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靈空虛是現代人自律神經失調的主因
自律神經失調,嚴格來說他不能算是病,只能說是各種不舒服的症狀的集合體。「自律神經失調」過去這個名稱很多人聽過,就是指你身體很多的問題與病痛,哪哪都不舒服,一下胃痛拉肚子,一下又是胸悶心悸,看症狀通通都是問題,但是所有檢驗數據都是正常的。也就是問題一大堆,但是卻沒有實質的病症。這種情況通常醫師就會告訴你,你得的是「自律神經失調」。 過去這種疾病,醫師開什麼胃痛,心律不整的藥物都治不好,唯有抗焦慮劑可以緩解。以前也有人當他是一種神經質。意味著帶有一種矯情,好像這個不舒服是自己想像出來的,或者是自己過...
-
淺薄的快樂,低級的慾望,正在拖垮你的人生
朋友圈裡有兩種人,一種人每天在群裡傳遞短視屏,有些人則向來潛水,深不可測,我們也不難想像這些經常發著短視屏的人,正成天欲罷不能的刷手機,遇有好玩好笑的就直接轉貼分享,他們也是那種會與朋友喝酒暢聊到半夜,特別享受那種呼朋引伴,吃吃喝喝的快樂時光,雖然當下淘淘然,很快樂,但之後幾天都要在高潮後的落寞,昏沉和疲憊中度日。另一種人每天早起,跑三公里,每天睡前讀一本晦澀的書,每天按表操課,完成工作及做一個長期計畫案執行每日KPI的人,儘管當下很不自由,也可能很痛苦。但完成後,卻總能帶來一種前所未有的滿足和...
-
為什麼越閒的人越焦慮?腦科學家沒有告訴我們的大腦使用說明書
我們都嚮往著放假的感覺,可是對於那些成天無所事事,天天星期天的人呢?恐怕就不是那麼喜歡放假了,他們反而希望生活中能有有點波瀾,那怕是一個月一次的老同學聚餐,子女回家探視,對他們天天放假的人來說都是天大的福音,為什麼呢?因為閒的發慌,閒出一身的病,閒的人格扭曲,不知道您有沒有因為太閒,無所事事感覺更累人的情況呢?前些年一句廣告詞『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強化了浪漫主義,也推廣了慢活的人生觀。結果很多人把這樣的人生觀當成「人生當如是」,當作那是一種福氣來追求。 之前我就針對應用精油的族群,在身心...
-
大腦不但越用越靈光,還決定著你的人格
如果我們的心臟出了問題,我們就會氣短乏力,呼吸困難;與情人分手我們會說心痛,心碎,做錯了事情心中忐忑,害怕被發現,我們會”心虛”、”心慌”;在中國人的措辭中我們沒有”腦”,所有情緒都是用”心”來代替,明明是你腦中想著的那個人,卻說是”心上人”,就連特別煩心的事情也是用心字旁的「煩”惱”」,但大腦一直無聲無息,無休無止的存在,如果我們的大腦生病了,你知道會表現出什麼樣的症狀嗎? ...
-
冥想的中醫學原理與應用,帶你一探黃帝內經中的冥想真諦
【黃帝內經‧素問】開篇有一段話:「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講的就是如何”靜”中調息,”靜”中精神內守,而達到病去神安。要真正的由內而外的讓自己放鬆才能達到大腦的充電,才能有源源不絕的能量與智慧。在中醫裡面認為人的心靈需要時常做好清潔與打掃,以維持身體內氣機的調暢,對於氣機的升降出入才能條達。氣順血暢,才能維持內心的平靜。 現在時下常講的冥想以及正念冥想,雖然它起源於印度,也與宗教的修生養性息息相關,但事實上中醫早在兩千五百年前的黃帝...
-
走好運之前你身上早有預兆,趕快來看看是哪五種徵兆?
人人都期望自己鴻運當頭,甚至好運不滅,但你知道嗎?好運也是有一定的物質基礎的喔!當好運來臨之時,因為受到大自然的氣場與個人磁場的影響,也會影響著你的氣血的運行,總會在你的身體上或心境上發生些改變,你可能會出現一般人說的印堂發光,也會有看事情的眼界寬了,格局也大了,說話沉穩了,語速慢了,言談寬容了…….以下提供五種特別具有科學依據的觀測法供您參考。 鴻運當頭的五個徵兆觀察法 一、觀氣色 人體有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五臟六腑的精氣皆上匯於頭面部,肝開...
-
記憶力差、未老先衰嗎?三段式訓練你的大腦,增強記憶力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經驗,前一秒想到要去廚房拿個東西,真走到了廚房,又突然忘記了來廚房做什麼?又空手而回,還有些家庭主婦,剛剛想好要買的東西但走到了超市卻怎麼也想不起來,這種記憶斷片的現象,感覺自己的大腦就像電腦當機一樣,怎麼樣都想不起來,或是有時性子一急,腦子就停擺,講個話都結結巴巴,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時你恨不得像電腦一樣可以重新開機。到底該如何讓自己記住,讓的大腦適時的重新設定,才能讓大腦不睏乏,記憶不斷片呢?或是簡單的說讓大腦更專注,思維更敏捷。 養腦比養生更重要 近年來隨著人口的老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