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囚徒思維,正在謀殺你的未來
在印度的大象,牠們從初生就被銬上腳鐐被人囚禁,被人類馴服,成為人類的運輸的工具或是馬戲團中表演的工具,但在大象成年之後,以大象的體型和龐大的體型,只要他願意掙脫,基本上那個腳鐐根本銬不住牠,但大象仍如同幼年時期的記憶身陷入囚徒思維中,認為被人奴役是他們生來的命運,甚至不曾想過那個腳鐐早已無法對自己造成威脅,而甘於被腳鐐銬住。
有時候,我們感覺自己舉步維艱,並不是環境限制了我們,而是我們的舊思維成了前進路上的桎梏,讓我們像牢籠裡的囚徒一樣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囚徒思維,畫地為牢
曾讀過一個有關洞穴隱喻的故事:「有好多囚徒被困在洞穴裡,他們身體不能動靠著牆,眼睛只能盯著面前的這道牆,有專門的人拿著像皮影一樣的東西,製造一些虛幻的假像,投射在囚徒的眼前,讓囚徒誤以為眼前的景物,就是真實的世界。他們一直就生活在這虛幻當中,後來有個囚徒逃了出去,看見了洞口外面真正的世界,他在洞口一直張望,異常興奮,逃出的囚徒在心也暗暗發誓,再也不要回去過虛假的日子。同時他還想把自己的同伴救出去,但當他把洞外所看到的一切告訴洞中的囚徒,那些同伴們他們非但不相信,還認為他出去一趟,眼睛被太陽烤壞了,竟然不像之前那樣會辨識牆上的影像了。所以就把他給謀殺了。當一個人的思想開始固化,就會變得愚昧。自己身在牢籠,卻以為這就是全部的世界,並認為誰說出新的景象,誰就是異類。殊不知,擁有囚徒思維的人,人生很難有新的改變。
思想家愛默生曾說過,”庸人之所以平庸,就是因為他們的思想過於固執”,固步自封的人,常會被徘徊在自己的認知裡,並認為深陷囚籠,沉溺其中,甚至自己的堅持是對的。其實一個人太固執的堅持守舊觀念,並不是一種堅持原則的美德,反而是一種愚昧的表現,因為他主動去拒絕自己的成長與進步,未來的路也將會越走越窄。
洞察囚徒思維才能擺脫囚徒困境走出內捲
每個人都有囚徒思維,這樣的囚徒思維,也會發生在許多商業模式上,甚至於行業內的囚徒思維往往更嚴重,甚至大多數人身在其中,卻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身陷囚徒思維,無法即時的跳出困境的框架,而被大環境內捲其中,蒙蔽了自己的判斷力。
這些年政府派農業專家下鄉,到各個山地部落,去輔導農產開發,曾有一位植物學家林教授下鄉去,教導村民,種植香菇致富,整個村落的人都在種香菇,但隨著種菇農戶越來越多,價格也被中間菇販子越壓越低,從最開始35塊一斤,到最後不到1塊錢一斤,看著越落越低的菇價,村民們都想再等一等,但同時因為大量的鮮菇開始腐爛、壞掉,困境下,村民們只想到兩種方法,一是把腐爛的菇白白扔掉,另一種是讓菇販用低價買走,但不管哪一種菇民們都心疼不已。看這眼下的收菇環境,村民們直搖頭歎息,想不出其他的辦法,帶村民種菇的林教授一時也被困住了,但好在他從如何延長菇得儲存時間這一點考慮,提出了為了建設性的冷藏菇的方法,林教授率先意識到現在的困境癥結,深知解決方案。他走出了局限思維角度,從另一個角度,給問題找到答案,等倉庫建好之後,也給尋找新的銷售通路提供了時間。假如把思維比作一個圓,遇到問題時,不是指向內求,而是開始向外看,擴大圓的面積,那麼我們不僅會找到新的思路,還會在人生路上開拓新的視野和見解。
世界上最大的監獄是人的思維意識
哲學家叔本華說:「世界上最大的監獄是人的思維意識」,不得不承認,有時候限制住我們的正是我們自己的思維。無論做什麼事,如果只埋頭堅持一種方式做到底的,肯定是吃力不討好,還會因此陷入不斷的內耗當中,但很多人深陷其中而不自知。所以,能夠洞察到自己的囚徒思維的困局是很關鍵的,常言道:「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學會以抽身事外,能以一個旁觀者的視角觀察自己,這種能力變成突破迷霧的一把利劍,即使環境變幻莫測,保持自己一顆清醒的頭腦。引領自己的思維,做自己人生路上的軍師,就不怕萬險阻隔也能活出雲開和月明。
有破囚思維才能擺脫現實困境
囚徒思維中最致命的一點,就是我們身陷現其中,忘記了我們自己有能力改變現狀,一個人若是想要擺脫囚徒思維,就需要有破囚思維。就是要有打破原有意識的認知,相信自己能改變的人,思維能做到轉變的人,他的人生才會有新的開始。
曾經有一年,紐西蘭山裡出現一個大毛怪,許多登山客都繪聲繪影的看到過,之後派員特別去山裡抓捕一探究竟,終於被抓了,那時整個大毛怪有身型有如巨大的毛球,看不到眼睛看不到腳,後來一經辨認原來就是失蹤六年的綿羊「史萊克」,在紐西蘭每年夏天都會舉辦剪羊毛的活動,每一隻綿羊,都會依序的排隊接受冠軍剪毛大師的剪毛,六年前這隻很有個性的綿羊為了躲避剪毛偷偷溜走跑到山裡躲了起來,6年的「隱居」生涯也屬實不易,全靠著吃灌木才生存了下來。被發現後「史萊克」這一身重達54公斤的羊毛,剪下來做成四套男性西裝,在結束東躲西藏的日子後,「史萊克」一直保持高調,成為兩本書籍的主角,還為一家慈善機構籌得了15萬美元善款,甚至被紐西蘭總理接見,曾有次參見動物選美還獲得了冠軍。也是紐西蘭家喻戶曉的綿羊,在大多數綿羊活不過6歲就遭屠宰,而「史萊克」得年17歲,已相當於人類的99歲,也算是壽終一隻在紐西蘭家喻戶曉的綿羊,原因就在於, 「史萊克」敢於走出自己囚籠。
一隻綿羊尚且如此,敢於不同,敢於走出常規,敢於破囚,何況是人呢?一個人的發展與成就的高低,一定程度上有外界影響,但影響最大的永遠是思維,擁有靈活又開闊的思維,才會有堅定且有效的行動。餘生讓我們都能意識到思維的侷限,撬開就思維的大門,擁抱更寬廣的未來。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