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容易長斑的人都冷冰冰,去除黃褐斑重點在內調
很多中年以後的朋友都受到黃褐斑的困擾,為了追求美麗,她們可能會嘗試得到的都是暫時的減退,但由於各種雷射,或是超音波震動按摩等治療儀器,都會帶來皮膚的過度刺激,多少都會使皮膚變薄,導致黑色素增生,進而造成下一波面部黃褐斑的擴大,甚至有些人可能會出現治療後反黑或反復發作的情況。
之前也有很多朋友因此選擇使用中醫外用的美白敷面粉來治療,但效果仍不理想。當詢問中醫生如何治療時,他們往往會被告知黃褐斑的病因與肝氣鬱結有關,因此治療需要從肝入手。
中年以後的黃褐班多來自於肝鬱,養好肝血,皮膚才會好
最近幾個有黃褐班困擾的朋友,在我的經脈檢測下發現,都除了有肝鬱氣滯的問題,還都提早出現了陽虛的徵象,體內寒氣盛。所以,我想說的是,僅僅治療肝,也是不夠的,陰陽失衡才是導致黃褐斑的重要因素。中醫強調:“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如果陰陽失調,打破平衡,就會產生黃褐斑。許多人的黃褐斑會在中年以後變得明顯,這不是單純的曬太陽紫外線,而是因為在中年以後,人體的肝腎虧虛所致。
陰虛會導致體內產生熱邪,熱邪灼燒血液,使血液變得粘稠,肝腎陰虛還會影響肝氣,導致肝氣鬱結。長期下來,會化火生熱,氣滯則血瘀,血液瘀滯與熱邪互結,除了黃褐班還會有面黃油膩的跡象。
陽虛,則是因寒導致氣血無法上榮於面,因寒而凝,寒凝則血瘀,導致血行不暢,血不載氣,氣不能帥血而行,從而產生瘀血。這種陽虛所致的黃褐班,面色會有灰暗無光澤的徵象,大多五、六十歲以上的斑都是這種。
黃褐斑的關鍵在肝
其實,斑的問題不在表面而在體內的陰陽失衡,尤其是黃褐斑,粉底想遮都遮不住,很多人開始用一堆瓶瓶罐罐,錢也沒少花化,但作用微乎其微,所以祛斑只塗抹表面遠遠不夠的。
古人說:「丑時睡得香,臉上不長斑」。丑時(淩晨1-3點),如果你進入了熟睡狀態,那麼肝經把血送回到肝臟,滋養肝臟,並且讓肝進行新陳代謝和自我修復。歷代醫家認為,黃褐斑是因為腎氣不足,肝鬱氣滯,血瘀,脾虛氣滯,不能潤澤顏面而造成的。
但在我看來,黃褐斑形成的主因除了肝鬱之外,腎陽虛造成的陰寒內盛是主因,肝臟雖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器官,肝不好,皮膚不會乾淨,所以養好肝血,女人才會皮膚好,而中年以後的顴骨斑就不只是肝,還有腎的排毒與腎陽虛的問題了。
氣是人之根本,內調才是重點
過去清代太醫院裡流傳著一個去斑的名方,後來還被寫進了《中國黃褐斑診療專家共識》的桃紅四物湯,桃紅四物湯的組方,是在四物湯的基礎上加上了桃仁和紅花,桃紅四物湯本來就是以活血化瘀,破血見長。主要也用於月經不調、痛經、特別是經行不暢有血塊的情況,主要的配方主合是:當歸、 川芎 、熟地黃、白芍、 桃仁 、紅花。而以現代人的體質上晚睡、運動不足,長時間待在空調房內,有血熱,也有氣滯,還帶有陽虛的基礎上,我在這個基礎上改了一個舒肝解鬱的柴胡。我的方子是:當歸,白芍,熟地,柴胡,川芎。(四物+柴胡)
我把這個方子交給了幾個有黃褐斑的患者,沒想到的是,都在使用了一個月,原本很嚴重的黃褐斑慢慢也就淡下來了,不但月經順了,臉上的斑就已經淡的看不見了。這些年,我也指導了不少40-60歲之間,易長斑體質的患者,很多人一開始嫌藥少,最後抱著試一試的態度,都順利的祛除了黃褐斑。
這個方子雖然只有五味藥,但勝在步步為營,藥雖然少,既可以消除由陰虛產生的熱邪,又可以恢復被灼燒的血液。還一併把肝的問題都解決了,情緒也獲得了調節。因此,對於黃褐斑的治療,僅僅從肝入手是不夠的,還需要注重調節陰陽平衡。
當歸–補肝血。
白芍–養肝柔肝。
熟地–調理肝火。
柴胡–疏肝理氣。
川芎–活血化瘀。
肝腎虧虛者,當補陰來平衡陰陽
去黃褐斑的精油經絡穴位按摩:以下穴位皆可使用當歸益母草按摩油或柴胡按摩油按摩穴位,並以暖暖石紅燈每處1-3分鐘,關元穴可以綠燈持續一個小時,讓氣血暖起來
太衝穴:降肝火,舒肝氣。
太溪穴:補腎氣,滋腎陰。
三陰交穴:補充血氣,調理肝脾腎和調節荷爾蒙。
血海穴:改善血流。
關元穴:補充元氣,暖身,助陽。
她這次來找我,心裡本沒有多少期待,抱著姑且一試。然而,治療效果出乎了她的意料。她感慨道:“我原本以為,這次的治療可能跟以前一樣無效,但事實上,竟然真的這麼快就淡下來了!“我告訴她:事實上,只要能準確找到病因和病機,中醫治療通常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生活中內調養膚你還需要注意
保濕護膚
護膚品不要多,不要增加皮膚負擔。只需要每天洗臉後直接使用「薰衣草乳香臉部嫩白彈性按摩油」塗抹全臉,疏通氣血,再用玫瑰純露濕敷5-10分鐘,再取下濕敷擦乾拍乾即可。
滋補養膚的食物:
首先養膚要應順時令而食,如秋季應養肺,多食些白色食物,如百合、銀耳等清補之品。
睡個“好”覺:
中醫講晚上11點-淩晨1點膽經當值,此時熟睡有利於生髮;淩晨1點-3點肝經當值;3點-5點是肺經主氣好歇息,此時熟睡有利於疏泄藏血,養顏益氣。
適度的運動:
強烈推薦慢跑,在早上6-9點跑最適合,此時陽氣升騰,練習更容易疏通人體經絡,改善面部氣色。平時上班總是坐在辦公座位上不活動,頸部僵硬、氣血不暢通,工作間隙活動頸部、做做頸椎操也有助於面部血液循環的疏通。
精神內守:
不糾結,不內耗,遠離讓你耗費心神的人和事。可以嘗試將情緒書寫出來,通過書寫的動作將內在鬱結抒發,拒絕內耗。
多曬曬背,呼吸新鮮的空氣
人的皮膚狀態自然受影響。可以主動接觸森林,森林中富含負氧離子,可增強免疫功能,改善血液循環,調整不良情緒。
想要養出乾淨透亮的面容,從氣血下手,平衡陰陽,然後修煉心態,從身體到心靈一步步養成好皮膚、好心態、好狀態。
延伸閱讀:


2 Comments
Pingback:
Ping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