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淳心淳意

拔罐到底好不好?什麼季節拔罐最好?拔罐後的瘀血該如何消退呢?

很多人在身體疲勞時候,會尋求中醫師拔罐來恢復元氣。原則上拔罐是透過產生負壓的罐子吸附在局部皮膚上,使其局部充血、瘀血或是瘀斑,以便透過皮膚的微血管的皮下微細血管滲出,增加通透性,將體內火,濕,瘀,寒排出,所以一年四季都可以拔,而中醫師會依據每個人寒濕、瘀阻或火熱之臟腑,以相映的穴位來拔。

之前在淳講堂中Norellle就問到了,請問老師拔罐的作用機制為何?拔完罐的瘀青真的好麼?如果想要快點把瘀青散掉能怎麼用精油護理?

拔罐的原理為何?

bcd12-20210812141456_70 拔罐到底好不好?什麼季節拔罐最好?拔罐後的瘀血該如何消退呢?傳統拔罐又稱為“拔火罐,一般是用一個長鎳子,夾著沾了酒精的棉花,點上了火,在玻璃罐內燒一下,它是借由燃燒,消耗氧氣,將罐內的空氣耗盡形成負壓,使其吸著於皮膚,產生吸力,把皮下熱和濕,藉由微血管產生輕微破裂滲出,在皮膚下形成暫時的瘀血瘀斑現象的一種治病方法。這種療法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瘀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是消除疲勞、加速血液循環,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癒疾病的目的。

拔罐的手法有哪些?適合哪些體質?

  • 留罐拔罐法

把罐子留在皮膚上 10-15分鐘,等待皮膚微血管擴張將皮下淤阻打通,也是最常見的一種拔罐法,廣泛用於疲勞,中暑,經絡阻滯。

  • 走罐拔罐法

是延伸(單純)拔火罐”吸力”為動態”滑動摩擦力”,以淺吸快移法 使肌膚吸附於罐體內3~5mm,在杯罐口及病變部位塗以適量潤滑劑,用手推動杯罐在病變部位來回滑動,移動速度為每秒約30~50cm,從而使皮膚產生潮紅或鬱血現象,常用於:靜脈區張,肺氣腫。

  • 閃罐拔罐法

吸拔後即起去,反復多次。即將罐拔上迅即起下,再拔上,再起下,如此反復吸拔多次,至皮膚潮紅為上。多用於局部皮膚麻木或機能減退的虛證。

  • 留針拔罐法

針灸留針的過程中,加拔罐。即先在一定的部位施行針刺,待有痠、脹、重、麻等得氣感後,留針原處,再以針刺點為中心拔罐。多用於風濕痛。

  • 刺血拔罐法

一般先用刺絡針,將穴位先針刺,然後用拔罐法將血釋放出來,主要於止痛例如:神經性頭痛、關節疼痛、坐骨神經,降血壓,局部有瘀腫情況。

 

  • 藥罐拔罐法

用中藥煎煮竹罐後吸拔,稱煮藥罐。或在罐內存貯藥液,稱貯藥罐。常用藥處方為:麻黃、蘄蛇、羌活、獨活、防風、秦艽、木瓜、川椒、生烏頭、曼陀羅花、劉寄奴、乳香、沒藥各6克。

fe361-20210812141438_49 拔罐到底好不好?什麼季節拔罐最好?拔罐後的瘀血該如何消退呢?

 

為何拔罐通常在夏天?

由於拔罐是一個非侵入性的祛濕拔毒法,可以利用拔罐去除暑濕與熱毒。並且,特別是在冬天裡容易腰脊冷痛者,易於熱毒感冒者

  • 夏天氣候炎熱,陽氣浮於外,人們為了消暑降溫,經常會吃些冷飲、生冷食物,躲在冷氣房中、或是吹電風扇造成體內寒氣與濕盛,夏季拔罐對於暑濕的祛除特別有效。
  • 因為夏天天熱,毛孔張開,此時,藉由拔罐疏通氣血,將體內的寒,濕,瘀一起拔除。
  • 夏季陽氣旺盛之時,機體氣血充盈,經脈之氣流暢,肌膚穴位敏感度高是治療慢性頑固性疾病的最佳時機。

