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芳療應用全書 】中西結合的起心動念
每一個無心插柳的背後,都是一股頑強的信念 自序—李淳廉 深根在芳療領域已經二十多年了,從懵懂到推展真實芳療,這個心願從來沒有改變過,這樣使命感促使著我不斷的探究精油的奧秘,一個從護理出身、從中醫治療的角度,去看這些來自於天然植物的精華,它們在我手上真的不只是香而已,它影響的不只是感官的喜好,更多的是細胞的相容性。 我們從植物的栽種、萃取方式、土壤還原、到如何生產出無毒、無農藥殘留、無重金屬、無塑化劑的精良的精油,團隊中加入了林業試驗所的博士群們,每一步走來都是多少農人的汗水,多少研究人員的心血,...
-
中醫如何看腫瘤的生成與治療
腫瘤在西醫來說就是一種細胞的異常增生,它可能在任何器官或部位發生;因為這個異常增生的細胞(腫瘤tumor)的生長和分裂速度比一般細胞快得多,且會不斷增生,最後影響到人體功能。當然這其中還有良性與惡性之分,變化快速的是轉為惡性機率大,只是細胞的突起物,固定不變的這種是良性,大多在一個人細胞老化的時候也容易出現,如皮膚上的脂肪瘤。 而腫瘤在中醫看來他是一種瘀滯,中醫認為,腫瘤就是寒凝重症。腫瘤是如何形成的?它的發展有4步:陽虛→陰盛→寒凝→腫瘤。具體來說,是因為人體長期陽氣不足,陰寒內盛導致機體處於...
-
中醫裡常說的忌口是什麼?哪些人哪些食物要忌口?
吃中藥的時候不可以吃蘿蔔,吃中藥的時候不可以吃冰,中藥不可以和西藥一起吃,也說容易過敏的人不可以吃發物,我相信這些口耳相傳的忌口你一定不陌生,「忌口」是中醫一大特色,很多患者在拿到醫生的藥方後也都會詢問是否需要忌口。然而醫生因為醫療習慣和認知的不同,對患者的回答也不盡相同,有特別重視忌口的,交待的很嚴謹,把吃中藥變成了一種慎重的儀式,也有的輕描淡寫覺得飲食一切正常,把中藥當成飲食調理的一部份,只要不過於辛辣厚味即可。這時很多人就矛盾了,那到底要不要忌口呢?其實中醫所說的“忌口”指的是禁口、食忌、...
-
從扶正祛邪的原理看中醫如何治療腫瘤
之前一位朋友父親被診斷罹患了大腸癌第四期,正在跟醫生討論日後的療程時,全家人你一言我一語,意見紛歧,他打了電話問我:家人有人主張依據西醫的化療程療程安排,也有人覺得化療太難熬了,主張看中醫,正當陷入了兩難時問我意見如何? 我考慮到他父親五十多歲,體力各方面還算年輕,既然已經第四期了,怕中醫扶正祛邪的速度趕不上癌細胞擴散的速度,所以建議先以化療用快速通殺的方式,然後在療程空檔搭配中醫的扶正祛邪,請他去找些中醫腫瘤專科門診,確實去把脈,依據他父親的狀況給予適當的調整,千萬不要拿別人的藥單來抓藥。 腫...
-
真正的成熟不是戒掉情緒,而是讓情緒發生能量轉化
年輕的時候,我們連多愁善感都要渲染的驚天動地,長大後卻學會,越痛,越不動聲色,越苦,越保持沉默,彷彿成熟不過是善於隱藏,成長就是將你的哭聲調成靜音模式。 我們經常聽到有這樣的一句話,真正成熟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緒。大家都開始以此來要求自己。被朋友誤會了,默默咽下委屈,被上司刁難了,只能沉默不語,仿佛只有戒掉情緒,才算一個合格的成年人。因此有人說,光是扮演一個情緒穩定的成年人,就已經花光了所有力氣。 情緒沒有好壞之分,情緒其實就是一種能量信號 然而情緒是人與生俱來的天性之一,沒有好壞之分,情緒它其實就...
-
性格真的無法超越嗎?那些性格測試是真的嗎?
我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命之所以可以被算出來,就是因為你的性格不會變”,真的是這樣嗎?現在坊間所推出性格測試,可謂五花八門,包括九型人格測試,十六型人格測試,色彩人格測試,DISC個性測試,溫斯洛性格測試等等。你可能時不時還會聽到周圍人在說ESTI型,INTP型,外交家型、守護者型等等琳瑯滿目。 而性格類型是真實存在的嗎?一個人能不能主動地改變或塑造自己的性格呢?一本由美國組織心理學博士本傑明哈迪Benjamin Hardy所著的「性格修正」一...
-
壯志未酬是人生最大的不甘,人生下半場拼的是健康
有段經典的話,流傳甚廣,你一定也聽過:「健康是1,家庭、地位都是0,後面的0越多就越富有,反之,沒有了1,一切皆零。」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能揮發個人潛能,將所有智慧和能力運用到極致。健康是靈魂的支柱和根基,擁有健康,不代表擁有一切,但失去健康就輸掉了全世界。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與司馬懿 這讓我想起在群雄爭霸的三國時代,一位曠世奇才,他身長八尺,玉樹臨風,壯年時,他安定南中,北伐曹魏。在和強大敵軍交戰中,他用兵如神,戰績顯赫的諸葛亮,只因為健康每況愈下,最後病死在五丈原,他壯志...
-
別被廢物式養老綁架
“媽!洗碗了!”,”媽這邊還有垃圾要倒”。你能想像,這是一個女兒在吃完晚飯後對自己80歲母親說的話嗎?“世上怎麼有這樣不孝的女兒!”事實並非如此,洗碗是女兒每天給母親“特地安排”的。朋友轉身對我這樣解釋道:“母親即使老了,但在她眼裡,女兒永遠需要她的幫忙。讓她洗洗碗,倒倒垃圾,她就會感到被需要,一整天就會過得充實。”深以為然。 很多人都知道要孝敬老人,但容易矯枉過正,子女把老年父母當成沒有自理能力,需要子女人包辦一切的“廢物”,以為只要給老人吃好喝好,滿足生活物質和安全的...
-
驚人的“二八定律”,人和人的差距是如何一步步拉開的
世界上有80%的財富,都掌握在20%的人手中,這就是我們常說的「80/20法則」「二八法則」,這是一位義大利的經濟學家巴萊多發現的,因此又被稱為「巴萊多定律」Pareto Principle。在他看來,世間萬物,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大約占其中的20%,而其餘80%都是次要的。我們的人生也是如此,是接受80%的平庸,還是爭取20%的成功,其實早就寫在了我們的行為模式裡了。 心態決定了你是20%的成功者,還是80%的芸芸眾生 三個石匠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三個石匠在雕塑石像,有個人問你們在...
-
婚姻要能長久,一定要認清這三點
婚姻自古以來就不是以愛情為終始的,一夫一妻的觀念出現在人類史上也不過才近一二百年的事情,所以就人類學的觀念來看,想要維持愛情中的專一性,不是一紙合約的綁定,也不是願不願意去執行的問題,而是”反人性”。一輩子只愛一個人,本來就是不現實的。也沒有男人會一輩子只愛一個女人,保持婚姻長久的,本來就不是愛情,愛情或許是起點,但絕不可能是終點,真正維繫兩個人一輩子的等價關係,說穿了,就是兩個人的”價值交換”。 要走入婚姻,女人們你必須先認清以下三點: 第一,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