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療高血壓、腦血栓的兩個特效穴幫你控制血壓
高血壓一定要服藥嗎?一位學員在[淳講堂]問到:「兩年前被診斷為高血壓,開始服用降壓藥,因為剛開始時是有幾天早上起床後的血壓都超過140/90mmhg,就開始口服降壓藥,後來在醫師的建議下,為了避免血壓的持續處於高水平或是忽高忽低,改成每天都要服用降壓藥,但關於自己才四十歲就有高 血壓的問題,一直很抗拒終身服藥這個事實。有很多食物也都說有降壓的效果,不知道可否取代,另外想問一下有沒有穴位艾灸可以控制血壓, 高血壓在中醫經絡的應用上,只要辯證的方向對了,通常緩解的效果是很快的,但必須分清楚高血壓的成...
-
秋分養陰潤肺,不忘溫脾胃
秋分,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涼風習習,碧空萬裡,風和日麗,秋高氣爽,丹桂飄香,蟹肥菊黃,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時節。 秋分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 按農曆來講,秋天從“立秋”到到“霜降”為止,而“秋分”正好就是立秋到霜降的中間。此時,地面上下的熱氣處於平衡狀態;秋分過後,金氣收降,陽氣下降,天氣一天比一天冷,樹葉漸黃,北半球白晝一天短過一天,黑夜一夜長過一夜。 秋分節氣後重在養“收”、養陰。所有與升陽、發散陽氣有關的情緒、運動、飲食、穿衣都應有所收斂、節制。要開...
-
男人要強女人要美,重振身體的陽氣能量庫
在中醫裡,腎乃先天之本,是先天就帶來的元氣,腎的強弱決定著身體的健康,腎強則體健,腎衰則多病,但是補腎並不是男人的專利,而是不論男女都應該保護好腎,這個「腎」嚴格說應該是「腎精」。而想要補腎的方法很多,補藥,食療,或是靠鍛鍊強腎等等,還有一種就是按摩身體的穴位補腎,每個人的身體都有自帶的「天然藥庫」,哪裡不舒服,可以通過按摩身體上的穴位來緩解,而想要補腎,也可按摩身體上的補腎穴位。 腎是身體裡一個水臟。《素問·上古天真論》:“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素問·逆調論》:“腎者水臟,主津液...
-
男女身上藏著的不老的秘密
每個人都追求長壽、容顏不老,卻不知道長壽和保持容顏的秘密,就在我們自己身上。如果你也常暗自懷疑自己年紀輕輕,怎麼記憶力就這麼差呢?一到假日只想躺平,一點積極性也沒有,或是稍微一動就氣喘噓噓,想要提振士氣又總是欲振乏力的話,那就要小心了,懶散氣虛的人老得快。千萬別被表象的年齡誤導了,「年齡和時間」絕不是我們衰老的主因,人衰老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腎虛! 啟動男人身上的不老強壯穴 男人——關元穴 宋代竇材《扁鵲心書》中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紹興間,劉武的軍中有一步卒王超,太原人,後來遁入江湖為盜。他曾經...
-
不是只有年老體衰才會肌肉萎縮
好多整天做辦公桌的人都發現越來越不耐久坐,不是腰酸背痛,就是腿麻,屁股痛,有些人還以為是自己年記大了,骨頭硬了,動作不利索了,不是拼命補充健康食品,就是去醫院打些玻尿酸等活絡關節,可是很少人會想到自己該起身動一動了。 之前相當流行一些肌耐力及重力訓練,一時間追求粗壯的肌肉,結實的臂膀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利,從朋友那邊得知,某對年過六十的新聞主播夫妻檔,專門請教練來訓練舉重等的重力訓練特訓,為了達標,練的時候身心承受巨大的煎熬,練到全身都是肌肉,旁人都很好奇,到了六十歲怎麼不做做瑜珈,打打太極拳,散散...
