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殺死你的不是疾病而是情緒,不管理情緒,所有的養生都是徒勞
Nature journal曾公佈一組試驗,研究員透過製造噪音,改變溫度等感官的壓迫刺激小白鼠的情緒,結果許多小白鼠都呈現情緒燥動不安,之後發現這些情緒過激的小白鼠發生DNA序列的重組的機率大增,這些重組後的DNA則顯著的增加心血管疾病,甲狀腺癌等疾病的發生率。從這個實驗中,我們可以看出,情緒和疾病是息息相關的。 基因學專家也曾提出”情緒能夠改變一個人的基因,甚至影響往後餘生及子孫後代的健康狀況”。在疫情反復的當下,每個人都在為生活苦苦求索,而相比身體上的苦,情緒上的痛則...
-
春天養肝,先把肝毒排乾淨
春天在五行中屬木,對應到五臟是肝,都有生發生長的特質,中醫認為「肝主疏泄,肝喜條達而惡抑鬱」,肝主疏泄,指的是肝具有喜歡通達開朗,而不喜歡被壓抑,包括了抑鬱或悶悶不樂都會傷害到肝。因此春天應保持心情 愉快,情緒不要壓抑,並且此時,人體肝氣新陳代謝最旺盛,此時也是最好,幫助肝臟排毒的好時機。 怎麼養肝最有效? 一位朋友他在line上留言問到:「我老公的肝不太好,雖然還沒有出現肝硬化的問題,但是已經有了一些類似的傾向,都說春季是養肝的最佳季節,那麼如何在春天更好更有效的養肝呢?」 養肝的方法,可以說...
-
人生最難的修行是與自己和解,接納平凡的自己
之前朋友介紹了一部長達四個小時的電影「大象席地而坐」讓我看,說我一定可以看出裡面的想要表達的態度,以及人性中那種無路可退的困境。我坦白說,我看完整部灰黑底色的電影,只覺得特別壓抑,看完我有很深沈的沮喪感。感覺好像我曾聽過的一種「踢貓效應」就如同:爸爸在公司裡被老闆責罵,因此回家後罵小孩,小孩不開心,於是去踢了貓。 踢貓效應也稱為踢狗效應(Kick the cat,kick the dog)是一種隐喻,描述在組織或是家庭中位階較高的人,可能會藉由責罰位階較低的人來轉移其挫折或不滿,而位階較低的人也...
-
遠離生活中那些負能量的人
你身邊也有這樣的人嗎?本來是很要好親戚或朋友,可因為彼此都太熟悉了,一見面就是叨唸著生活上的不順心,把那些不吐不快的煩心事一股腦兒的找你訴苦。剛開始你為了展現你的同理心與同仇敵愾,不但跟著幫腔,還甚至出錢出力,確實讓對方把你當好閨蜜、好哥們,然而,之後只會越演越烈,幾乎成了他們的情緒垃圾桶。前兩天一位會員小許在臉書上給我留言,說「想要遠離那個愛抱怨又懶惰的岳父,和一個成天碎碎念的岳母,想帶著太太搬出去住。當初為了順從太太的孝心,可是,他現在真的覺得累了,不想再困在負能量的生活中了」。 別成為他人...
-
從中醫的七情,看焦慮、生悶氣如何一步步的毀了你!
人有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是人的精神意識對外界事物的反應,而這樣的情緒反應就相當於人的面具,能夠反映出內心的真實寫照,也能反映你五臟肝、心、脾、肺、腎的健康。一個人長期憂思過度會傷脾;情緒易怒會傷肝,對健康和壽命來說,可能是重重的一擊,也可能成為“壓垮”身體的最後一根稻草。你可知道你身體的病都是情緒養出來的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90%以上的疾病都和情緒有關。 90%的疾病來自於情緒 日前會員福哥,因為經常性的肩膀僵硬、酸痛,下背痛,苦不堪言,酸痛時,還會用拳頭不斷的敲擊患部。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