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新冠疫苗風險是打疫苗好?還是靠 自然療法+運氣 躲過好呢?
最近疫苗開打後,因為疫苗注射間接造成猝死的案例頻傳,嚇得大家出現退打潮!
一位在奧地利的友人也來訊,說他們那邊主要打莫德納、BNT和輝瑞,每一款都也都有疫苗的致死的案例和注射後的身體副作用,所以他本來也堅持不打疫苗的,但是看到那些罹患新冠肺炎後存活下來的人的後遺症,都給嚇到了!
那些感染了新冠肺炎的PCR陽性患者,癒後都在做什麼?
原來我們在新聞中看到的那些已經康復出院的幾千人,才正要為新冠肺炎痊癒後的後遺症買單……
這兩個月的三級警戒,大家關注的都是每天的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以及疫苗都排到哪了,還沒有精神去關注到那些確診痊癒者,並追蹤痊癒者癒後的狀況如何?
經過了一年半新冠肺炎在全球延燒,還不斷在變種,緊追在後的有印度的Delta以及英國的 Alpha病毒都是新冠病毒的變種,當全球都在慢慢的解封的同時,台灣也正趕上了新冠肺炎的三級警戒末班車,去年歐美國家在新冠肺炎大蔓延至今也已經一年半了,那些我們在新聞中看到的PCR陽性的患者,以及確診後經過治療,痊癒出院的那些人,他們的癒後到底如何呢?是從此過上了免疫的美好生活了嗎?不、不、不,是新冠肺炎COVID-19的後遺症才正要出現….
一旦罹患新冠肺炎,後遺症多到嚇死你!
根據中國及歐美多家權威醫學報導都揭露:一旦罹患,那是一段艱辛的長途,而且後遺症將持續6個月或更久,不一而足,而感染程度愈高後遺症也愈明顯,包括:虛弱、憂鬱、疲憊、喘不過氣、記憶力變差,腦霧等。
目前許多國家的治癒患者都出現了很高比例的後遺症,根據發表在《刺胳針(The Lancet)》醫學專刊的中國研究發現,1,700名從新冠肺炎痊癒的人,有76%的人至少出現一種後遺症,並持續6個月之久。最常見的症狀包括疲倦、肌肉無力、睡眠障礙、焦慮和沮喪。
歐美各國也觀察到類似的現象。美國史坦頓島大學醫院副院長古特(Thomas Gut)指出,早期的症狀目前已大致清楚,但治療後的後遺症目前成因還不確定,也就是說新冠肺炎的病人一旦罹病就如同踏上一條未知的旅途, 因為該病毒可以說是一個結構非常大非常完整,光蛋白就有30個以上的蛋白,我們可以在顯微鏡下看病毒的結構緊密,不但像個皇冠還像個多角的聖誕裝飾燈,面對這樣一個人類史無前例的病毒株,一切的發生與結果都充滿的未知,包括新冠肺炎的後遺症與併發症,且不是一兩天、幾個月就能結束。
新冠肺炎病毒是一個結構完整,罕見三十多種蛋白組成,非天然的病毒
另一篇刊登在《美國胸科學會年鑑(Annals of the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的研究也發現,即使是輕症,痊癒後也可能有後遺症。愛爾蘭都柏林的聖詹姆斯醫院(St. James’s Hospital)發現,60%的輕症病人在家自主管理、痊癒後,仍無法回到健康狀態,反之持續為虛弱、失眠、憂鬱、喘不過氣和腦霧(記憶力、專注力變差)所苦。
後遺症第一多的是虛弱,第二則是腦霧,美國麥高文醫學院( McGovern Medical School at UTHealth)感染科教授歐斯卓斯基( Luis Ostrosky)也指出,「原則上感染程度愈嚴重,後續的症狀會持續愈久,但在部分輕症病人身上也看到了這個現象。」
主要研究者陶森醫師(Liam Townsend)發現,這些痊癒後的病人指出,以往走跑步機都不會覺得喘,但罹病、痊癒後,走跑步機卻喘不過氣,而這群人當中,只有不到1成的人肺部X光有問題,「這可能暗示了,喘不過氣可能不是肺功能受損,而是心肌或心血管產生問題,但成因為何還不清楚。」
新冠肺炎帶來的不只是生命的威脅,還有後遺症的困擾
陶森也直言,如何擺脫揮之不去的後遺症,可能是未來全球醫療網都要面對的課題,也就是說醫療院所不僅要治療新冠肺炎,還必須準備應付病人痊癒後接踵而至的各種健康問題,這可能會再次拖垮整個醫療系統。
簡單的說,新冠病毒,不只在你確診時在你體內大量複製侵犯肺部,在已經痊癒時仍然會有明顯的侵犯腦神經的後遺症,這點值得大家警惕,特別是目前緊追在後的變種病毒,已經在歐美開始延燒的印度變種的Delta病毒株來勢洶洶
疫苗打不打?兩害相權取其輕
疫苗打不打?不是你運氣好不好能不能躲過病毒的問題,也不是你是否有其他的自然療法可以預防的問題,而是它是一種RNA病毒容易變種,有打最少可以降低感染後的致死風險,對於新冠病毒的傳染致死率與疫苗的致死風險,我們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勇敢的捲起袖子,接受一針,共赴疫難!
敵人尚未消滅防疫仍要繼續!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