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無邪
我的所見,所思,所感。
-
你的房間反映了你的潛意識
每隔一段時間,我總要為東西到底放到哪裡?上週明明才擺在桌上的東西怎麼不見了?而煩惱不已,昨天我又為了找個東西,開始翻箱倒櫃了,乾脆一不做二不休,來個斷捨離,清出一整箱要丟的東西來,在這個過程當中,我翻出了一些塵封已久的東西,也發現我們的居家,就是我們內心世界的真實呈現。房間是我們身體的棲息地,而身體又是我們心靈的神殿,那些我們未察覺的潛意識,逃避的內在,攻克放不下的執念、匱乏、焦慮等心境,都會在我們的居家空間裡被一一呈現出來。比如你不願意收拾的遺忘之物,裏面可能藏著你一直逃避的功課。 不願意收拾...
-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都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增長見識最好的兩個方法,然而我們大部分人一生都無法真正的行萬里路,好在有書籍可以帶領我們走過不同的人生,開拓我們的視野,闊寬我們的知識邊界,在書本中可以自由的與前人的智慧碰撞,你只要花幾小時的時間K完一本書,就吸收了別人一生的智慧結晶那是何等快哉。以前我認為不讀書不足以了解世界,當我真的走出去認識世界以後我會發現,學習書本知識和真實世界畢竟還是有區別的。 如果讀完了一本書就認爲自己掌握了知識,這是一種錯覺。讀萬卷書永...
-
微胖的女人更有福
前不久好多人在臉書上問候我都說:「哇~老師變瘦了也變美了也」,我表面上,輕鬆回應一句「是阿,瘦是最好的美容嘛~」但我心中並不這麼想,我倒喜歡我微胖的樣子,更自在。經常在想我們這個時代,對於美的標準似乎太過單一了,審美的標準也越來越狹隘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白瘦成為美的代名詞,好像稍微豐滿一點,就會成為一種自我放棄,不自律的表現。認為胖就是醜,就是負累。容貌焦慮、身材焦慮溢於言表,所以女人們一見面總要說句「哇~你又變瘦了」這樣的招呼語當作讚美詞。每個人都在力行各種減肥法逼自己瘦。美其名是為了健康...
-
三八婦女節更是女權日Happy Woman’s Day
女人們,Happy Women’s Day今天是得來不易的節日!一直被低看的三八婦女節,如果你知道這個節日的由來,你會佩服女人們的堅毅。過去三八婦女節,總是成為大家揶揄節日,第一不喜歡38這個數字,感覺女人被定義為不理性,行為低俗隨便的人,再來是”婦女”,這兩個字就有著中年已婚女人的象徵,感覺特別老氣封建。但或許不知道,這節日與女權有深遠的關係。 在 1857 年 3 月 8 日的這一天,女性勞工為了增取與男性平等的工作權,走上街頭抗議著同工不同酬,抗議著工時...
-
不要等到財富自由才去追逐夢想
金錢焦慮幾乎是現在人一個是很普遍的現象,金錢可以說是人類最大的信仰了。金錢它不僅僅是一串數字,一張紙,而是一個通用的兌換券,可以跨國界,在精神與物質領域,可以用來兌換我們想要的所有的一切。”等我有錢了~我就怎麼,怎麼樣”在我們的潛意識裏面,相信有錢了才可以去想去的地方旅行,有錢才能追尋自己的夢想,有錢了才能過上渴望的生活,才可以去追求純粹的愛情,而沒有錢則意味着寸步難行。 現在人整天喊著要財富自由,很多人追求的財務自由,說白了,他們追求的是金錢所帶來的安全感和保障。就好比...
-
短視頻不會讓你吸收更多知識,只會讓你變笨
這些年拜互聯網及大數據之賜,資訊蓬勃發展,幾年前傳統出版業感受到時代轉型的壓力,一直提倡大家多多閱讀,現在才知道其實不是閱讀人口變少,是閱讀的形式改變了,以文字為載體的工具,已由紙字書換成網路書店模式了,而且現在人每天吸收新知的量還是以前的好幾倍。雖然我個人認為現在人每天流過腦海的資訊量是大大的增加,彷彿互聯網為大家打開了知識的海洋,但另一個知識的盲區又出現了。 看似劃過腦海的有用資訊多如過江之鯽,但能留住的並不多,而且耐心也變差了,影片從過去的動輒一兩個小時的電影,到現在出現的各種短視頻,以前...
-
別騙自己了,其實你並不愛自由
你真的是愛自由嗎?大家經常掛在嘴邊的:「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想要掙脫一身的家累與包袱,去追求自己心中那個詩與遠方。可是你有沒有發現,嘴上說是一回事,卻很少人真的去做。因為大多數人其實內心是害怕自由的。很多人嘴上說着想要自由,想要不被朝九晚五束縛的自由,不被懷孕孩子困住的自由,不被房貸車貸綁住的自由。但爲什麼你們沒有去追尋這樣的自由?因爲你潛意識裡在逃避自由,你害怕承擔自由的代價。 想要不被朝九晚五束縛的自由,那就得做好失去穩定收入的準備;想要不被父母綁架的自由,你就要做好失去父母的理解支持的...
-
內心強大了,哪還有什麼年齡焦慮、容貌焦慮
女性一生都受到一個命題的影響,而這個命題已經絆住了90%的女性,這命題就是「靠」,女人好像不管什麼角色,在人生的什麼階段都得有個相伴的人,在家靠父母,長大了靠伴侶,老了靠子女,而這種靠不單是指經濟的靠,而是心態上的靠。不管選不選擇婚姻,這個「靠」始終存在。這個靠的核心來自於社會家庭賦予的角色,約定俗成,卻成了女人一生最大的包袱。 這個靠,也形成了女性內心中的”不信任自己”。不相信自己有能力獨立面對人世間的課題。在「不信任自己」這個命題下,會衍生出無數個小問題,比如年齡焦慮...
-
過去的存錢養老,最後變成存錢養病養醫生
人類史上第一次面臨老化問題,很多人年輕時只知道努力打拼,然後存下一筆錢好防老。所謂的”防老”在很多人的觀念裡就是預防老了生病了,身邊還有足以看病就醫的錢。這樣想的人,多年後果真實現了年輕時存錢防老的心願,最後跑醫院的時間比過生活的時間多,住院的時間比住在家裡的時間多。這樣真的就防老了嗎?就老有所依了嗎? 高齡的老化與防老 老化的問題不只是社會人口結構的問題,更多的問題還體現在,現在人比以前幾代人都健康延年了,面對的是更多生活上的沒有老化的配套準備。一般人想到的就是退休了,...
-
真正的成熟不是戒掉情緒,而是讓情緒發生能量轉化
年輕的時候,我們連多愁善感都要渲染的驚天動地,長大後卻學會,越痛,越不動聲色,越苦,越保持沉默,彷彿成熟不過是善於隱藏,成長就是將你的哭聲調成靜音模式。 我們經常聽到有這樣的一句話,真正成熟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緒。大家都開始以此來要求自己。被朋友誤會了,默默咽下委屈,被上司刁難了,只能沉默不語,仿佛只有戒掉情緒,才算一個合格的成年人。因此有人說,光是扮演一個情緒穩定的成年人,就已經花光了所有力氣。 情緒沒有好壞之分,情緒其實就是一種能量信號 然而情緒是人與生俱來的天性之一,沒有好壞之分,情緒它其實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