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油的天地之氣與性味歸經(下)
繼上一期跟大家談到了關於精油的氣與味,有「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人被天地所養育。這些論述是包括了人在大自然界,同時受到天地四季之氣所影響,其中還包括環境與飲食中的植物,動物、食物,藥材的性與味。
內容目錄
中醫裡面所謂的歸經,或入什麼經,到底是怎麼來的?
接下來要跟大家來談談歸經。歸經的說法,中國文化中行之已久,對藥材,食物都記載著,它入什麼經,而這個歸經不是單單以顏色的青、赤、黃、白、黑來分類,那麼簡單,真正要論歸經還是要看其本身的性味與作用。
食物要有來自天地之氣所生長的動、植物;而用來提取香味的芳香植物的精油,因為是來自於植物細胞的油囊腺中揮發性的植物精質,與茶葉的烘焙講究全形,不太一樣,它更講究生長的氣候,土壤,栽種的時間,蒸餾的部位,萃取方式。將這些天地之氣的條件綜合成精油細胞生長的一部分,而選擇在植物枝繁葉茂時,也就是其體內合成香味分子的最佳時機,留下最完整的植物精油精華的香氣。所以有取其全及取其偏的差異,取其全的適合用在調節整體的免疫力與養神,取其偏的,更適合用來調整陰陽,也更具有治療或是調理陰陽氣血的作用。所以精油不只是身養,還包括神養的部分。
相信大家都看過中國五行木火土金水的圖,五行除了有五種顏色的表述外,其實也代表著方向與季節。
東方屬木,顏色是綠色,代表春天萬物生發之機;
南方屬火,顏色是紅色,也代表著夏天枝繁葉茂欣欣向榮;
中央屬土,代表著黃色,也代表長夏,代表的時間是指從大暑、立秋、處暑到白露4個節氣,
西方屬金,顏色為白色,有收斂肅殺之象,代表著秋天的收穫及收斂消瑟之象;
北方屬水,顏色黑色,代表冬天,有冰封覆蓋,萬物閉藏之象。
精油的顏色與五行
芳香植物雖有顏色差異,但精油大多屬於透明或透明偏黃,只有幾個比較特色的顏色如:沒藥赭色,洋甘菊墨綠色,佛手柑、天竺葵為透明偏黃綠色,但大多的精油還是以透明到透明微黃為主,因為除了蒸餾出來的透明色外,還會因為萃取技術的不同而改變他的性狀與顏色,例如:沉香在經過超臨界萃取出來的皆是深褐色黏稠膠狀物,乳香,沒藥需要先經過溶劑提取才能蒸餾,所以精油用顏色及性狀來定義精油的五行屬性基本上是沒有意義的。
精油的香氣與走向
上期講過,精油寒、熱屬性的依據,是通過我們的氣、味來判斷。香氣和味道也是判斷事物方向與特性最重要的依據。香氣越強烈的越往上走,越升散;香氣越溫和的越往下走,收降功能強,就有更好的安神定志的作用。
上一期我們說過決定事物向上升的是它的香氣,而決定決定事物向下收降的是它的味道。香氣向上揮發的走陽,走氣,味道和緩的揮發性弱的向下走陰,更能調節血液物質。當我們把氣和味一起合參,就能得到寒熱性質的結論。
對於氣、味以強弱,我們以厚薄來分。氣與味在臟腑的升與降,就遊走在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腎)。
氣厚味薄的入心、肺;氣味均等的入脾、胃;氣弱味重的入肝、腎。如此就可以理解,為何萃取自葉子的如茶樹、尤加利入肺經;清新花香的茉莉,香蜂草入心經;氣與味同重的廣藿香、肉桂入脾胃經;氣薄味厚的檀香入腎經,玫瑰入肝經。
精油的味道與中醫裡面的五種情志
現代人情緒焦躁,煩悶,易怒,亢奮,野心勃勃,欲望強,失眠就是情緒的升有餘而降不足,這時,入腎經的檀香,以及入肝經的玫瑰就很適合用來調節情緒的過亢的心火上炎。
