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也有分寒熱?胃不好的人怎麼養胃怎麼吃?
胃不好的人大多通常對食物也都特別敏感,胃就像一部每天不停工作的機器,食物在消化的過程中會對黏膜造成機械性的損傷,小蓉日前來做VIP檢測,因為人在海外,我們透過視訊,她因為長年胃不舒服,也做過各種胃鏡及抽血檢查,才檢查出對麩質過敏,解釋了她多年來治不好的胃痛,脹氣,噁酸水,以及三不五時的腹痛、腹瀉問題,當我從影象上看到她,四十出頭的年紀整個人顯的消瘦面色偏黃,兩頰也有些下垂,大概因為長年的胃不舒服,又對麩質過敏,他對食物非常的挑剔,幾乎麵粉類的食物都不敢再碰了,日前她因為聽人說他脾胃有濕氣就猛去吃紅豆薏仁湯,四神湯,結果吃不到幾天又開始脹氣胃痛到食慾更差了。在VIP視訊檢測時,光看她的問題,一定會感覺疑難雜症還特別多,該用什麼方式調理?
內容目錄
胃痛,胃不好的人,為什麼這麼難搞?
看了她的整個與胃腸的奮鬥經驗,覺得挺為她的胃感到委屈,其實,胃作為一個腐熟食物的受盛器官,每時每刻都在不停的接納食物。我們普通人口裡的“胃不好”,其實大多指的就是一些飲食相關的問題,可能不見得有什麼明顯的疼痛,但食欲不好、吃飯後胃脹噯氣、噯腐吞酸、大便稀溏等問題反復出現,而且還和飲食有明顯的相關性。
由此可見,我們通常說到的胃不好,其實是一個很籠統的概念。從傳統養生的角度看,我們至少得先區分其寒熱,也就是胃寒、胃熱兩個方面。
中醫如何判斷你是胃寒還是胃熱?
俗話說“十胃九寒”,在中醫眼裡,胃不好的問題,以胃寒多見,這是一個客觀存在的現象,但胃熱同樣也是存在的。而寒和熱顯然就決定了調理的不同。所以,我們有必要先瞭解如何去區分胃寒和胃熱:
胃寒和胃熱的原因不同
胃寒:大多和飲食習慣有關,如飲食不節制,過食生冷等等。有的人喜歡冷熱食物一起吃,吃飯不定時也沒有規律,長期饑一頓飽一頓的,這些習慣存在的時間久了,一般會導致胃寒。
胃熱:多是重口味,多有偏愛辛辣厚味食物的生活習慣,比如愛吃火鍋、辣椒等等,乃至胃中鬱熱;也有的是外界的瀉熱犯胃,或者情志鬱結化火種種。總之就是表現為一些口乾口渴、喝冷飲則舒、口氣明顯甚至口臭,牙齦腫痛等問題。
胃寒和胃熱的表現不同:
胃寒:胃寒多由外來寒邪直接侵犯胃腑,或過食生冷,寒邪停聚胃腑而發病。
胃寒可以分為虛實兩種
1、胃寒實證:大多突然出現,因為腹部受寒或過量進食生果、冷飲導致,表現出胃脘緊縮樣疼痛,同時伴有一些畏寒怕冷、得溫則舒之類的表現。
2、胃寒虛證:大多是長期存在的問題,俗話說的“老寒胃”就是這個類型。一般表現有口泛清水或酸水,四肢不溫,口淡不渴,小便清,大便稀溏,胃脘綿綿隱痛,遇寒加劇得溫痛減。
胃熱:多因過食辛辣,油炸煎炒食物,或因心情抑鬱,鬱而化火等導致胃熱。
胃熱也可以分為虛實兩種,
1、胃實熱證:大多有胃部灼痛,伴有口臭或牙齦腫痛,口舌生瘡,大便乾結,心煩失眠,舌紅苔黃,脈滑數。
2、胃虛火證:一般有反復出現的胃部不適,同時伴有口幹口苦,口腔潰瘍,勞累或熬夜後加重,口臭,大便乾,口乾不想喝水,舌淡胖大稍嫩紅,脈細數等。
胃寒與胃熱的飲食禁忌
胃寒:胃寒的調理,當然就應該遵循“寒者熱之”的原則。我們可以從如下兩個方面來做好:
1、忌口性味寒涼的食物,也包括生冷瓜果。如生魚片,綠豆、柿餅、生番茄、梨、生菜瓜、生蘿蔔、生藕、蟹等。
2、多吃暖胃的食物,比如牛羊肉、豬肉、紅棗、核桃、紅糖、茴香、紅茶等。
比較常用的方法就是喝點養胃茶,如猴頭菇、丁香、沙棘、山楂之類,健胃消食,散寒暖胃。
