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出瘦長腿,三招打造纖長腿型
修長美腿的腿型的好壞關鍵在小腿,而小腿的粗細勻稱關鍵一部份在遺傳,另一部份跟你的後天的肌肉鍛鍊,坐姿模式有關,所以很多的蘿蔔腿,小象腿,不一定跟上半身的胖瘦有關,所以這部分也是美女身上最難瘦的部位。
下半身肥胖=腿部功能性水腫
常常聽到有人說:一到下午或晚上,小腿就發脹粗了一圈,鞋子也緊了,嚴重時如果用手按壓小腿,皮膚會明顯的陷一個凹,過一會兒才會彈起來,然而睡一夜,第二天早上起來腳腫就會消退,這種水腫,醫學上叫「功能性水腫」。無器質性病變,也稱良性水腫。偏偏這種良性水腫在夏天高溫時更明顯,這是因為溫熱的氣候,體表血管擴張、血流增加,引起毛細血管過濾壓增加,使下肢水腫加劇。
以下就針對常見小腿粗壯的體型:氣虛型、氣滯血淤型、濕熱腫脹型,三種不同體質體型的人給您最佳瘦小腿的建議,不只美化腿型,更是治療你的下肢水腫與靜脈區張。
氣虛水腫型
常見於久坐辦公室的人,雙腿長時間處於較低位置,因重力作用,使下肢靜脈血回流困難,血液就會在靜脈內淤積,使血管內壓力增加,部分血液滲透到血管外的皮下組織間隙,從而產生水腫。
建議這類型的人,多利用走路,每晚抬腿,或床上倒採腳踏車的方式,來加速血液回流。
氣滯血瘀型
常見於久站的人,雙腿長時間站立會引起反射性的醛固酮激素分泌增加,使腎臟排除水、鈉的功能減弱,導致水、鈉滯留,小便的次數和量就會減少,因而導致下肢水腫。
建議這類型腫脹的多做些泡澡、穴位按摩,使下半身的肌肉放鬆而有彈性。
濕熱腫脹型
常見於曾經喜愛運動的人,由於後來運動量減少,造成肌肉較為壯實的下半身腫脹,常伴有肢體沉重感。
建議這類型腫脹的多做些拉筋的運動,使腿部的線條修長。
第1招 5步舒經絡法,讓大象腿小一號
1 拇指壓揉血海穴3次,再以雙手抓捏大筋3次,繼以掌心揉摩膝頭,共3遍。接上式,雙手滿握小腿推至腳踝而止,共3遍。
2 用兩手一邊捏小腿肚肌肉,一邊從中間向上下來回按摩,重複5次。
3 像擰抹布一樣左右擰小腿肚肌肉,從腳踝到膝蓋上下來回擰,重複5次。
4 兩手握住小腿,大拇指按住小腿前面的腿骨,從下往上大力度按摩肌肉,重複3次。
5 把拇指放在膝蓋上面,兩手握住大腿按壓肌肉,重複5次。
PS以上按摩建議搭配銀杏按摩油,或絲柏茴香S律動按摩油,可促進末稍微循環,加速淋巴代謝。
第2招 五個消腫穴,修長纖細效果好
血海穴
位於後膝窩往上約三指的凹陷處。
效果:消除大腿和小腿水腫,雕塑腿部曲線。
委中穴
位於膝蓋後方正中央的膝窩處。
效果:促進血液迴圈,改善腿部腫脹,美化腿部線條。
承筋穴
位於小腿後方《小腿肚》最胖的位置。
效果:消除小腿腫脹,美化小腿線條。
承山穴
位於小腿後正中,當站直踮腳尖時,小腿腓腸肌肌腹下出現尖角凹陷處。
效果舒筋、止痛,是治療腿痛痙攣的有效穴。
陰陵泉穴
位於小腿內側高起如陵的脛骨內側、髁後下凹陷似泉處。
功效:本穴為脾經合水穴,可健脾利濕、通利小便。
復溜穴
位於小腿內側,內踝尖與足跟肌腱之間的凹陷處往上2寸(三指幅寬度)。
功效:補腎滋陰,擅長利水治水腫。利水消腫,改善整個腎的功能,解除腎功能失常所產生的各種症狀。
第3招 兩步睡前放水操
1.雙腿放平伸直坐於床面,彎腰用雙手抓拿雙足,當感到雙腿後側緊繃,並持續5—10秒鬆開,重複做8—10次。
2.躺於床上,分別以順時針、逆時針轉動腳踝各20次。
P.S.上述兩項睡前進行前,先用熱水泡腳,再做個足底按摩效果更好。
每晚洗澡後實行,可以緩和一天下來,腳的疲憊與浮腫,用絲柏茴香S律動按摩油按摩後加抬腿,瘦腿的效果更好!也可以在看晚間看電視時(把腿翹到桌上)進行按摩。
1.指壓
以小腿正後方為中線,從後膝蓋的委中穴,然後是膝蓋下方小腿度最寬的地方﹍承筋穴,再下來是小腿肚下方的大小肌肉交會處﹍承山穴。
2.按摩方向
由腳踝的位置往心臟的方向進行。
3.抬腿
睡前抬腿10分鐘,可以協助下肢靜脈的回流,強化下肢靜脈瓣功能。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