而抑鬱,低潮,倦怠,懶言,就是降有餘而升不足,這時薄荷,迷迭香或搭配上甜橙就很適合宣散情緒的低落與濕重。另外,從事物本質來說,收降性最強的屬於種子,中醫裡有一句話叫「諸子皆降」。所有的種子的性質都是向下收降。所以我們看我們潤腸通便的藥,止咳平喘藥,絕大部分是種子。而精油應用當中經常以甜杏仁油、葡萄籽油作為接觸皮膚最好的基底油,兩者都是種子,搭配精油應用更能協助收斂與降濁,故有更好的舒壓安神,做到最佳的神養效果。
精油因為萃取來自植物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其香氣走竄五臟,為各種神養之鑰。
在中醫裡面五臟指的是肝、心、脾、肺、腎,對應著五行,木、火、土、金、水,這五個臟腑也有五臟神之說,也就是說心、肝、脾、肺、腎裡面都藏著五種情志分別是,神、魂、意、魄、志。
《素問·宣明五氣篇》:“五臟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對應五行應該是先有了肝魂,才有心神,有了心神,才有了脾意,然後有肺魄與腎志。
心藏神,心裡面藏著的是元神,又稱心神,它主宰人的意識思維活動及情緒變化。包括了意識、思維、性格、心理、情緒等等。故精油靠著氣味調節意識與心神者入心經,有安心神,心神內守之氣。
肝藏魂,肝者魂之居也,什麼是「魂」?魂代表人的陽氣、智慧、理性、生長力及生命力。「肝為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肝是抵抗毒素及疾病侵犯人體的總司令,肝會設法把任何對人體有害的外來物質,代謝出去,以免它傷害並他臟腑,《內經》說:「肝藏血,心行之,人動則血運於諸經,人靜則血歸於肝藏,肝主血海故也」。
脾藏意,意,就是指人的精神中可以變動的部分。脾統血,意念都會與血液循環有關,「脾為倉廩之官」有運化水穀之功能。脾屬於土,一切生物都依靠土地上生長出來的東西來養活,人依靠脾胃消化食物,運送全身,所以血液循環不暢,身體有濕有瘀都與脾相關。
肺藏魄,什麼是「魄」?「魄」是人陰氣的凝聚,是組織及協調人體各器官生理活動的能量。「肺主治節」指的是肺能協助心臟調節氣血循環,氣血通暢則百脈充盈。所謂「肺朝百脈」,是指全身血液都會聚於肺,肺負責分配人體氣血給各臟腑使用。人體五臟中,肺是唯一可以由人的思想控制的臟,你呼吸的步伐會影響其他器官的活動步伐。「魂」管理思維,「魄」管理活動。
腎藏志,《靈樞·本神》提出「腎藏精,精舍志」,說明腎精生髓,上充於腦,髓海滿盈,則精力充沛,志的思維意識活動也就正常。 若髓海不足,志無所藏,則精神疲憊,頭暈健忘,志向難以堅持。 年輕人腎精充足,多心懷大志,年老體弱腎精漸衰,則往往意志消沉。

精油的氣味與歸經
綜上所述,氣弱味強的精油就具有降心肝火,較常用於助眠與養神的功效,氣強味弱就有提神宣發,較常用於頭痛及呼吸道感染。所以安古薰衣草、玫瑰(肝),廣藿香(脾胃),茉莉(心),檀香、沉香(腎)。
今天的「中醫芳療」精油的天地之氣與性味歸經(下),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邊,這兩期知識點比較多,對某些還沒有中醫概念的人可能會覺得有點深奧,也歡迎對於中醫芳療有興趣的朋友來IIME國際香草精油經絡學會參加我們為您準備的國際雙證照課程,許你一個不一樣的未來。
延伸閱讀:
跟著李淳廉博士一起學中醫芳療(漢方芳療健康管理師國際證照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