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成長
那些關於我在讀書寫書上修行、在工作中學習、在職場中磨練心性的心得感悟,希望用一個分享的心態與您一起成長。
-
唯一能治癒你焦慮的三種藥方
人為什麼會焦慮呢?我們聽慣了生理學的解釋,精神醫學的解釋,但其實焦慮本就是人類基因中的本能,他不是病,是原古社會人類為了與大自然共生,因而有了憂患意識,預先防範野獸的追捕,及氣候的變遷的預防意識。而這樣的防範意識經過幾億年被人類基因繼承了下來,至今它可以是一種預先防範的警報,表現出來的就是一種焦慮和恐慌。也就是當你的需求和真實擁有的無法一一匹配時,當才華撐不起野心,存款抗不過風險,整日抱怨、空想卻無力改變時,焦慮就如影隨形了。 那如何才能走出焦慮呢?其實,打敗焦慮的最好方法就是去做那些讓你焦慮的...
-
寧願做狼也別做羊,你不是善良你只是認慫
一個人說話直,不是個性直,而是打從內心深處不在乎你。當一個人不尊重你的時候,請收起你的大方,不要試圖去交流,更不用去憤怒和難過。你只需要無視,遠離,默默努力。你要知道一個人爲什麼對你說話直率不尊重你,原因只有有兩個,第一,你的價值太低,對於他來說沒有什麼用處。第二,你太善良,太老實,太好說話,對你使壞也不用付出代價。 反之,一個人爲什麼尊重你,跟你的人品的好壞也沒多大關系,只和你強不強,有沒有實力有關。所以,從來沒有什麼刀子口豆腐心,只有刀子口刀子心,成年人的世界裡,如果你軟弱,討好誰都沒有用,...
-
中年是危機還是轉機?
每一個中年人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你開車回家停到地下停車庫,你會想要坐在車裡待一會,因爲你只要開了車門,你孩子就喊爸爸,老婆就喊老公,你要扮演的角色太多了。在公司你要扮演別人的領導,你要扮演別人的同事,你要扮演別人的員工,回到家之後你要扮演一個爸爸,扮演一個丈夫,扮演一個兒子,扮演一個媽媽,扮演一個妻子,扮演一個女人。 人到中年,真相從四面八方襲來,所謂上有老下有小,所謂理想與現實,所謂的疲憊和變老,所謂的孤獨與深刻,不過都是種種的表像,本質上是因為一個人經歷了那麼多的歲月,內心終於呈現出一個真實...
-
不要美麗的皮囊要強大的氣場
我們常形容一個人氣場強大,霸氣側漏,往往是一舉手一投足就足以鎮住全場。一個有氣場的人坐在那兒,人們會詢問他的意見看法,他說的話會被重視,他的想法會被傾聽,他會被視作值得投資的人脈,可以共識合作的夥伴,或者有所啓發共同成長的良師益友。 氣場和有自信基本上是不同的概念。有自信的人不一定有氣場,但有氣場的人一定有堅實的自信。真正氣場強大的人必然是經歷豐富,有強大的內心與自我價值,某種程度上突破了各種心靈的限制,驅散了深植內心的各種恐懼。 氣場強大的特質 為什麼有些人能在舉手投足間釋放氣場。如果你是個感...
-
吸引力法則的核心是心性的鍛鍊,把我不配變成我值得(下)
最初看「秘密」這本書的時候,我覺得這只是一本心靈雞湯的暢銷書而已。在我最初接觸吸引力法則的時候,認為「吸引力法則」都是些很虛無縹緲的東西,根本不可能實現,並且從理論上面沒有辦法解釋通。同樣的,還有很多類似的描述,也是通過我們的信念,通過我們的情緒去影響外物。「我的一個念頭怎麼可以改變物質呢?」「怎麼可以改變我身外的事物發生的事情呢?」所以最初我並沒有相信吸引力法則。 意念創造實相的米飯實驗 有一個實驗,叫做”米飯實驗”,就是我們可以拿幾碗不同的米飯,然後就對這些米飯說,&...
