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健脾祛濕法,解決眼袋和黑眼圈及眼週鬆弛
眼睛是靈魂之窗,但一旦眼睛出現了黑眼圈,眼週的細紋,眼袋,眼皮水腫這些破壞你美麗靈魂的外觀時,就會顯得靈魂的提前衰老。所以,眼睛周圍的狀態一直都是女性非常關注的顏面問題之一。前兩天一位會員朋友在LINE上問我,她感覺她的眼袋好像跟天氣有關,如果一陣子下雨比較頻繁,彷彿眼袋的下垂,和眼皮水腫的情況就更嚴重了,因為她自己本身天生就有比較明顯的臥蠶,雖然笑起來很有親和力,但一定年紀以後就容易出現眼袋和眼瞼下垂的問題。
她說:「我最近半個月特地觀察了一下,發現天氣下雨的時候,自己眼部周圍眼袋好像有變重的情況,不知道是不是光線問題,還是真的跟天氣濕氣有關呢?請問對於眼部周圍的問題,用什麼方法調解效果最好?」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當我們脾運化食物和水濕的功能下降的時候,水濕就容易在體內積聚。而眼部周圍實際上是最容易體現出來水濕積聚的,比如說天氣下雨,外部的環境,濕氣比較重的時候,如果伴隨有體內脾氣虛的人,就會呈現濕氣過重的情況,這種內外夾擊的濕氣,都會加重眼袋,黑眼圈以及,眼皮水腫,眼皮下垂,眼部細紋的情況。因為眼袋它主要出現在眼睛的上下眼瞼部位,尤其是下眼瞼的水腫會透過重力看起來更明顯,而中醫把眼睛和人體的五臟一一對應,其中眼瞼它對應的就是脾。
再加上眼皮,它是我們的一個全身皮膚最薄的位置,只有0.06mm的厚度,稍微有點兒濕氣過重或者是水腫問題,都會從眼瞼看出來。所以要解決眼部的水腫,眼袋,黑眼圈以及眼週的細紋。可以從健脾祛濕入手。
健脾祛濕除眼袋
第一是脾俞穴
脾俞穴位於第十一胸椎脊凸下旁開1.5寸。
脾俞穴作為脾的背俞穴,是脾的精氣在背部輸入的地方,而艾灸脾俞穴可以增強機體對於營養的吸收能力,使新陳代謝旺盛,促進血液的循環。而血液循環好了,既可以給我們眼部周圍帶來營養,滋養眼部,避免眼部的細紋,同時也可以帶著我們眼部周圍的多餘的垃圾毒素和水濕。避免水濕積聚,加重眼袋的情況。
第二是陰陵泉穴和三陰交穴
這兩個穴位,它都是脾經上的穴位。有道是本經穴位調節本經病症,脾經它重點可以調節脾臟的功能。所以,溫灸陰陵泉和三陰交可以加強脾的一個運化,所以溫灸陰陵泉穴,增強運化能力,促進水濕的代謝。
陰陵泉穴:
它的重點作用在於緩解水腫和眼袋,而三陰交穴,它是下肢三條陰經的交匯穴。可以補血滋養我們眼部周圍的皮膚,避免細紋的產生。
那麼陰陵泉穴,我們從足內踝所連接的骨頭向上捋,然後的話,在膝關節附近,你發現它這個骨頭向上彎曲了,那麼在他彎曲的地方就是陰陵泉穴的所在。
三陰交穴:
我們先找到足內踝的最高點,然後向上量三寸,也就是四橫指的橫寬就是我們三陰交。
第三,眼睛的濕敷+眼周的穴位按摩:
眼部周圍的局部穴位的刺激,可以說是收效最快的。目的就是刺激眼部周圍的穴位,促進局部的氣血循環。您可以用一些蒸汽眼罩來溫潤我們的眼睛,起到一個滋養細的效果。這邊也介紹一個簡便又快速的方式,並且可以隨時的使用,就是把洋甘菊純露沾濕化妝棉,濕敷在眼皮部位。在貼敷時,順便以暖暖石按在四個穴位上來加速眼週水液的代謝,「攢竹穴」,「睛明穴」,「四白穴」,以及「太陽穴」上。
其中「攢竹穴」和「睛明穴」都歸屬於足太陽膀胱經,我們都知道膀胱經,它是人體排毒的最大經脈,所以對不只眼帶,對於乾眼,眼屎過多,眼部周圍發青,黑眼圈,眼皮下垂,都有很好的效果。
另外,「四白穴」,四白穴在眼睛的下方,也是人體眼袋最重的地方,這個四白穴它歸屬於胃經。胃經它的特點就是多氣多血,所以當胃經出現脾胃功能失調的時候,往往會導致四白穴,它的一個氣血運行不暢,就會導致一些水濕及垃圾積存在這個地方,形成了淤堵,產生了眼袋水腫。
特別是當一個人總喜歡吃辛辣食物油炸油膩甜膩的食物,或是經常的吃宵夜,這樣,它會導致我們脾胃的消化能力降低,因為這些食物不容易被消化,那麼這個時候脾胃功能降低了,局部的垃圾毒素運化不出去,反映在臉上就容易導致細紋和眼袋的情況出現。所以說「四白穴」,它是調節眼睛的一個眼袋情況,非常重要的穴位。
今天針對改善眼週的眼袋,黑眼圈及各種眼部周圍的情況應用的穴位溫灸,就和大家簡單的分享到這邊,我是李淳廉,如果您覺得受用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若有任何使用上的問題,或是與健康相關問題也歡迎與我聯絡。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