遍地冷露”。此時秋意漸濃已呈現深秋景象,一些會變色的楓樹科植物都已經轉紅,早晨樹葉上也偶見白霜。 寒露有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人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此節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
-
心寬一尺病退一丈,動養身體,靜養情緒,富養靈魂
生活中,各種負面情緒,隨時都會來干擾我們的思緒,這裡些負面情緒看似心理層面的困擾,但日久都會影響到我們的神經系統與荷爾蒙系統及血液循環,慢慢的波及到各個臟腑,而影響人體不同的臟器的功能。在中醫裡,把人體因情緒所帶來的傷害稱為「內傷七情」,中醫將情緒化分爲七種,分別是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七種是人都會有的情緒表現,但如果過度。它都會損傷人體的一些相應的臟器。比如說,過喜則傷心,過怒則傷肝,過思則傷脾,過憂則傷肺,過恐則傷腎。 焦慮、恐懼的情緒如奪命的毒 曾在網上看過一則,是阿拉伯一位心理學...
-
疫情年進化的不只是大環境,還有我們的初老與世故
對一個女人來說,最傷感的事,莫過於“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無論你願不願意,“變老”這個事實,都會如期而至。但它又來得悄無聲息,不言不語。有沒有那麼一個瞬間,突然讓你感慨,自己已經老了。 一年又匆匆的走到了尾聲,當大家都在回顧自己這一年走了多長的路,還在自我勉勵”不忘初心”的時候,我彷彿看到了年初時節目中跟大家許下要”虎虎生風”的一年。去年的這個時候當大家都在想著馬上就要送走疫情了,突如其來的三級警戒,一個疫情的回馬槍,又變種了,又擴散了。這些年就像過山車,過了一山還有一山,每年的馬來...
-
立冬到,冬天養藏之始,牢記”一養,二穴,三不做”
立冬到,二十四節氣的立冬。立冬,的立是開始的意思,立冬在意義上有兩個,一是指今年的冬季正式來臨。第二個是中了的意思,它代表著,一年中的農作物到此就收割完畢了,都開始歸倉了;人體的小宇宙,至此也進入了一個冬季主收主藏的季節。冬季養生首重”避寒就溫、保護陽氣,使陰陽相對平衡”。因此為了預防因為寒冷帶來的寒凝血瘀,及寒涼筋縮的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患者的發作或預防久坐不動、過勞、晚睡、情緒抑鬱的情節的加重,要從飲食起居、身體保暖,精神全面入手,立冬請牢記「一個養二個穴,三個不做」。 立冬養生,一養神 ...
-
秋分節氣後預防人老面黃,你一定要做的五件事
秋分後,臉色會變得暗沉發黃,沒有了夏天時的紅潤與光澤,人也顯得比較疲勞消沈,一點精神都沒有,這是怎麼回事? 秋分時節人老面黃的兩個主要原因: 1、天氣 秋分時候進入了真正的秋天,天氣好時秋高氣爽,空氣中水分少了,又多風,容易口燥咽乾出現乾咳的情況,此外,皮膚的水分流失快,臉容易乾燥。 秋分時節來一場雨,又突然的降溫,身體來不及防備,瞬間血液循環不暢,新陳代謝減緩,細胞變得乾癟,皮膚失去透明感,不但末稍的皮膚該使出現乾燥脫屑,臉上看上去自然面色暗淡無光。 2、脾胃虛弱 經過一個夏季,如果貪涼吃了不...
-
【黃帝內經】裡的”有節”之道,是養生也是處世哲學
很多人一生的最後十年是在病痛的折磨中度過的。儘管醫藥科技不斷在進步,疾病卻越來越多,越來越難治,而且越來越年輕化。癌症、猝死成為新常態,高血壓、頸椎病比感冒還普遍的時候,每個人都應該認識到,“長壽”和“健康長壽”是不一樣。人生有度,過猶不及。若要福壽綿長,務必謹記一個字:“節”。 食飲有節 【黃帝內經】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故能形與神俱,盡終其天年。” 暴飲暴食傷害脾胃,不吃不喝也傷害脾胃。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傷了脾胃,氣血生化...
-
【黃帝內經】裡所講的養生之道 現代新解
萬事皆有因果,所有的疾病都有來由。情緒是健康的關鍵,掌控了情緒,便能駕馭了人生。把握了外淫六氣與內生七情(喜、憂、思、悲、恐、驚)就理解了化解情緒的良方 生於四時之間/外界的氣候的變化與現代空調都會影響健康 “生於風寒暑濕燥火”,就是說:外界的氣候會導致疾病。過去,“風寒暑濕燥火”是純自然的,但現在時代有了變化。這個“風”除了自然的之外還有風扇。“寒”除了自然的之外還有空調、冷氣。在空調冷氣下空氣就乾燥,自然人也就是燥了。雨下多了會沾染濕氣,居處在濕氣重的地區,人也會沾染濕氣。“火”除了天氣火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