-
吸引力法則心想事成背後的能量互通原理(上)
「秘密」這本書很多人都看過,曾經紅遍大街小巷的”吸引力法則”也普遍獲得從心理學社會學等各界的認同,但論及落實在生命的轉機與騰飛上的卻相當有限。更多的人是因為吸引力法則寫得玄而又玄,姑且按照書上的方法論用了好一陣,發現這樣也沒效阿~轉身離去,再也不想它。 其真正的原因在於,我們曲解了”宇宙的吸引力法則”的運作原理。”吸引力法則”它能夠去運轉、運作,能夠成功,它背後到底有什麼樣的一些邏輯和原理依據呢?是科學的,還是純粹就是一種信...
-
別用原生家庭受到的傷,懲罰你的人生!
多少原生家庭不幸福的小孩,在成年之後,用自我洗腦式的告訴自己,「我的爸爸很愛我,我的媽媽很愛我」他們都在假裝自己有個很幸福的童年。 聽過一句話:「原生家庭不好的人,一般都很難賺到大錢。」因為內心被恐懼、不自信、玻璃心、自卑給封印住動彈不得。當別人都在勇猛精進,他卻因為內心滿是缺失和創傷,時刻都在照顧情緒,處理情緒。內心極度敏感脆弱,別人一個眼神、一個態度、一句話都可以把內心搞得翻江倒海,內耗非常嚴重。他們抗壓力差,有嚴重的畏難情緒,遇事下意識的就是這個好難阿,我肯定做不到,不敢去面對,選擇拖延或...
-
富人自律,窮人享樂的年代,正在拉開人與人的差距
前些年嚷著”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放下工作去追求自己的”詩與遠方”的人,現在哪去了呢?奇葩說裡的辯手詹青雲曾說:「你拿詩和遠方來跟苟且鬥,永遠鬥不贏的,因為苟且有一萬種需求,一萬種痛苦,而詩和遠方只有一種快樂」深以為然。早年那些工作只圖錢多,事少,離家近的人,現在直接就在自由散漫的路上向下沉淪了,而他們的下一代一樣學會了如何在小確幸中快活。 富人吃苦,窮人享樂的時代 這個時代如果你不想吃讀書的苦,也無須辛苦的勞做,不需要吃生活的苦,每天就能生活的十...
-
辯解,抱怨,責備來自受害者心態,一出口就在吸收負能量
有些人圍在一起,不是嘆息,就是抱怨,慢慢的大家也習慣性的以嘆息和抱怨來打開話匣子,要不就是每個人吐露一點八卦與他人交換著共鳴,語氣中還不乏各種各樣的無奈,責備,抱怨和辯解。其他人則伸長了脖子聽別人在那裏抱怨,因爲他們在等別人抱怨完後,也可以聽一聽自己的抱怨,「你認爲這就是糟糕的生活嗎?不,不是的,還有更糟糕的生活。你稍待也聽一聽我的不幸」。每個人聽他人抱怨生活的不幸,也準備著回味自己糟糕情緒。是不是特別熟悉,是不是像極了某些談話性節目吧! 但其實這類的吐嘲,都隱含著一種受害者心態。具有受害者心態...
-
為什麼你總是過不好這一生,只因自尊心太強臉皮太薄
臉皮薄的人最容易吃虧。所謂臉皮薄,就是不善於開口,不懂拒絕,也羞於求助。不少人只是因為一時的不好意思礙於面子,硬生生地把自己推到了損己利人的境地。你以為臉皮薄的人就是特別羞怯,為人善良正直,也沒礙著什麼。其實不然,在當今社會臉皮薄是個致命缺陷,你有話到嘴邊說不出口,你不說,人家永遠不知道,反倒那些臉皮厚的,基本上運氣都不會太差。 人一定要把自己的臉皮練得厚一點,這就是所謂的鈍感力。在成長的過程中,修煉出厚臉皮,不要太在乎別人的眼光,對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也絕對是一個人的在社會中行走的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