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思無邪

殺死你的不是疾病而是情緒,不管理情緒,所有的養生都是徒勞

Nature journal曾公佈一組試驗,研究員透過製造噪音,改變溫度等感官的壓迫刺激小白鼠的情緒,結果許多小白鼠都呈現情緒燥動不安,之後發現這些情緒過激的小白鼠發生DNA序列的重組的機率大增,這些重組後的DNA則顯著的增加心血管疾病,甲狀腺癌等疾病的發生率。從這個實驗中,我們可以看出,情緒和疾病是息息相關的。

基因學專家也曾提出”情緒能夠改變一個人的基因,甚至影響往後餘生及子孫後代的健康狀況”。在疫情反復的當下,每個人都在為生活苦苦求索,而相比身體上的苦,情緒上的痛則往往被忽略。

中醫裡認為,怒傷肝,痛傷肺,思傷脾,恐傷腎,過分激烈和壓抑的情緒都會直接損傷內臟機能,造成免疫力低下,最終讓人病痛纏身。相比外在的壓力,內在的情緒,更能決定身體的好壞。一個情緒穩定的人,哪怕拼得精疲力竭,一覺醒來就又是鬥志滿滿的一天。但如果時刻被負面的情緒所裹挾,便會任由一件小事將人生攪得兵荒亂。曾仕強教授曾說,”如果傷害無法避免,我們能做的就是避免讓情緒對我們造成二次傷害”。

exhausted-businesswoman1000800 殺死你的不是疾病而是情緒,不管理情緒,所有的養生都是徒勞

90%的疾病來自於情緒

聽過一句話,很是深刻,一個失落的靈魂可以很快的殺死你,速度遠比病毒來得快。悲觀消極的情緒,就像一把鈍刀,在來回拉鋸中,消磨一個人的健康與心氣,直到讓生活陷入無法彌合的裂痕之中。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與情緒有關的疾病已超過200種,換句話說,如果不懂得調節情緒,所有養生都是徒勞。

曾在TED演講上看過作家格勒漢姆的分享,他在成名後給自己買了一間兩千多坪的大豪宅。所有設備都按頂及規格的標準打造的。熱了,他們可以一把跳進後院的泳池;累了,他可以騰進舒適的蒸汽浴缸,全美最好的調理師和按摩師更是隨叫隨到。格勒漢姆本以為擁有這樣的條件,生活自然能夠健康無憂。

直到後來有段時間,他一直構思不出滿意的小說情節,整個身心陷入煩躁的狀態,哪怕一直住在豪宅,他卻開始失眠和掉頭髮。開車時甚至還經常出現暈眩。

他不由想起成名之前,無論是求學還是獨自旅行,都吃過不少苦,但那時的自己,哪怕一無所有,身體也沒有像現在這樣糟糕。這時他才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不是奢華的物質條件,而是曾經無憂無慮的生活。

young-woman-practicing-yoga-home-11000800 殺死你的不是疾病而是情緒,不管理情緒,所有的養生都是徒勞

正念療法

心理學中有一個正念療法,所謂正念,正如正念減壓之父卡巴金所言:「用非評判的態度,活在當下,掙脫情緒的枷鎖,引導自己朝著積極的方向去思考。」

那些用正念療法來自我療愈的人,並不是從此不會遭遇煩心事,只是他們懂得平靜的看待周遭,不會在情緒的漩渦裡消耗自己。從而在心如止水的狀態中,卸下多餘的焦慮,喚醒內在的力量,始終保持身心的最佳狀態。

最好的生活狀態,不是沒有負面情緒,而是正面情緒大於負面情緒的狀態,美國心理學家 凱利‧麥格尼格爾在他所著的「自控力」一書中提到一個情緒守恆定律,意思是指日常的喜怒哀樂,只能相互轉換,不會憑空消散。所以試著將內心打理好,轉換情緒轉移注意力,就能不被情緒所奴役,才能以飽滿的狀態,笑對人生的坎坷。

