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淳心淳意

你認為的”想太多”,其實是”怕”的太多

小臻是一個精神內耗很嚴重的人,為了一份報告,可以一個月前就開始擔心,每天緊張著有事情還沒完成;生活中遇點小事,也會讓她想得很多,經常緊張到心跳加快和冒冷汗,平常遇事也會自己內心裡反覆思索,琢磨半天,雖然都是心裡活動,卻讓她一天下來什麼都沒做也感覺疲勞,她很想知道像她這種很內耗的這種情況,該怎麼調整呢?

很多人表面上是想的太多,實際上是心裡怕的太多,你要問問自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害怕的,以及心底裡最深處的恐懼是什什麼?當你處理好那個恐懼,就能解決想太多的問題了,心理學家說:「所有心理疾病的源頭都是恐懼。」因爲害怕,就試圖使用過分的思慮、多餘的念頭、焦慮的情緒來對抗那些未知的恐懼,這就是你的補償心理在作怪。

想得太多是因為內心裡的害怕

雖然理性上你知道想這麼多,情緒那麼緊張,無事於補,甚至還有副作用,但你卻偏偏不肯放過自己。「怎麼可能無動於衷,怎麼可以什麼都不做,不緊張才怪呢?」。想太多的你太害怕。所以,你不得不用思慮和焦慮填補,那些謎底揭曉前的未知和空白。這樣,在最壞的結果出現之前,至少爲之煩惱過,爲之焦慮過。自己心裡面大概會好一點,坦然一點。但這種精神補償的癥結還是”懼怕”。如果一開始無論什麼結果,什麼境遇都可以接受,就無需精神補償。

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爲懼怕這個東西,可以說是整個世界合謀聯手打造販賣的最好的產品。你可以想想,市場上可以買到的絕大多數東西,哪一樣背後驅動你購買的不是”懼怕”?整個世界的經濟命脈掌握在營造懼怕上。我們從小也被灌輸了懼怕的思維方式,再不好好吃飯就不給你看電視,再遲到就不要去了,再考零分打斷你的腿等等。從小到大,哪一樣推動我們向前走的動力不是來源於懼怕,幾乎沒有。所以很遺憾,很少有人不是生活在懼怕中。

129 你認為的"想太多",其實是"怕"的太多

這個世界告訴你,害怕失敗,害怕孤獨,害怕背叛,害怕失去,害怕生病,害怕親人的離去,害怕衰老,最最深處的是”害怕死亡”。是對死亡的懼怕衍生出其他所有的懼怕。這是個徹頭徹尾的謊言,爲什麼?因爲你之所以應該害怕那個,前提是這些都是不好的。失敗、孤單、失去,生病、衰老、死亡都是有害的,糟糕透頂,一旦遇上,你就完蛋了。活着失去了價值,做什麼都不再有意義,怕啊,怎麼不怕?如果是這樣的話,誰會不怕?

但問題是,你只有相信了這些,這個謊言才會在你身上發動功力,而你要改變精神內耗的問題,就要先從拒絕這個謊言開始。

「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話錯了嗎?並沒有,不光是失敗,所有那些負面的失去的經歷,得病的經歷,失業的經歷,失戀的經歷。甚至親人過世,自己面對死亡的經歷,沒有一個是好的。我不否認這些經歷中的痛苦,但這些你避之唯恐不及的痛苦,卻是通向你所有你能想到美好結果的必經之路。

意識到每個生命的規律與週期,就不會因恐懼而焦慮

世界就是這麼設計的,新陳代謝是生命和自然的規律,但沒見有人懼怕冬天的樹木凋零。花期過後泥土下面微生物的降解,爲什麼?因爲你知道樹葉凋零,落花滿地,那不叫失敗,不叫完蛋了,不是生命的終結。你知道,那是生命的周期,生命周而復始,生生不息,怎麼到了自己身上就把這些叫做失敗了呢?這些同樣是人生的周期啊。

