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人的能量強弱到底怎麼看?
中醫裡有一個詞叫做「元氣」,也就是指一個人展現出來的氣血能量,還有那種非物質基礎的,一種霸氣側漏的氣勢。那麼這個元氣怎麼來呢?如果以中醫的觀點,一是來自先天,一是來自於後天的飲食物的充養。但我想這兩點可以說明一個元氣充足的人,他會很健康,但是對於一個人的能量、魅力來說光這兩點是遠遠不夠的。一定還有哪些跟一個人的修為有關,包括:讀過的書,經歷過的事,走過的路,看過的風景,認識過的人,表現出來的氣度、胸懷與格局有關的精神能量存在的。 元氣充足的狀態是什麼樣子? 元氣是種先天能量,這種能量可以表現為多...
-
放下執念,做個快樂的人
倉央嘉措的一句「我放下過天地,卻從未放下過你。」給紅塵中的所有執念,做了最好的註解。雖說執著、堅持,一直是專情、做事專一、為人可靠可信的美德,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但是這樣的執著,也可能會變成一種執念。一旦我們執著太多,不但自己肩頭的重擔越背越重,也會無法讓自己的能量流動,放不掉舊有的堅持,裝不進新的思維。慢慢的被自己的執念給困住了,因而產生了各種煩惱與痛苦。最終被這些放不下的執著、執念害苦了自己。 做個拿得起放得下的人 放下爭論對錯 許多人無法意識到自己的狹隘,而是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總是不斷的...
-
你的磁場正潛移默化的影響你的運氣你的人生
生活中我們常有這種巧合”想什麼就來什麼”,”說曹操,曹操就到”,彷彿應驗了那句「念念不忘,必有迴響」。人際交往中也會種感覺,有一些人,也會像磁鐵的正負極一樣影響著我們。有的人你跟他在一起會很舒服,心情愉悅,長知識,長見識,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而有的人你跟他們在一起,會有強烈的壓迫感,讓自己變得意志消沉,不自信,不開心。朗達拜恩在《力量》一書中說:「每個人身邊都有一個磁場環繞,無論你在何處,磁場都會跟著你,而你的磁場也吸引著相同的人和事,人的磁場雖然...
-
你需要的不是時間管理而是精力管理!
不可諱言,我們正生活在一個瘋狂加速的時代。在生活中或是職場上很多人都覺得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總是在與時間賽跑,我們都希望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完最多的工作。但數位化時代讓我們的時間被切割成無數個碎片。注意力也被無數個代辦事項所佔據,我們越來越追求廣度,而非深度。我們越來越傾向於迅速反應,而不是慎重思考。 但問題來了,我們忽略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們的身體,情感,思想和精神能量,被無情的透支和濫用,從而不能得到及時的恢復和補充,以至於影響了我們的效率,激情和創造力。所以我們更多的只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
-
慢性疲勞的關鍵是身體能量的內耗及拖延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經驗,一到假日,就賴床,不到中午不起床,美其名是補足平常上班日所欠下的睡眠債,但是怎麼睡上了十個小時,起來仍覺得疲累呢? 慢性疲勞不是過勞,而是沒有做好能量管理 當我們感到疲勞心累的時候,都會用睡覺,休息或是度假來解決,前兩天會員小瑜來訊,最近特別疲勞,明明每天都睡足了八個小時,可是白天還是會打瞌睡,沒精打采無法專心,感覺自己記憶力差,又會心悸,經常心煩氣躁,一到假日就放懶,整天宅在家裡,明明生活中沒有任何勞動與運動,也還是感覺肩膀僵硬,腰酸背痛的。 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春天,也...
-
【黃帝內經】中七情六慾的治療法與心理學能量分析療法
現在,你的情緒處於哪種能量狀態呢?是羞愧?驕傲?怨對?還是平和?喜怒哀樂,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情緒狀態,生而為人,貪、嗔、癡、慢、疑,總難免,但如果長期受到七情的喜、怒、憂、思、悲、恐、驚的情緒過激之下,對人體臟腑造成的傷害都是不可小覷的。對於情緒、情感導致的疾病,中醫比西醫早了好幾千年,中醫相當清楚,情緒消極鬱悶久了都會在身體引發器質性的病變,身體內的陰陽氣血不平衡,臟腑出問題,久了也會在情緒上出現抑鬱,易怒,悲傷及恐懼等的情緒。 利用中醫五行做最好的情緒療癒 而在最早中醫典籍【黃帝內經】中就有詳...
-
經常莫名的焦慮嗎?焦慮是你反應外界訊息 所留下的精神垃圾
你可能對還沒到來的事情過分擔心,也可能是習慣性焦慮,認為只有保持的危機意識,才能在獲得最後的成果時,不那麼突如其來,無法承受,而這樣的焦慮在中醫裡面,是一種脾腎兩虛的表現。脾主思慮,腎主恐,所以一部份是思慮過度,一部份來自己的恐懼,以致於不敢面對與拖延。 但也有心理學家認為,這還有很大一部份跟社會整體的心裡學息息相關,也就是大環境的氣氛,讓人感覺到風不定,人不靜,焦慮內生。 現在人的生活步調快,情緒也越來越焦慮,有時你真靜下心來問自己,到底在焦慮什麼?你可能也答不上來,搞不清楚自己焦慮什麼?而卻...
-
正能量與負能量
中醫是最講就「氣」的,論到個人,那個氣就是你的風水,就是你的運氣。以中醫理論來說,正能量就是一種「正氣」,負能量就是一種「邪氣」。 所以中醫裡面講究「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當你正氣十足時,邪氣上不了身,當心無邪念,壞的訊息不會入心。心與身是一體兩面。 所以【黃帝內經】詮釋一個人正氣來自於:"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虚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養生與健康的精髓,就在這二十四個字裡! 每個人的内心都是正能量和負能量的混合体 一個人,心念變了,德行就變了;德行變了,氣場就變了;氣場變了,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