猴頭菇:傳統的滋補養胃食物,能促進胃黏膜的癒合,提高胃動力;
沙棘:傳統的滋補食物,能提高機體抵抗力;
丁香:性味辛溫,能溫胃散寒,促進胃氣順降;
山楂:是傳統的健胃消食水果,幫助消化,減輕胃的消化負擔,還能活血祛瘀。
上述幾味有機搭配做成茶包,每天喝一杯,驅散胃中寒氣,暖胃養胃,促進食物消化吸收:
胃熱:雖然中醫說“熱者寒之”,但胃熱的調理,切忌苦寒直接折衝,最好是以清涼之品“清”散胃中熱邪:
1、盡可能忌口辛辣食物,一些刺激性大食物也要少吃,辣椒花椒、茴香豆蔻等等。
2、日常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好,可以適當多吃點如綠豆、蘿蔔、冬瓜、山藥、蓮子、苦瓜這些清胃但又不至於苦寒傷胃的食物。
胃寒胃熱三分治七分養
無論是胃寒還是胃熱,對胃來說都是三分治、七分養的原則。即使一時間無法區分胃寒還是胃熱,但飲食習慣的調整,清淡飲食、規律飲食,再搭配以下的按摩:
養胃只需要按摩以下兩個穴位,該怎麼做?我給她的建議就是按摩溫灸「中脘穴」和「天樞穴」。
中脘穴:位在任脈上,是胃的募穴。中脘穴也是人體八會穴之一的腑會穴,可以調節五臟六腑之中六腑的功能,尤其是以調節胃的消化和功能爲主的一個穴位。
中脘穴位在,肚臍上四寸,它其實是在肚臍和胸骨柄結合部連線的1/2處。溫灸中脘穴的時候,胃的功能增強了,那麼他自然對於食物的消化能力就上去了。
用溫灸的方式對於胃寒胃熱者,適合在兩餐之間或是餐前來按摩,對於胃寒有預熱的作用,對於胃熱者可以用飯前犯後半小時按摩,可以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幫助消化。
天樞穴:位在腹部肚臍左右,旁開2寸,大約3橫指的位置,按壓會有痠脹感處。經常用拇指按揉天樞穴,可以增強腸胃動力,幫助腸道蠕動,可同時搞定胃脹和腹瀉的問題。
正當在胃脹氣與胃痛的時候不宜穴道按壓,也可以使用暖暖石+暖腹神氣按摩油來按摩該區域。通常這種胃痛可以遇熱後緩解,常適合用中脘穴來進行艾灸的。
胃不好的人怎麼吃最養胃?
俗話說得好“人是鐵飯是鋼”,作為食物消化吸收的“門戶”,胃的好壞直接關係著人的身體健康。所以,胃不好的人平常該怎麼吃最養胃?吃什麼最養胃,成了現代人越來越重視的一個問題。然而,胃每時每刻都在接受入口的食物,保持有節制的飲食是治療胃病的關鍵。
- 少吃脹氣的豆類
- 少吃過於油膩,甜食和辛辣的食物
- 急性期多吃粥。
- 對麩質過敏的人不要吃小麥製品,如:麵條,麵包,餅,多以米製品,冬粉等,當主時代替小麥。
胃要安,先調肝,養胃就要養情緒
腸胃就是我們人體的第二腦,腸胃的表現跟情緒息息相關,你所有的情緒,情志,不只表現在心上,也表現在腸胃系統裡,生氣、緊張、壓力常是消化不良的主因。在中醫裡面,情緒,情緒所導致的胃痛,它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肝氣犯胃。雖然功能性消化不良相當普遍,但也別把所有的消化不良都當成是吃多喝多的必然後遺症,有很多的消化不良,其實背後的真實主因都是因緊張壓力、氣憤、邊吃飯邊處理公務,邊打電話邊叫囂引起的喔……,這些短期內你可能只覺得自己胃不舒服,長期累積下來可是會造成消化道器官的實質病變的,所以吃飯前千萬別把氣帶到餐桌上,保持心平氣和也是一種很好的養胃。
延伸閱讀:


One Comment
Ping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