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秋養生及立秋後的滋陰養肺排毒法
當節氣進入了立秋,代表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立秋節氣一般在每年的8月6日到9日,古人又將立秋稱之為「交秋」,此時,你仍會感覺到一陣子的炎熱高溫,還有種悶熱潮濕的感覺,白天完全感覺不到秋涼和秋燥。立秋也是穀物豐收的季節。曆書曰:「斗指西南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穀熟也,從這一天開始,天高氣爽,月明風清,氣溫逐漸下降。」
「暑蒸之際盼身涼,蒸騰熱氣漸退場;節令已入立秋時,白晝雖兇夜來爽。」–李淳廉
古人很重視立秋,因為立秋也代表著大自然的由陽轉陰的過渡,所以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很重視這個節氣。
立秋節氣養生
1、精神方面的養生:
立秋時節天氣多變,冷暖交替,尤其是草枯葉落、花木凋零更能引發情緒變化,極易誘發消沉的情緒。看看“愁”字是怎麼寫的?秋心謂「愁」。古人早就有悲秋的說法,范仲淹“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落無留意”中的悲涼;李煜“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的淒慘,而秋瑾的“秋風秋雨愁煞人”更是怎樣的一番慘烈啊。
所以在進行自我調養時,要遵循循古人的“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
忌多愁善感,當情緒受到氣候轉變的影響容易出現,肺氣不抒,消極的負面思維,這時容易干擾肺內的氣血運行,使得肺臟不能正常舒暢胸中的悶氣,被壓抑得多愁善感起來。
在生活上,可以盡量以陽性的動作來緩和陰氣的低氣壓,此時的情緒治療就是開懷大笑與唱歌。笑和唱歌都是一種情緒的健身運動,笑和唱歌都可以使胸肌伸展,胸廓擴張,肺活量增大,可以消除疲勞、抒發抑鬱、解除胸悶,還能調節人體氣機的升降,恢復體力,使肺氣下降,與腎氣相通,可以增加食欲。所以此時與三五好友聊天開懷大笑,或是唱唱歌,都可以達到很好的情志健身的效果。
2、飲食方面的養生:
(1)多食酸味食物:
酸味收斂肺氣,辛味發散瀉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儘量少吃蔥、姜等辛味之品,適當多食酸味果蔬。如葡萄、葡萄柚、枇杷、鳳梨。
( 2)秋時肺金當令,應以滋陰潤肺為宜
肺金太旺則克肝木,故《金匱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說。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故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以及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
(3)選擇性的多吃蔬菜水果,以補充體內維生素和礦物質,中和體內多餘的酸性代謝產物,起到清火解毒的作用。
蔬菜應選擇新鮮汁多的蘿蔔、黃瓜、冬瓜、番茄等。水果應食用養陰生津之品,水梨、香蕉、水蜜桃、椰子汁。立秋以後生食大量瓜類、水果容易引發胃、腸道的腹瀉,有脾胃虛寒者要注意不要過量。
(4)要多飲水,吃稀飯、淡茶、菜湯、豆漿、果汁等,多飲粥品如綠豆、紅豆粥以及豆腐等高蛋白植物性食物,少吃油膩厚味。豆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可滿足機體代謝,還不含膽固醇,且多具有健脾利濕的功能,正合此節氣之用。
(5)不可盲目進補:立秋後天氣逐漸涼爽,人們胃口變好,這時如果吃得太補或是魚、肉吃得太多,有可能會帶來肥胖。
入秋後人體由陽走陰,新陳代謝趨緩,血管平滑肌收縮,加上早晚出現的溫差,較易引起引發血脂升高,誘發冠心病和糖尿病等。所以秋季進補不可盲目“亂補”,以免影響健康。
(6)注意飲食衛生:
立秋季節,氣溫仍然較高,暑氣未消,悶熱的情況還是好招來蚊蠅滋生和病菌繁殖,食物容易變質,而人體胃腸功能經盛夏消磨,處於一年四季中的低谷期,飲食稍有不慎,即可導致腸道傳染病的發生。所以要注意飲食衛生,防止食品污染,把住“病從口入”關。在立秋時節,把陽氣聚足,形成“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就可在冬天不受寒邪的侵襲。
立秋養肺排毒法
立秋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時期,也是人體陰陽代謝出現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此時,五行屬金,對應到的肺臟,要注意肺的功能與排毒。
肺主氣,司呼吸,肺主一身之氣,當肺的功能健全時,你會發現呼吸有力,氧氣充足,皮膚毛髮健康。
所以當肺的宣發肅降不力時,常會出現:
1、皮膚乾燥搔癢:
肺主宣發,統理全身的皮膚,皮膚是否潤澤,都要依靠肺的宣發功能。當肺中積聚毒素會隨著肺的作用沉積到皮膚上,使膚色看起來沒有光澤。立秋時,需要留意皮膚的保濕與表面的抗菌,可以潔淨肌膚並增強人體自身抗病毒的能力。
2、便秘:
肺臟和大腸相表裡,肺主肅降有通調水道的作用。也就是當上面的肺氣不足,肺的宣發肅降不利,就會下面腸道內也會有不正常淤積,就出現了便秘,也會導致體內毒素的堆積,自然連皮膚也不會漂亮。
3、 打噴嚏,流鼻水:
肺開竅於鼻,立秋時,天氣開始出現日夜溫差,早晚天涼,此時,又遇身肺氣宣發和肅降失常,病機的形成多由於外邪侵襲犯肺,或因痰濁內阻肺絡,也就是肺氣不足,肺氣虛時,抵禦外邪能力不足,讓邪氣有機可乘,出現一早起床時的打噴嚏流鼻水。
如何養肺排毒:
1、飲食:蘑菇、百合提高肺臟抗毒能力
肺臟向來不喜歡燥氣,這樣很容易導致積累毒素。蘑菇、百合有很好的養肺滋陰的功效,可以幫肺臟抗擊毒素,食用時加工時間不要過長,否則百合中的汁液會減少,防毒效果要大打折扣。
2、穴位:彈撥腋下極泉穴
極泉穴是手少陰心經的第一要穴,它位於腋動脈搏動處,經常彈撥極泉穴,有流通氣血,養護肺部,寬胸理氣的作用。固定食指、中指並使指尖輕輕上扣,一前一後地來回彈撥條索狀物就可以了。但是彈撥時並不是越用力越好,彈撥力度應柔和,就可以起到寬胸解鬱,養心肺的作用了。
以上是立秋時節的節氣養生法,就跟您分享到這邊,我是李淳廉,如果你覺得受用歡迎訂閱點讚及分享給您的朋友。
延伸閱讀:
跟李淳廉博士學 有醫理有文化的 中醫芳療(漢方芳療健康管理師國際證照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