beautiful-girls-are-playing-yoga-park1000800 殺死你的不是疾病而是情緒,不管理情緒,所有的養生都是徒勞

漢書裡有這樣一個故事,賈誼跟隨梁懷王入朝,而梁懷王在和大臣們游獵,不慎從背上墜落而亡。得知這個消息後,賈誼因自己身為太傅,沒有盡到保護梁懷王的責任,不由深感自責。從此,他將自己關在家裡,終日以淚洗面,沉浸在悔恨憂鬱的痛苦中。不到半年,賈誼變得一頭白髮,整個人削瘦的連腰帶也繫不緊,哪怕是在庭院裡走兩步,也要由僕人在一旁攙扶,皇帝因器重賈誼的才華,連忙找來京師最好的太醫來為賈誼調養身體。可是每當病情稍有好轉,賈誼就又因為想到梁懷王,忍不住大哭一場,病情便又再度惡化,贾誼的病情就這樣在失落的情緒裡不斷反復。最終在33歲時憂鬱而亡。

你或許會覺得,一個正當壯年的人,只因情緒低落,便英年早逝,未免過於匪夷所思。但事實上,歷史上許多名人都和賈誼有著相同的結局,那就是鬱鬱而終。而從歷史到當下,每一個鬱鬱而終的前人都在提醒我們,保持一個好的心情,真的能救命。人這一生,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調整好情緒,情緒穩定,才能想出解決方法,生活才能往變好的方向發展。

約翰密爾頓曾說:”一個人如果能夠控制自己的激情,欲望和恐懼,那他就勝過國王。世上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學會管理情緒,你就超過了90%的人。三個建議,讓我們一起做回自己情緒的主人:

一、遠離爛人爛事,保持好心情

看過一張漫畫。一個人憤怒地跳進泥潭,跟惹怒自己的豬大打出手,結果可想而知,人除了惹上一身臭泥,什麼問題都沒有解決,豬則樂呵呵地繼續在泥潭裡打滾。生活也是如此,跟爛人講道理沒有意義,被爛人倒打一耙卻很倒楣,遠離爛人多和正能量的人在一起,是對自己最大的成全。

二、轉移負面情緒,停止內耗

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蘇珊,無論走到哪裡,都會隨身攜帶一本小冊子。每次遇到故意找碴的人,他立即打開小冊子看一眼。然後心平氣和地離開朋友,以為車子上面記著讓人情緒穩定的秘訣,打開後發現原來是當天緊急待辦的事。

他在演講時說,當你意識到自己還有那麼多事情沒有做,你就沒有時間去和無聊的人爭辯。我們沒有改變別人的義務,有的只是為自己負責,遇到不順的事,與其無休止的糾纏,不如把精力轉移到自己能夠改變的事情上。當你將情緒揉碎,在有意義的忙碌中,那些曾惹惱你的人或事,都會在不斷累積的成績面前變得微不足道。

beautiful-woman-activewear-warming-up-park1000800 殺死你的不是疾病而是情緒,不管理情緒,所有的養生都是徒勞

三、不做情緒的垃圾桶

適當發洩情緒,與把什麼事都放在心裡相比,懂得適度排解內心的壞情緒,才不至於讓自己心力交瘁。我們有必要偶爾停下腳步,為自己留出一段整理內心的時間。例如:每天抽出五到十分鐘,坐在窗前靜靜冥想,緩慢釋放堆積心頭的塊壘,或者找一位圈外的朋友,將最近的煩心事一吐為快。一句話說的好:「情緒沒有重量,卻能成為一個人最重的負擔。」確實如此,唯有當我們放空自己,才能輕裝上陣。

都說成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可越是不易,身心就越應該停止內耗,一致對外。這並不是說我們就該像苦行僧那樣壓抑自我,而是無論遇到什麼,都能做到情緒可控,通過積極的引導,讓身心維持健康飽滿的狀態,哪怕身處低谷,只要不被情緒打敗,就會發現往哪走都是上坡路,人生是一場漫長的旅途,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是行穩致遠的第一步。願你在這起落無常的世間,修得自在從容,一睹歲月的溫柔。

延伸閱讀:

都是哪些負面情緒把你逼出病來?

【研究證實】90%的疾病來自於情緒!

放下執念,做個快樂的人

那些消耗你的爛人和爛事,其實都是你授權默許的

【黃帝內經】中七情六慾的治療法與心理學能量分析療法

跟李淳廉博士學 有醫理有文化的 中醫芳療(漢方芳療健康管理師國際證照課程)

為什麼一定要學有醫理有文化的中醫芳療?

人生轉個彎,找到自己的價值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