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吃維他命養生的習慣嗎?維他命到底是抗氧化還是促氧化?
大約五十年前,美國FDA就核准維他命錠劑以健康食品的方式,非處方用的營養補充劑的方式在美國及其他地區販售,也從那時起,各種維他命錠劑已逐漸走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一般人的營養補充劑。加上維他命的理論不斷的教育大眾已深入人心。維他命的幾乎已經成了大家習以為常的營養補充劑。熬夜喝酒,沒問題,我有維他命;心情不好過餐不吃,沒關係,我有維他命。我們對維他命的信仰深信不疑,也是很多人出國一定會帶的送親友的伴手禮,廣告商也很懂得推波助瀾的宣傳著「送禮送健康」,所以很多人開始服用維他命,也從他人的餽贈開始。當收到維他命這種體積小又保健康的健康食品,都是一個萬用又不失禮的禮物。
維他命經過了十年、二十年的服用,問題才慢慢浮現
然而看似堅不可摧的營養補補劑,近年來卻頻頻傳出令人意外的事情,有報導指出長期服用抗氧化最佳的維他命E者,十年後罹癌率是一般沒有服用者的60倍,長期服用維他命C者,不但容易出現心血管疾病,還容易引發腎結石。
網上有篇「芬蘭政府耗資4300萬美金所做的一個實驗,是全世界最大的維他命實驗,用了29000人,高達5-8年之時間,找集了20000多人(吸煙的人),讓他們每天吃維他命A與維他命E,另一組(控制組)則沒吃。過了5年,8年,發現每天吃維他命A與維他命E的這些人得到癌症、死於癌症的比率高出18%。更重要的,他們發現有吃維他命E的這些人得到心臟病、死於心臟病的比率比控制組高出50%。我們一直以為維他命E具有抗氧化抗自由基的能力,足以防止我們的血管硬化。不是應該可以防止心臟病嗎?為何在此一個大規模的實驗,且是政府做的實驗,卻給我們一個完全相反的結果!
此時美國的衛生署(FDA)就出來做解釋,Dr Victor Herbert 說:「當一個維他命含在一個橘子裡時,我們稱它為一個抗氧化劑(antioxidant),可以防止心臟病,防止癌症,對我們的身體是有好處的,但是當此維他命C離開這個橘子以後,這個維他命C它就稱為促氧化劑( prooxidant),也就會製造上億以上的自由基,此會造成心臟病、癌症,對我們的身體是有害的。」
所以,維他命本身有兩種型態。要吃食物裡的維他命C,不吃藥丸的維他命C。橘子是天然的,維他命C是人造的。人造的比不上自然生成的原因是,例如:一個橘子裡面,除了我們熟知的維他命C,維他命B群等,鈣磷鐵硒等等,還含有很多的未知的營養素,高達一萬多種,但我們所知卻不到百分之一,我們連那些微量的營養素都搞不清楚,又哪來的智慧與權利來告訴社會大眾,其中最重要的營養素是哪一種維他命呢?我們還沒有這樣一個科學證據。
合成的不如提取的,天然提取的又不如直接從食物中攝取
既然有天然維他命C和合成的維他命C,那我比較關心我們是如何把這些維他命C從一個橘子裡拿出來的呢?我拿大家都熟知的咖啡做例子,過去曾經一度市場上出現了無因咖啡,就是因應很多人擔心咖啡因帶來的中樞神經刺激,造成的心跳加速、心悸、手顫抖、失眠的困擾,而開發出的去除咖啡因的「無因咖啡」。
而這類無因咖啡,就是用一種化學藥劑,把咖啡因代換出來。時至今日此化學藥品已被證明為致癌的化學藥品,所以美國的衛生局已禁用。所以並不是咖啡因有多不好,而是如何把它拿出來的問題。
今天美國的衛生局向國會提出一個專案,希望美國國會把維他命和礦物質的東西列為藥品,讓所有的人無法在市面上自由的購買到。因為經過了幾十年的實際服用後,他們發現維他命帶來很多的副作用,所以美國FDA現在印出很多的小冊子上面寫著:「美國每年有30000多個兒童在母親認為維他命沒有副作用而大量給小孩吃,結果導致中毒現象。」
姑且不論今天維他命的用量是依大人的量而定,對於小孩來說,是有過量的問題。事實上,當我們體內有過多的維他命C時,血液的鐵質會上升,很容易得到心臟病和癌症。同時被發現的還有過多的維他命E會造成關節炎。過多的維他命D會造成肝的受損。過多的維他命B12會造成中樞神經的傷害。
天然植物中尚待發現的植化素勝過已知的維他命
植物內含植物營養素(phytochemicals),存在於各種各類的蔬菜與水果,只是數量都不一樣而已。這些的植物營養素的一個共同點是:每一個植物營養素都能夠防止癌細胞的擴張。也就是說,對我們的免疫系統有一個很好的效果,而且比維他命的抗氧化的功能要強出好幾倍,是比較好的營養素。
並且隨著科學的進步,我們已經發現更重要的營養素了,它能夠提升免疫系統的營養素。甚至於在美國,很多的大學我們預計在10年以內,在我們的營養標籤上不是寫著說維他命含多少,可能會寫著說植物營養素(phytochemicals)含多少。例如,一個橘子裡含有176種的植物營養素。而仙人掌含有一萬多種的植物營養素。又如黃豆能夠防止癌細胞的擴張。因為其中含有一種叫做 genistein 的植物營養素,可以防止癌細胞擴散。
「一個天然的食物才是真正的營養。」不要相信那些瓶瓶罐罐所謂的營養品、補充藥物等,所謂「藥補不如食補」,從天然食物中攝取的營養,絕對比這些人造的化學藥品容易被身體吸收。
與其追求高單位的維他命不如抱樸守真
西方的維他命的研發,主要目的是要讓大家購買這些錠劑,簡單好量化,才能賺錢,一切講究快速,因此在美國的速食,快餐文化下,一方面是垃圾食物的高熱量沒營養,當然此類食物缺乏很多應該有的營養素,帶來的營養失衡需要靠維他命來補充。
實際上這些營養成分很高的維他命,不但對身體完全無助,反而會去餵食癌細胞、細菌、濾過性病毒,使病情更加嚴重,使美國人過胖、掉發、皮膚乾燥。例如以鈣片為例,從未有任何證據顯示鈣片可以幫助增強人體骨骼,反而是吃多鈣片會使骨骼更脆,更容易造成骨質疏鬆症,而且副作用是造成腎結石。而維他命C片更爛,婦女們服用它的目的是想皮膚美白,但是結果是多服維他命C片會支持乳癌細胞的成長,其他不勝枚舉。多食用天然食物、有機蔬果絕對是正確的,要美白多喝自然的橘子汁最好。均衡的營養還是要依靠選取的食物而定,不挑食才是最重要的均衡之道。
中國人花了五千年以上的時間來研究食療養生,在「黃帝內經」裡所說的「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很多日常的五穀蔬果營養豐富,早已是人們日用而不知的天然均衡的營養來源。現代人誤把科技當科學,一面倒的迷信維他命健康食品最可怕,我常說:「不怕中醫不科學,就怕西醫是偽科學」。
延伸閱讀:
跟李淳廉博士學 有醫理有文化的 中醫芳療(漢方芳療健康管理師國際證照課程)


One Comment
Ping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