-
中醫辨失眠入睡難,順肝;易醒,調脾;睡不深,養腎
每個人一生中都或多或少有過失眠的經驗,有的人只是偶爾的失眠,就讓自己隔一天精神不濟,注意力不集中;而有些人卻是經常性的失眠,長期下來不但容易頭痛,情緒失控,記憶力減退,負面思維,消極抑鬱,更有甚者會出現巴金森氏症及失智的問題。 所以失眠、睡不好是一個讓人不可輕忽的睡眠問題。失眠在中醫裡面是因為臟腑功能紊亂,氣血虧虛,陰陽失調,導致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的病證,輕者入睡困難或淺眠易醒,重者徹夜難眠,常伴有頭痛、頭暈目眩、心悸、健忘、多夢等,本病又稱不得眠、不寐。在中醫辯證論治的法則,需要先找出失眠的關鍵...
-
有一種失眠叫做”夜間頻尿”,年老性衰守住脾腎,才是根本之道
有一種失眠叫做「夜尿頻繁」。兩個禮拜前一位朋友小芹,來訊問到,她今年52歲,經常覺得自己尿頻,經常有憋不住的感覺,越到冬天越嚴重,明明已經快睡著了,可就為了那一點尿意,又醒了,怕夜裡想尿會爬起來,晚上都很少喝水,結果仍然每天半夜都要起來好幾次上廁所,干擾睡眠,要不就是一打噴嚏,褲底就滲尿。讓她這幾年不堪其擾,也去看過醫師,吃過藥,但都沒有獲得根本的改善。 一般我們在夜晚睡眠的時候,就算你膀胱已經漲滿了,但是還是抵不過睡意,往往會在一大早起床的時候,才感覺到,膀胱已經快憋不住了,這就是因為夜晚的時...
-
女人腎虛的十大症狀:抑鬱、焦躁、怕冷、鼻塞耳鳴
中醫理論認為:“腎氣足,百病除”,中醫講「腎主藏精」,意思是腎是儲藏著初生時來自父精母血的元精,相當於人與生俱來的能量來源都是由腎主管著,也包含身體精微物質的儲藏作用。(包括血液和精氣)又稱「腎氣」,在中醫裡面講人体的血液和精氣,都來源於腎精,所以又稱「精血同源」。但隨著年齡增長,起居無常,飲食不節等,都會使腎精儲藏作用失常,或是身體消耗太過,都會使腎精就會越來越少,就可以從「腎」來補養,過去男人怕被人說腎虛,彷彿在說自己「不行」,其實腎虛的女人更多,尤其女人天生屬陰,更容易因能量不足出現腎陽虛...
-
感冒的中醫療法-六經辯證之六經傳變(下)
一般感冒是如何從輕症走向重症,如何由表及裡,甚至引發身體其他合併症的呢?而中醫理論在治療上又是如何讓疾病由裡及表的一步步走向痊癒,這些在傷寒論中都有相當明確的病理病機的說明,也是歷經千年仍相當有效的治則,從中可以看出中醫治病的核心準則,以及患病的初期、中期、後期有哪些臨床表現,與對應的治療法,這部分就是中醫治療裡面最重要的「六經辯證」。太陽病→少陽病→少陰病→太陰病→厥陰病。而感冒一般都在最初太陽病經陽明病最多到少陽病,就差不多往回走出體外而痊癒了,一般會往少陰太陰甚至厥陰都是已經引發各種器官的...
-
【黃帝內經】中七情六慾的治療法與心理學能量分析療法
現在,你的情緒處於哪種能量狀態呢?是羞愧?驕傲?怨對?還是平和?喜怒哀樂,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情緒狀態,生而為人,貪、嗔、癡、慢、疑,總難免,但如果長期受到七情的喜、怒、憂、思、悲、恐、驚的情緒過激之下,對人體臟腑造成的傷害都是不可小覷的。對於情緒、情感導致的疾病,中醫比西醫早了好幾千年,中醫相當清楚,情緒消極鬱悶久了都會在身體引發器質性的病變,身體內的陰陽氣血不平衡,臟腑出問題,久了也會在情緒上出現抑鬱,易怒,悲傷及恐懼等的情緒。 利用中醫五行做最好的情緒療癒 而在最早中醫典籍【黃帝內經】中就有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