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植物活性與中西醫學研究

為什麼越閒的人越焦慮?腦科學家沒有告訴我們的大腦使用說明書

我們都嚮往著放假的感覺,可是對於那些成天無所事事,天天星期天的人呢?恐怕就不是那麼喜歡放假了,他們反而希望生活中能有有點波瀾,那怕是一個月一次的老同學聚餐,子女回家探視,對他們天天放假的人來說都是天大的福音,為什麼呢?因為閒的發慌,閒出一身的病,閒的人格扭曲,不知道您有沒有因為太閒,無所事事感覺更累人的情況呢?前些年一句廣告詞『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強化了浪漫主義,也推廣了慢活的人生觀。結果很多人把這樣的人生觀當成「人生當如是」,當作那是一種福氣來追求。

之前我就針對應用精油的族群,在身心症方面做了一個調查統計,發現一個很特別的現象。那些經常失眠,容易為小事緊張、焦慮的人往往是我們覺得最閒的人,常常是家庭主婦、退休後的老年人,為什麼會這樣呢?他們不是應該更無憂無慮的享受慢活嗎?今天就要跟大家談談為何越閒的人的越焦慮呢?你該如何運用你的大腦,讓它高效又舒壓呢?

boat-dock-2745174_19201000800 為什麼越閒的人越焦慮?腦科學家沒有告訴我們的大腦使用說明書

大腦放空的時候都在做什麼?

首先,請你試想看看,你休息的時候大腦都在做什麼?當你睡著的時候,大腦就休息了嗎?不,還有一連串的夢正忙著呢!平常發呆的時候,大腦閒下來了嗎?你下次發呆的時候,什麼都不做的時候,仔細的審查當下的思路,你可能會驚訝的發現,大腦一會兒想想這個人,一會兒想想那個人,例如:當你旅遊到一個風景優美,空氣宜人的大自然中,你正坐在一塊石頭上眺望著遠方,享受著眼前的美景時,大腦在做什麼?大腦真的跟著你來旅遊了嗎?不,你只要稍微審視一下就會發現,你的大腦忙著在這關係裡待一會兒,在那個關係裡做做白日夢。

根據腦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大腦比你想像的還要喜歡社交,也比你想像的都忙碌,它會把所有的閒置時間用來做一件事,那就是思考他人和自己的關係。這種你認為什麼大腦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做的時候,大腦會自動切換到 “默認網路”,這個默認網路就是你對自己、他人以及你和他人關係進行的思考的模式。beautiful-young-girl-using-laptop-home1000800 為什麼越閒的人越焦慮?腦科學家沒有告訴我們的大腦使用說明書

大腦的專注模式與發散模式互相切換,更有助於腦細胞的活躍

腦神經科學家們發現,人的大腦大致有兩種思維狀態,一個是專注模式,一個是發散模式。而大腦的這兩種模式是互相搶佔大腦頻寬的,當你處於專注模式,目的性很強的思考用多了,我們的創造性就會被壓抑。而那種漫無目的發散式腦力思考多了,人就會渙散,也容易在人際關係中胡思亂想,專牛角尖。

專注模式

負責集中注意力,處在這個狀態下的大腦模式又叫做”執行網路”,此時在腦成像中主要活躍的腦區在前額葉皮質,也就是負責邏輯演算和推理的地方,比如說,你在做數學題,開會發言的時候,用到的就是大腦的執行網路,但是這個執行網路只能讓你你完成任務,不能讓你產生創意。

發散模式

當我們處於什麼都不做的時候,腦的成像顯示沒有那個腦區特別活躍,它是彌散在整個大腦中的,所以它不利於對複雜問題進行理解,但啟動的神經元會更廣泛更多元,能夠連接的節點更多,可以將我们最近的經歷和學習的內容,整合吸收,產生創意,想出那些有突破性的解決方案。在你的大腦不做某一項具體的任務的時候,這個發散模式就啟動了,也就是一種預設的「默認網路」。

3d-medical-technology-design-male-figure-with-brain-highlighted1000 為什麼越閒的人越焦慮?腦科學家沒有告訴我們的大腦使用說明書