一次不及格的測試帶來了更多的經驗,失業帶來了新的方向,生病帶來了抗體,失戀促進了成熟。甚至死亡,你都不必懼怕死亡,死亡絕對絕對不是終結,至少不是你想象的那種終結,真的沒什麼好怕的。

這一切焦慮的源頭,也是阻礙愛流動的障礙。一個被懼怕捆綁的人是無法去愛的,而害怕的人,時時刻刻活在生怕自己會失去的憂鬱和盤算之中,就一定會過度的思慮,過分的焦慮遲早會把一個人的心血耗乾,但這還不是最壞的,最壞的是他讓一個人愛無能,而一個愛無能的人是毫無幸福可言的。不要怕,只要相信一切的境遇都是最好的安排,都是化了妝的祝福。

125 你認為的"想太多",其實是"怕"的太多

治癒焦慮的方法

之前看過一位腦科醫生的說法,我覺得太受用了,也提供大家參考,用向死而生的思維來克服,患得患失的緊張焦慮。

第一,當你焦慮,緊張,恐懼的時候,就這樣想吧:「瘋了就瘋了,死了就死了,最壞也就這樣了,還能怎樣,命來如此,就認命吧,做就是了。」

第二,我們都希望有健康的身體,隨著年齡的增長,健康的身體終就是走向衰弱的,這是必然。但如果我們能擁有健康的心理,樂觀的精神世界,那我們的人生還是能持續擁有從容,滿足,愉悅和活力。反正我們都不能活著離開這個世界,不妨就放寬心,珍惜活著的時間。

第三,當焦慮出現的具體症狀時該怎麼消除?就把握三不原則,不消除,不解決,不抵抗,爛命一條,由他去吧。

第四,當你焦慮抑鬱的時候,首先做到接納,接納症狀,接納現實,接納自己,勇敢地成為你真實的本來的自己,更不是強求成為理想中的自己,直面自己的平凡,直面人生,直面恐懼,一切都會好的。

第五,允許自己脆弱,我可以更堅強。允許自己虛偽,我可以更真實;允許自己醜陋,我可以更善良;允許自己失敗,我可以更成功;允許不幸,意外,災難和疾病,我可以更安全,更健康。

第六,人活著,為了滿足欲望,能滿足的願望儘量去滿足,努力去滿足,再努力也滿足不了的,就放棄。盡人事聽天命。

第七,我為自己而活,別人不是生命的重心,我是生命的主角。不要討好別人,不要活在別人的眼裡和嘴裡,不隱藏,壓抑和逼迫自己,想說就說,想做就做,於面對否定我的世界,我做主,其他的都與我關。

第八,你為什麼要追求完美呢?因為你要做,就做最好的。你要獲得別人的喝彩,你要贏得別人肯定的評價你要出人頭地,那你是不是活得太累太辛苦了呢?問問自己

  • 你是不是把自己的人生控制權交給了別人?
  • 你是為自己而活,還是為別人的評價而活?
  • 我追求我所熱愛的事,但我允許我不完美。

第九,問問自己,你為什麼會焦慮呢?

  • 你是不是特別擔心丟人,特別害怕沒面子?
  • 你是不是特別擔心別人看不起你?
  • 你是不是特別容易嫉妒別人?
  • 你要出人頭地,那你是不是活得太累太辛苦了?

以上這九點你都在自己腦子裡過一遍,相信你的焦慮就一定釋放掉了,下次莫名焦慮的時候,再來從頭省視一下自己,就能明白自己跟底裡害怕的到底是什麼。

延伸閱讀:

焦慮、猶豫、糾結、自責,這些看不見的內耗正在拖垮你的人生

內心強大了,哪還有什麼年齡焦慮、容貌焦慮

用犧牲感來愛孩子的母職焦慮

經常莫名的焦慮嗎?焦慮是你反應外界訊息所留下的精神垃圾

事事求完美的人很難感受到幸福

從【黃帝內經】的健康靠養不靠治,論中醫芳療

跟李淳廉博士學 有醫理有文化的 中醫芳療(漢方芳療健康管理師國際證照課程)

為什麼一定要學有醫理有文化的中醫芳療?

 

 

One Comment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