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越來越好,我們卻越來越著急,越來越慌張
兩天前與行銷美編開會,我們一面要求效率,一面還要審視品質……其中一位美編抱怨事多,來不及思考,影響創作品質,另一位美編站起對我說,你知道一般這樣的案子我們需要多少時間內趕完嗎?!
我一聽,還來不及回答,他就搶著說,三天。
我:啊~
他說:對,可怕吧!一般業主給他們的時間,就是從創作到成果只有三天,而我的詫異是,還要三天阿~這不是可以今日事今日畢的嗎?
大家哄堂大笑…..原來,這就是原因所在!
現在大家越來越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等待,所有的東西都希望想到就能做到,看到就能得到。
互聯網把我們的世界快轉了好幾倍
前兩天我為了IIME國際香草精油經絡學會的官網,裡面的知識網在討論他的結構,要怎麼讓讀者能夠有個順暢的閱讀環境,及搭配課程來個線上深度學習,及怎麼把文章的重點都條列式的標明,及關鍵字也能被搜到,絞盡腦汁…..
怎麼說呢?其實本來只是希望給大家一個充分的利用碎片化時間的學習,也好讓大家在紛繁復雜的知識海洋裏,快速的篩選到對自己有用的課程與資訊,我們就得在原先的資料庫中再深度的做出分類與優化,為的就是現在人都沒什麼耐心看長文,而且這些年大家被互聯網裡面各種影音,聲光的訊息,口味都養刁了,圖文不夠吸睛的不看,笑料沒梗的不看,廣告沒實境的不看,文章超過 100字的不看。
想想我周圍的朋友,還真就是這樣,以前打電話十分鐘才能說清的事,後來要在一分鐘內的語音裏講重點,再後來大家連語音都不願意聽了。訊息傳來傳去都不太願意看了…..
一個做產品經理的朋友跟我說,最近他們公司老闆要求生產一個新的產品系,問他說何時可以做出來?他答覆:「我們三個人全力做,需要兩個月。」
結果老闆大手一揮說,我再給你三個人,一個月就要見成果。
我那位產品經理朋友,慢條斯理的說,老板,一個女人生孩子要懷胎十個月,那十個女人生孩子,難道只需要懷胎一個月嗎?
沒有耐心成了這個時代人的共性。
在這個浮躁的時代,每個人的內心都住着一個拒絕等待的鬧鐘,每三、五分鍾就催促着人們快一點兒,快一點,再快一點兒。我們似乎都忘了,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律,我們整天心急如焚,恨不得馬上得到一切,做什麼事情都想一蹴而就,害怕一跟不上,就失去了所有。
心理學家斯特那說:「我們越來越慌張、浮躁的原因,就是經常同時處理多項任務。」
世界轉得越來越快,我們越來越渴望同時達成多個目標。但問題在於,越是急躁、運算容量有限的大腦就越是疲憊,控制心態的力量就會越弱,我們也就越沒有耐心,越不能專注。
大腦的效能跟不上心急的腳步
美國知名管理大師史蒂芬柯維說:任何有效的管理都必須遵循「要事第一」的原則。把無關緊要的事情踢出去,是成就高效能人生的一大關鍵。
做事情時隨時想著輕重緩急,把先後順序排出來,一樣一樣來處理,不應該將所有的事情都放在了同等優先的位置上,如果把我們有限的心力平均分配給了太多無足輕重的小事,也就是說太多同時要處理的事情,大腦會超過負荷了,就會產生無力掌控的感覺,大腦越來越疲憊,就會越來越煩燥沒耐心,就好像老子所說的「少則得,多則惑」。如果你仔細想想就會發現,很多事情其實也沒那麼重要,是不值得你為此變得那麼沒有耐心。
長久以來在互聯網的教育下,我們都信奉「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我們覺得只有快的東西才有價值,殊不知不經審慎思考,謀定而後動的決策,都會讓我們只看到眼前的小利而失去更大的世界。
那我們該如何培養自己的耐心,容許自己慢下來呢?曾經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佔據25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裏提到的培養耐心法,我覺得太有道理了,執行上也不難,也提供給您參考,或許也可以慢慢調整自己面對事情的態度,直到養成習慣,你也可以做一個氣定神閒、泰然自若的人。
一次只聚焦一個重點,培養耐心法
- 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你需要做的是只關注那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不要讓多個人物把自己弄得很疲憊。所以這很容易讓你走向不耐煩,甚至想要放棄
- 細分。將大的目標分解爲一個個簡單的小目標,並保證自己對每一項工作分配了相應的心理。這樣做的目的呢,並不僅僅是把工作分解成你的心智能夠控制的小任務,防止你的內心產生畏難情緒,同時讓你從完成小任務的完成感來塑造,你對事情的掌控感,重拾對內心的控制力與處事的節奏。
- 把工作時間縮短,提高你對一件工作的耐心。最好的方法,一次限制在半個小時,讓自己徹底的專心專注。心理學家安德斯,艾利克森在對柏林的小提琴學生進行研究時發現,那些成績優異的小提琴學生常常會適當的縮短每一次練習小提琴的時長,一般控制在半小時以內,防止自己失去耐心,在慢慢漸進到順利掌控一小時,對任何人來說都不太困難,如果你能夠掌控一個小時,你就會重拾你的掌控力。
- 練習正念冥想。正念冥想就是當你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時候,都慢慢的,細微的去分解自己每一個動作,每一個動作的念頭都細細咀嚼並在心中默唸,例如你在走路的時候,吃飯的時候,都可以做正念冥想。假如當你慢慢的咀嚼每一粒米飯的時後,就會嘗出米飯中的甜味。你能夠時刻關注到自己當下的心態,能夠時刻提醒自己別失去耐心,在生活中體驗慢的意義。你就能做自己心境的掌控者。
另外,學著降低對“一舉成功”的期待,讓心定下來,安靜的從小目標做起。 起碼在遇到挫折時比較容易放平心態,無懼重新出發。(這句話也是對我自己說的!,共勉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