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消耗你的爛人和爛事,其實都是你默許的
常言道: “將軍趕路不追小兔”,”將軍有劍不斬蒼蠅”經常糾纏在小事上的人容易因小失大。日前新聞「一對年輕情侶,晚上去吃宵夜,剛好遇上鄰座幾個無聊男子,對其女友出言輕挑搭訕,這時男友看不慣了,立即回嗆,誰知,你來我往之下,一言不合有人操起預藏的小刀,該男友當場被人用刀捅死了」,新聞一出,死者今年不過二十一歲,一個年輕的生命就這樣結束了。多麼令人不值阿!如果當初這位男友選擇認慫,帶著女友默不作聲趕快離開,相信就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了。
不要和爛人爛事糾纏,否則,你就是授予他們可以傷害你、損耗你、打擊你、拖累你的權力。所有讓你不舒服的人際關系都可以用這個法則來處理。如果你一天到晚都把自己的注意力、情緒、心力放在爛人爛事上,不斷的“消耗”自己的能量。那你的能量狀態是好不起來的。
以下幾種行為,都是我們容易犯的授權他人來影響干擾我們的行爲
第一種行為是,與對方爭辯
比如,網上遇上了鍵盤俠,惡意的挑釁,過去如果有人在我的評論區誤解我,污蔑我,或者斷章取義給我貼標籤,以前,我會因此被激怒的立即懟回去,據理力爭的去辯論,但一個帶着惡意來的人,不會那麼容易就善罷甘休的,他只會找其他的刁鑽角度去攻擊你,結果呢,不僅沒有爭辯出什麼,反而自己被氣個半死,影響好幾天的心情,這樣一來,對方傷害你的目的也就達到了,所以不要去自證,當你試圖和對方爭辯,就等於把自己立於與對方對等的位置,無意識的授予了對方權限,這樣一來,對方就可以持續不斷的來影響你的心情,拉低你的能量。
第二種行為是,在意他人的評價與認可
你越是在意別人的評價,就越是授予對方可以干擾你、左右你,操縱你的權限。我發現很多從原生家庭走不出來的人都是陷入了這樣一個陷阱,他們總是糾結著父母為什麼不理解我,為什麼父母就是不喜歡我,他們為什麼總是忽視我的存在,那些試圖獲得父母的理解認可的,讓他們所有的注意力、心力都會放在獲得父母的認可上,即便因此他們需要做出巨大的讓步和犧牲,也陷在這樣的關係中。要拿回權限的方法很簡單,就是放棄獲得對方的理解和認可,即便父母也是一樣,當你跳脫了非要他人認可的這一環,對方的評價和看法也就無法再影響你了。
第三種行爲是,不停的反芻
一件事發生過後,如果你會不停在腦海中反復播放,重復去品味當時的心情感受。這同樣也是在授予這個人偷走你注意力,消耗你精氣神的權力,反復的回味,不斷的重複,讓你陷在過去拔不出來,就是反反復復和這個人雲糾纏,既改不了過去,又不肯接受現狀。你的精神就會陷在內耗中不斷被損耗,這也是爲什麼我們常常覺得一天什麼都沒有做,但總是覺得非常疲憊。
第四種行爲是,動怒
當我們因爲一個人擾動情緒,大動肝火,那同樣也是在授予對方干擾影響我們的權限。「前兩天我買了一個燈泡,也請了水電來安裝,裝的時候才發現新買的燈泡原本就是壞的,因為壞了,所以拿回去跟老闆說要換一個,但老闆堅持,一定要連同包裝盒完封,他才能給我換一個,可就是打開裝上去才能知道壞的阿?對於這個不講理的老闆,我當然可以跟他吵,但我沒有,我二話不說,扭頭就走,也不要求退換了。」這樣做,不是因爲我們好欺負,而是在動怒之前要去思考,因爲這麼一件小破事,這麼一個小人物,值不值得呢?那些爛人,就像糞坑,如果不幸,遇到了的糞坑,捏著鼻子繞開就好,千萬別對糞坑扔石頭,不然只會濺得你滿身屎臭。也就是,最好的辦法不是和他反復糾纏,而是快速避開繞過,就像沒有遇到他一樣,要把權限拿回來。你要做的就是不把注意力放在不值得的人和事上。
對待那些誤解、污蔑你的人,沉默就好,對待那些打擊、否定你的人,擺爛就好,對待那些讓你不甘遺憾的事,翻篇就好,對待那些讓你動怒的事,認栽就好,沒有人能夠傷害損耗你,除非你允許。所以,千萬把自己的精神浪費在不值得的人和事上。
延伸閱讀:
跟李淳廉博士 學有醫理有文化的 中醫芳療(漢方芳療健康管理師國際證照課程)


One Comment
Ping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