拔罐的時間與禁忌

但是拔罐也是有禁忌的。拔罐的時間不是越長越好。吸拔的時間不應超過20分鐘, 夏季則不宜超過15分鐘,身體不好的老人、小孩和消瘦之人,最好不要超過10分鐘。

適用于,腰背肌肉勞損、腰椎間盤突出。拔罐還可以用在人體相應穴位上,治療頭痛、眩暈、咳嗽、氣喘、腹痛等毛病,雖然我們看到拔罐也可以用於病兆相應的穴位上,但是我們還是經常看到拔罐慣用於背部,這是為什麼呢?

脊椎是背部的主體,是中樞神經的主要通道,督脈的循行路徑,它總督一身之陽經,有統帥、調節、聯絡其它陽經的作用,同時脊椎兩側的膀胱經又貫通全身上下,五臟六腑在其俞穴上都有相應的反應點,傳遞著大腦和各組織器官間的神經訊息傳導。

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背部皮下隱藏著大量“沉睡的”免疫細胞,在拔罐的刺激下,加速各經脈、臟腑間的溝通及促進血液迴圈,提高人體的免疫力。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依據拔罐後所留下的印痕,來判別體質的氣血、陰陽、寒熱、虛實。

拔罐後的印痕是判斷體質氣血、陰陽、寒熱、虛實的依據

fea34-20210812141322_22 拔罐到底好不好?什麼季節拔罐最好?拔罐後的瘀血該如何消退呢?1.罐印緊黑而黯:一般表示體有血淤,如痛經或心臟供血不足,患部受寒較重也會出現此印跡。如印跡數天不退的,通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較長的時間來調理,如走罐時出現大面積黑紫印時,提示風寒所犯面積大,應對症驅寒為主。

2.罐印發紫伴有斑塊的,一般提示有局部寒凝血瘀。

3.罐印呈散在性的紫點,深淺不一,一般提示為氣滯血瘀之症。

4淡紫發表伴有斑塊的,一般提示以虛症為主,兼有血瘀。如斑點在穴位處明顯的,表明此相關內臟虛弱,比如在腎俞穴處呈現,則提示腎虛。

5。罐印鮮紅而豔,一般提示陰虛或氣陰兩虛,陰虛火旺也會出現。

6。罐印呈鮮紅散在點的,通常在大面積走罐後出現,不高出皮膚,如系在某穴及其附近集中,則提示此穴所相關的臟腑異常或存在病情。

7。行罐或坐罐,容易起水泡的,提示濕氣較重,若在患部出現較多小水泡時,預示由水濕所致,會有理想的療效,需要連續的多次拔罐。

8。若走罐時出現風團(如急性尋麻疹狀),提示為風邪所致,或是過敏性體質。

 

拔罐後的印痕該怎麼消退?

拔罐雖好,但是拔罐後留在皮膚上的一圈一圈的顏色總要一段時間才能消退讓很多人很困擾,拔罐後留下的印痕也是皮表的瘀血現象,表示皮表微血管破裂停滯造成的,另外則是因氣虛、氣滯、血寒等原因,導致血行不暢而凝滯於脈中,通常拔罐後,不處理他也是一周的時間就可以消退,但是隨著個人的血液循環的速度而有不同。

瘀血的治療原則不外活血化瘀,可以使用薑,肉桂等的活血去瘀,迷迭香,樺木,冬青木可以消腫去瘀,所以建議大家使用『薑樺木身體通暢按摩油』對於拔罐後的活血去瘀,行氣幫助血液循環,消除體內的寒濕與濕熱之氣都有幫助。

延伸閱讀:

排毒到底是排什麼毒?教你排除食毒、氣毒、水毒和血毒

肝脾不合,體內濕氣作怪

跟著李淳廉博士一起學中醫芳療(名額有限)

血瘀的人易長斑,女人最容易出現的血瘀體質

刮痧的體質應用與補瀉法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