大腦越閒越喜歡鑽牛角尖

這也說明了,為何罹患憂鬱症或是失眠症的人,它們往往不是最忙碌的人,相反的,他們可能沒有太多目標性很強的事情在進行,也就是閒的很,而這些閒的人,就會拼命在人際關係中打轉,不但享受不了閒情逸致,反而更多的是鑽牛角尖,自找麻煩。很多退休後的人無所事事,整天回想過去的輝煌與榮光,跟現在去做比較,就越覺得挫折、感慨與自憐。家庭主婦整天在家裡等著丈夫下班,多的是福爾摩斯的精神去推敲先生是否有外遇的跡象,所以人往往在退休後容易生病,閒閒沒事的家庭主婦容易腦神經衰弱,也就是這個道理。

那麼如何能夠讓我们的大腦在「執行網路」時,思路暢通,在「默認網路」時有些目的性放鬆,又不會讓大腦在默認網路裡空耗,佔用大腦的頻寬呢?腦科學家告訴我們,答案是“訓練大腦的彈性思維”

訓練大腦的彈性思維

訓練彈性思維主要有兩個辦法,一個是放空,另一個是先讓腦子充分的運用執行網路,做些比較費腦子的事,把大腦操累了。預設網路就有機會在空檔的時候放空了

shutterstock_159823838-Brain-neurons-synapses-reasoning_1000800 為什麼越閒的人越焦慮?腦科學家沒有告訴我們的大腦使用說明書

過去我们認為工作壓力大的時候,就乾脆離職回家過一段清閒的日子,讓腦子休息一陣,但今天讓我們知道,恰恰相反,腦子在沒有主軸工作的時候,反而最慌亂。大腦最清醒時最有創意,往往發生在,用力後的發散模式中。也就是當大腦累了,不能集中注意力做事情時,那時不如就切換到發散模式,將執行網路模式中想不透的問題,帶到發散模式去,也就是當腦子用累了,聽個音樂,室內闊個香,應用芳香療法的冥想,有目的集中式的放鬆,大腦才會更活躍,也更能激發創意。

所以當你在安排任務時,把花腦筋的工作放前面,需要創意的工作放後面,在中間穿插著靜坐冥想芳香療法效果會更好。

放空大腦的方式,像去散步、冥想、甚至是帶著問題睡覺都算喔。放空冥想方法,很多種,沒有一定的公式,原則都是利用靜坐內觀來對你的身體進行一個系統掃描,可以通過坐著、站立等方式,可根據個人生活的模式自行設計一段引導放鬆的口令,讓自己進入放鬆狀態。為了避免冥想變成了睡著,為了避免你的冥想變成腦中的胡思亂想,所以建議您利用呼吸,特別是每天選擇不同的精油,刻意的以香味刺激來集中自己的冥想程序,將注意力集中到您的呼吸與身體每一處肌肉的放鬆,每天練習5-10分鐘,漸次增加。

woman-yoga-mat-relax-park-mountain-lake-calm-woman-with-closed-eyes-practicing-yoga-sitting-padmasana-pose-mat-lotus-exercise-attractive-sporty-girl-sportswear1000800 為什麼越閒的人越焦慮?腦科學家沒有告訴我們的大腦使用說明書

正念冥想是大腦最有效的休息

此法與近年來美國GOOGLE總公司,在內部員工訓練中也加入了”正念療法”,不謀而合,目的也是為了增加高科技人才的大腦應用效率。

所謂的正念療法,指的是將注意力集中在「現在這一瞬間」的自我體驗,原封不動的地接納現實。其實就是一種冥想的狀態,冥想最核心的作用就是一個,強制性地把大腦清空,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身體和心靈內部,把目的性很強的認知活動暫時關掉一會。又把我們容易對人際關係想三想四的默認網路拉回到一個回觀自我的審視狀態。就是一種「關注活在當下的感覺」近年來腦科學家也證實,冥想有助於抑制壓力荷爾蒙,活化大腦前額葉,以及活化腦內化學物質血清素等的功效

在這個訊息充刺耳目的年代,每個人平均每五分鐘要喵一下手機上傳來的訊息。對大腦來說,能有機會刻意的運用冥想,操縱切換大腦的模式,你就有了最佳效率的大腦了。

延伸閱讀:

心靈空虛是現代人自律神經失調的主因

大腦不但越用越靈光,還決定著你的人格

精油是如何影響大腦的呢?

三十個生活習慣成了活化大腦最好的補藥

記憶力差、未老先衰嗎?三段式訓練你的大腦,增強記憶力

跟李淳廉博士學 有醫理有文化的 中醫芳療(漢方芳療健康管理師國際證照課程)

腦霧、抑鬱、自律神經失調來自於大腦化學分子的失衡

 

 

2 Comments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