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淳心淳意

從【黃帝內經】的健康靠養不靠治,論中醫芳療

戰國時期,齊國有一個很有名的醫生,叫做”秦越人”,因為他治病的本領特別高,人們都稱他「扁鵲」。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著關於戰國時期名醫扁鵲的故事:

扁鵲路過蔡國見蔡桓公,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居五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居五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桓侯又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

居五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鍼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

意思是:有一天,扁鵲去看蔡桓公,他瞧見蔡桓公的臉色,說,您有病病在皮膚裡,要是不早治,恐怕病情要加重起來。蔡桓公聽了很不高興地說:別胡說,我什麼病也沒有。扁鵲走了以後,蔡桓公笑著對左右的官員說,這醫生總是喜歡挑毛病,明明你沒有病,他偏說你有病,這好顯示他的醫術高明。過了五天,扁鵲又去看蔡桓公,他看了看蔡桓公的臉色,說您的病已經發展到肌肉裡了,再不治會更加厲害。蔡桓公還是沒有理他。扁鵲只好走了。

又過了五天,扁鵲又去見蔡桓公,他皺著眉頭對蔡桓公說,您的病已經蔓延到腸胃裡了,再不治就危險了。蔡桓公還是不理他。又過了天,扁鵲又去見蔡桓公。這一回,他一見蔡桓公扭頭就走,蔡桓公覺得很奇怪。馬上派人把他追回來,問他為什麼這一回,你一句話不說就走了。扁鵲說,病在皮膚裡用熱水烘一烘就可以治好,病在肌肉裡扎針就可以治好,病在腸胃裡吃幾副湯藥就可以治好,病在骨髓裡,那就難辦了。

現在大王的病已經深入骨髓了,你想治我也沒辦法了。蔡桓公聽了還是不大相信,只是笑了笑,叫扁鵲走了。又過了五天,蔡桓公果然是渾身骨頭疼,這時他才相信了扁鵲的話,但是為時已晚,又過幾天,蔡桓公去世了。蔡桓公的死是必然的,因為他明明有病,卻不願意相信。

這個故事一方面體現了扁鵲的醫術高超,另一方面也展示了中醫上一種重要的疾病診斷方法-望診。所謂「望」就是看的意思,望診也就是通過觀察病人來獲取與疾病相關信息的一種手段。扁鵲對蔡桓公疾病的判斷,就是依靠望診獲得的。也是中醫裡面強調的未病先防的概念。

在歷史上扁鵲被譽為”神醫”在當時大家都說他醫術高超,可是扁鵲卻說,他不是醫術最高明的,最高明的是他的大哥,人稱”扁燕”。他是我們家老大,醫術最高明,別人說:「阿~我們怎麼沒聽說過呀?」他說:「跟我大哥接觸過的人,連生病的機會都沒有。所以大家都不知道他會治病。」意思就是你身邊如果有得道高人,其實他的指導已經幫你規避了很多災難,因爲你沒有災難發生,於是你就不知道他是得道高人。

S__762429601000-1 從【黃帝內經】的健康靠養不靠治,論中醫芳療

然而,衆生愚昧,大部分的人都是有了災難以後,對於能幫你治療,手術或是處理疾病困厄者,你才覺得那個人厲害。而真正的高人,就是你認識了他,就沒有疾病困厄發生,你就知道真正的高人是讓別人感覺不到他是高人,所以黃帝內經也是這樣,你學了黃帝內經,你自然就不生病了。

整本黃帝內經只教你如何養生並不教你如何治病。黃帝內經又被譽爲「東方三經之一」,西方人認爲中國有三部經典,被譽爲東方三經,第一部是「易經」,第二部是「黃帝內經」。第三部是「道德經」,所以我建議,每個人都應該好好學學黃帝內經,因爲它關系到了你的身體,俗話說的好,有了好的身體,那才有革命的本錢。提到黃帝內經,我們不得不提一個人,已故的第一夫人的蔣宋美齡,年輕時候的她的生活習慣,是非常糟糕的,她幾乎,煙不離手,熬夜通宵,應酬從不間斷,還頻繁參加各種酒會派對,宋美齡,通常回到家,天都要亮了才休息,完全沒有什麼規律,那麼她憑什麼活到106歲呢?其實。宋美齡能夠那麼長壽,都源自於一場意外。

人體十二時辰養生表_工作區域-1-1 從【黃帝內經】的健康靠養不靠治,論中醫芳療

1941年一生爲中國抗日事業奔波的宋美齡,特別是在抗戰最艱難的歲月裏,宋美齡勞累過度胃病復發,咳嗽帶血。蔣介石爲宋美齡找遍了全四川的西醫,但始終不見效果。這時候陳誠提議找中醫試試,於是老蔣趕緊找來了青田縣頗有名望的老中醫,爲宋美齡兒開了三劑中草藥。宋美齡喝完三劑,一周後,胃病果然痊愈了。直到晚年,再也沒有出現過胃疼。此後,推崇西醫的宋美齡改變了對中醫的看法,在老中醫的推薦之下,開始研讀黃帝內經,從此改變了對中醫的看法,把黃帝內經作爲牀頭讀物,開啓了中醫養生的生活節奏,宋美齡雖然也曾兩次患癌,但仍然能活到了106歲,也是拜這套黃帝內經的思維所賜,並且在看望被拘禁的張學良時,也帶了一本黃帝內經,給張學良,希望他好好研讀。結果,這兩個人都活到了100多歲,張學良活到了101歲,宋美齡活到了106歲。

TCM-book-1000800-1 從【黃帝內經】的健康靠養不靠治,論中醫芳療

黃帝內經是一部養生寶典。開篇就提到了長壽者的養生祕訣、四季養生法、不生病的智慧、陰陽五行與疾病診治等等。書中着重講述了形體與內在臟腑、經絡、陰陽氣血等之間的關系。黃帝內經還提出了”健康靠養不靠治”的思想,養生不求人。宋美齡注重腸道的保養,也是得益於黃帝內經的啓示。書中還記載了很多疾病發生前如何來預防疾病,比如40歲之後,如何養生?哪個季節早睡晚起,什麼季節晚睡早起,如何挑選食物補養臟腑?每天哪個時間段做什麼事以養臟腑,以及何時特別需要注意中風的發生?如何根據自身體況挑選適合補養臟腑的食物等等,還可以從中學到很多中醫與芳療結合的治病妙法,這些內容都濃縮在了我的「中醫芳療全套課程」裡,深入淺出,循序漸進就算0基礎,上了年紀的人,也能學習無障礙。

延伸閱讀

跟李淳廉博士學 有醫理有文化的 中醫芳療(漢方芳療健康管理師國際證照課程)

為什麼一定要學有醫理有文化的中醫芳療?

人生轉個彎,找到自己的價值

【中醫芳療應用全書 】中西結合的起心動念

中醫裡面的陰陽辯證與道德經的核心思想

【黃帝內經】裡面讓你終生受益的24節氣養生秘訣

【黃帝內經】中的生理節奏與經脈循行

【黃帝內經】中七情六慾的治療法與心理學能量分析療法

 

11 Comments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