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思無邪

真正的成熟不是戒掉情緒,而是讓情緒發生能量轉化

年輕的時候,我們連多愁善感都要渲染的驚天動地,長大後卻學會,越痛,越不動聲色,越苦,越保持沉默,彷彿成熟不過是善於隱藏,成長就是將你的哭聲調成靜音模式。

我們經常聽到有這樣的一句話,真正成熟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緒。大家都開始以此來要求自己。被朋友誤會了,默默咽下委屈,被上司刁難了,只能沉默不語,仿佛只有戒掉情緒,才算一個合格的成年人。因此有人說,光是扮演一個情緒穩定的成年人,就已經花光了所有力氣。

情緒沒有好壞之分,情緒其實就是一種能量信號

然而情緒是人與生俱來的天性之一,沒有好壞之分,情緒它其實就是一種能量信號,中醫裡面常說的內傷七情,指的是喜、怒、憂、思、悲、恐、驚,都是正常的情緒表現。所以情緒並非洪水猛獸,也無需戒掉。生活中絕不是單純的追求好情緒遠離壞情緒的。美國心理學家大衛曾提出這樣的一個觀點。情緒是我們獲得勇氣,毅力,幸福和成功的關鍵因素。

當那些羞愧,內疚,悲傷,慾望,驕傲,勇敢,主動都可以被量化時,就可以用來檢視情緒,並且適時的激發正面情緒,化解負面情緒,給身體帶來積極的動力和變化。

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離不開情緒,它是一切喜怒哀樂的源頭。對待情緒的最佳方式是與他共生,讓他成為人生的助力。

shutterstock_athletic-young-sportswoman-doing-breathing-exercise-1923628742_breathe_1000800 真正的成熟不是戒掉情緒,而是讓情緒發生能量轉化

壓抑的情緒正在吞噬我們的健康

我們似乎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前一晚徹夜未眠,第二天還是要強裝精神飽滿地去上班。內心早已被悲傷淹沒,見到朋友卻還是要擠出微笑說,嗨,你好啊。明明氣到了極點,為了保住飯碗,卻還是要將滿腔憤怒咽下。表面上我們總是佯裝風輕雲淡。實則身體早已遭到反噬。收起來的情緒,從不會憑空消失,積壓越久,負面影響越大。

這種情況,在我過去的個案中,遇過最多的二尖辦脫垂,曾經一位空服員,不但二尖辦脫垂,經常胸悶,心律不整,人看起比較乾瘦,幾乎是那種一看就是胖不起來的那種,外表看上去樂觀積極,你甚至感覺不到她有什麼煩惱,但實際上她的內心一直被童年的創傷所壓抑,跟原生家庭的關係一直疏離,直到五年前他母親去世,至今沒有流一滴眼淚,但內心卻是因為過度的悲傷,讓她失去了哭的能力。此後的五年間,患者時常回憶起母親,每次都會出現胸痛,但就是沒掉過一滴眼淚。慢慢的,他出現了全身水腫,喘息,患上了嚴重的心臟衰竭,必須坐著輪椅。

後來,我試圖引導患者和母親道別,並教他吐露釋放悲傷,幾個月的心理疏導與經絡按摩之後,她終於重新獲得了哭的能力,心臟也奇跡般的康復,不再需要靠藥物。

有一種創傷,既是內心的創傷,也會記載在身體上,以疾病的形式存在。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壓抑情緒就是在自我傷害,美國心理專家路易斯海得在著作《治癒你的身體》中描繪了一張身心對應表。

治癒你的身體必先瞭解身心對應

  • 腹瀉是因為對 種思想感到排斥或害怕
  • 耳痛是因為對所聽之事感到憤怒。
  • 咳嗽是因為神經過於緊張,
  • 壓抑、濕疹是因為對一些事過分敏感,受到了傷害。
  • 貧血是因為情緒低落,思想低迷。

成年人總是習慣性的將情緒藏在心底,以為他們會像食物一樣被消化,然而卻相反,壓抑的情緒會在不知不覺中吞噬我們的健康。生活中其實真的不需要時時刻刻做好情緒管理,所謂的情緒管理其實也是要有限度的。

girl-1665173_1280sandalwood_1000800 真正的成熟不是戒掉情緒,而是讓情緒發生能量轉化

情緒是一種能量,也需要流動與宣洩

如果讓情緒有一個自然流淌空間,比如你看有趣的視頻,大聲的笑,特別難過的時候,哭出來,只有找到正確的方式,正確的地點去排解了自己的情緒,才可能在某一時刻能夠做好情緒管理。

比如說我一段時間受到很多的委屈,那麼我回家,我在浴室裡唱歌並放聲大哭,哭完了也會覺得如釋重負,因為我已經發洩的非常徹底,好像讓自己痛苦的事情隨著眼淚也就流淌出來了,那麼這時候你反而能清醒的面對現實,這時在遇上被老闆罵,感覺就沒那麼受傷了;又比如一陣子感覺壓力大,情緒抑鬱,又不能隨意找人傾訴,你也可以到海邊去喊一喊,對著大海把你的不滿都吐露出來,然後你會發現,真的好多了,一轉身你又可以積極的行動了。

其實你可以把情緒中的哭泣想像成心中下了一場雨,憤怒就是心中的打雷閃電,歡笑就像心中的陽光普照,人的情緒就是如此多變。我們無法也沒必要一定要做氣象預報,我們只需要接受如同大自然的變化就行了。只有學會讓情緒自然流露,人才能擁有身心健康的自由。

延伸閱讀:

情緒穩定是一種毒

哭吧!哭吧!不是罪,流淚是負面情緒宣泄的最佳管道

氣大傷身,七情中生氣、發怒傷人最重

殺死你的不是疾病而是情緒,不管理情緒,所有的養生都是徒勞

【研究證實】90%的疾病來自於情緒!

都是哪些負面情緒把你逼出病來?

跟李淳廉博士學 有醫理有文化的 中醫芳療(漢方芳療健康管理師國際證照課程)

為什麼一定要學有醫理有文化的中醫芳療?

中醫經脈檢測、氣血陰陽的原理,中醫養生一定要具備的概念

3 Comments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