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樂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修行,快樂是需要學習才會擁有的
人為什麼會不開心?佛說:”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一個智者說:當我們眼前擋著一個大石頭,我們看著巨大無比,但是你若是站在山頂上往下看,這個大石頭不過就米粒大;當一滴墨水滴在水杯裡,水馬上就混濁了,但是如果這滴墨水是滴在湖水裡,則一下就不見了。而這個石頭就是困難,墨水就是痛苦。所以,不是困難大,而是我們站的不夠高,不是痛苦深,而是我們的心湖不夠深。
苦大仇深的人不是因為他的困難大而是智慧不夠
哲學家認為,那些總是苦大仇深的人,不是因為他的困難大,往往是因為智慧不太夠,認知不到位。而真正的聰明人,不管身處何境,都能活得灑脫而自在。所以「人之所以不開心,是因為智慧不夠」。
【今日簡史】中有這麼一句話:”各種痛苦最深層的來源,都是在於自己的心智。”【今日簡史】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在20多歲的時候,有過很多煩惱,覺得整個世界都在莫名跟自己作對。想不通為什麼,痛苦總是充斥著自己的生活。他曾經抱怨,也嘗試過利用各種學術工具去探索,去解構,但卻始終不得其解。直到他第一次參加禪修時,忽然發現這麼多年,自己生過一萬次的氣,卻從未想過要觀察自己生氣時的感受。每次不開心,關注點都集中在了憤怒的對象上,從未認真思考過”自己為什麼會生氣?”也從未觀察過”憤怒的真實感覺”。於是他開始觀察自己的內心,轉換自己看待世界的視角。
他嘗試把曾經的不開心轉變為求索的動力,先後寫出了【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今日簡史】,部部封侯,部部精彩。
治療不快樂的方法,情緒ABC理論
尤瓦爾赫拉利自己是通過冥想,找到了重新認識自己和世界的奧秘,而他這種方法卻和心理學上的理性情緒療法不謀而合。這種治療情緒的方法被稱為情緒abc理論。
A,即action event是指一個人所遇到的事。
B,是believe指一個人的觀念,認知,信念。
C,是conserquence指遇事所產生的結果,情緒。
當C出現了問題,人們覺得不開心時,常常是覺得A過於棘手。但心理學家愛麗絲卻在研究後發現,B其實要發揮更大的作用。也就是說,決定情緒的並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人對事情的認知。一個人如果總是不開心,歸根到底是因為智慧不夠,想要保持快樂,或許你需要進行一次思維升級。
保持快樂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修行
保持快樂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修行。你是否想過什麼樣的人會沒有煩惱,是百萬富翁,還是王子公主?我想這世上大概沒有極樂世界,也沒有完全意義上的快樂。不管你是誰,處在什麼位置,都會遇到各種挑戰,也會遇到各種難題。人生在世,誰也不比誰容易,當你沒有成功時,你會因為追尋路上的艱難而痛苦。當你實現自我時,又會因為無所事事,而百無聊賴。用叔本華的話來說:「生命是一團欲望,欲望不能滿足便痛苦,滿足了便無聊。」人生就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
但是,如果總是因為錯過太陽而流淚,那你終將失去發現星星的眼睛。如果總是因為一時得失而神傷,那你可能無法領略來日方長的魅力。那麼如何才能克服痛苦,保持開心,或者說平靜的狀態呢?
年紀越大越發現,保持快樂,既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修行。這裡說的能力就是一個人的思維方式。你看個人的失敗,換個角度就是集體的成功,一時的失敗,或許只是上天的考驗。這裡說的修行,就是要學會與痛苦並存。把生命中的磨難當成人生的插曲,把生命中的挫折當成畫卷中的潑墨,然後學會與不公不悅和平共處。
其實,無論生活有多苦,只要你不喊疼,你就是一個藝術家。最好的修行就是活在當下,當你意識到保持快樂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修行時,已經是走向快樂的第一步。此時的你會不會想,如何才能提升自己保持快樂的能力。如何才能更好地實現修行呢?其實,修行並不是要求你回歸山林,也不是要求你素食簡餐,而是讓你學會與紅塵作伴,活得瀟瀟灑灑。很多人活了一輩子都沒有發現人生真正的修行道場就是世俗,就是人間。中國道家中有這麼一句話「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世」。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內心平靜,即使身處無間,也能心在桃園。人這一輩子最好的修行,就是能夠保持平和,活在當下,不懼未來,不念過往,不亂於心,不困於情。
直面問題,解決問題是獲得快樂的根本
所謂活在當下,就是要學會直面問題。遇到問題的第一反應,不是抱怨,不是退縮,而是知難而上,想辦法解決。比如你因財務問題困擾,那就開始從生活中立定開源節流的方案並即刻進行,並制定短中長期目標,看著目標逐步達成就是快樂的開始了;如果你因工作進展不順利,溝通表達能力而煩惱,就針對自己的問題一一制訂改進方向與目標,然後一點點解決,這和修行中很重要的一點,向內求,向外修,也是相契合的。所以修行就是要弄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否則你求了一輩子,念了一輩子,苦了一輩子,到最後卻發現都是一場空。
所謂向內求,就是要弄清自己真正的心之所向,是希望有個平靜的生活,還是渴望有個風風火火的事業。所謂向外修,就是要規劃好自己的人生路,如何在與世界過招的旅程中,漸漸實現自己的目標,慢慢實現自己的理想。明白自己的人生目標,然後淡定,坦然,踏實地去面對。對你我而言,其實就是最好的修行。
很多時候我們不開心,就是看待世界的方式發生了問題,一面被消費主義,享樂主義,精英主義等等的各種神話所裹挾。一面集結於一時的得失,眼前的利益,無法走出治癒的泥潭。但是當你跳脫出來,換一種角度看問題或許會有新的收穫,畢竟所有失去的美好,都會以另一種方式回歸。所有短暫的不快,都會以另一種方式補償。
學會活在當下,學會與苦難並存,或許你會發現一切的美好,都在與自己環環相扣,感謝你的閱讀,願你能悟自己的道,修自己的行,快樂自己的人生。
延伸閱讀:
跟李淳廉博士學習 有醫理有文化的 中醫芳療(漢方芳療健康管理師國際證照課程)


3 Comments
Pingback:
Pingback:
Ping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