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淳心淳意

「水土不服」真的都是環境引起的嗎?還是個別體質問題呢?

大家好,我是李淳廉,歡迎來到「淳萃新觀點」。「水土不服」是我們常聽到的一個詞,在旅途中遇到了水土不服,這可是個惱人的問題,我們經常聽到一些坊間民間流傳,往往都帶有些傳統迷信色彩,什麼帶一把家鄉的泥土在身上啦,要不就是到了陌生地區,第一道菜先吃當地的水磨制的豆腐…..,這就讓我想到如果你到西方國家去,你要找豆腐可能都難如登天了。

上週會員V問到『孩子長期在大陸與美國求學工作, 每次回到台灣(不論春夏秋冬什麼季節) 就會開始不舒服,鼻子過敏,不停的蹭衛生紙,蹭到皮膚都破了;眼睛也會開始紅腫到像兔子一樣,所以每次小孩回來前 ,他會將家中大掃除、去塵蟎、開除濕、點精油、看醫生…. 方法都做足了,全都無法改善,但這些症狀只要離開台灣就自然消失。她想問我,這單純只是潮濕氣候引發過敏? 還是存在其他體內的問題?

tofu-made-from-soybeans-food-nutrition-concept_tofu_1000800 「水土不服」真的都是環境引起的嗎?還是個別體質問題呢?

為何會有水土不服呢?水土不服這個說法科學嗎?

我們最常聽到的「水土不服」,發生的情況也不在少數,這是由於每個地區的水、土、糧食、空氣、溫度、濕度都不一樣,當一個人從長期生活的環境換到另一個環境,由於氣候、地理條件發生變化,作息、飲食習慣也可能出現改變,這就造成了腸道菌群菌叢失調、免疫力降低,若此時接觸到有害病菌、病毒、寄生蟲,污染的食物或水,就容易發生腹瀉、腹痛等胃腸功能障礙的問題。

現代醫學中用微觀的角度看待細胞,血液,病毒,分析起來每個人都一樣,但是外在環境確實會有很大的程度影響體內的環境,就好像人各有差異,這也是中醫裡面總強調人與自然的關係,我們常說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人在天地之間,受大自然氣候與地理條件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很多實際上發生的案例,例如印度恆河,我想有去過印度的人,一定看過那條上面擠滿了靠著河水為生的人們,一條汙穢混濁的河流,承載著印度上千年的歷史,是他們的母親河。印度人從初生嬰兒受洗,一直到人死往生也要在河上架上木材焚燒屍體,然後骨灰直接灑入河中,甚至有些屍體還沒燒盡,也就直接推入河底,還有生活上飲食、沐浴、排泄物都在這個河裡進行,甚至恆河的水,還會經自來水稍微處理後送到家家戶戶的水龍頭裡,流出來的都是恆河的水,許多外地人到印度光看到都想吐了,更何況還拿來喝,就有不少人,一到印度,光在飯店裡蓮蓬頭流到身上的洗澡水,都讓身體起疹發癢,更不要說腹瀉腹痛等的腸胃不適,而就是那樣的水,把印度人都搞免疫了,連印度人都說病毒再毒都毒不過恆河了。

印度的例子就充分說明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從小出生在印度的人早就已經產生了一套與恆河的細菌生態共生的免疫系統了。所以實際上,水土不服的實質就是菌群失調,免疫機能的下降,根據統計有八成的水土不服是由腸致病性細菌引起的腹瀉,所以換了環境就引發過敏反應。這種情況也要從脾胃下手,為了避免水土不服,以及會員V問到的換了環境就過敏的問題,我為您盤點了七個中醫養生食療生活法,可以有效預防水土不服。

預防出國旅遊時出現水土不服的七個養生方

養生方一:睡前喝蜂蜜水

中醫認為,水土不服的發生與脾胃虛弱有密切關係,蜂蜜不僅可以健脾和胃,還有鎮靜、安神的作用,而且一般旅遊在外飯店早餐用來抹土司的都會提供蜂蜜,大家也容易取得,因為蜂蜜中所含的葡萄糖、維生素以及磷、鈣等物質能夠調節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從而促進睡眠。

養生方二:多喝優酪乳

優酪乳中的乳酸菌有助於保持腸道菌叢的平衡,能緩解因胃腸菌叢紊亂而誘發的腹痛、腹瀉等不適。必要時可以用暖腹神氣按摩油+暖暖石,來暖胃安撫噁心嘔吐或腹瀉。

chrysanthemum-tea-white-teacup-white-hot-pot-white-background1000 「水土不服」真的都是環境引起的嗎?還是個別體質問題呢?

養生方三:多喝茶

茶葉有提神利尿的作用,能加速血液循環,有利於致敏物質排出體外,減少蕁麻疹的發生。

養生方四:保持原有的生活習慣

不論是出差旅遊,還是走親訪友,都可能打亂平日的作息,而使身體免疫功能的下降,因此,應儘量保持原有的生活習慣,在食物的選擇上,也應儘量選擇與原來口味相近的食物,少食辛辣或生冷。

top-close-up-view-vegetables-hot-peppers-garlic-tomatoes-with-pedicels-herbs-spices-citrus-fruits1000800 「水土不服」真的都是環境引起的嗎?還是個別體質問題呢?

養生方五:品嘗當地美食要適量

除了環境改變引起腸胃不適外,飲食不節制、不衛生也是導致腸胃不適的原因之一。到了一個新的環境,對當地的一些風味特產要慢慢食用,不能一次吃得太多。所以如果你有個敏感的腸胃,或是本身有過敏體質,建議在異地旅遊或居住的時候,先吃點當地易於消化的食物,一方面對胃腸的刺激小,另一方面能夠使腸胃慢慢適應當地的飲食。像豆腐這類的食物,粥類刺激性小、易消化、老少皆宜,是克服水土不服理想的飲食。此外,湯類等流質和半流質是易於消化的食物,對胃腸刺激小,也應多吃。

養生方六:睡得好可防水土不服

既然水土不服是菌群失調引起的,那麼增強抵抗力就非常重要了,出行到外地要保證睡眠。旅遊者由於旅行疲勞、飲食習慣的改變、精神緊張、氣候時差的變化而使身體抗病力低,容易水土不服。因此足夠睡眠能降低水土不服的發生率。這時候小海螺帶著走,上面滴上B被動安眠,放在床旁桌上一來可以營造一個自己熟悉的臥室與氣味,二來可以有效的助眠,都可以減少旅居外地因認床而一夜難眠的問題。

f7c88-20210729111520_13 「水土不服」真的都是環境引起的嗎?還是個別體質問題呢?

養生方七:嚴重水土不服要就醫

一般的水土不服,大約持續1~5天都會不藥而癒,不必太擔心。但如果出現嚴重的腸痙攣而腹絞痛的症狀,或是發熱,腹瀉嘔吐、心慌胸悶、以及突發性的皮膚搔癢、打噴嚏流鼻水,全身過敏,等嚴重水土不服就應該提高警覺立即就醫。如果你本身是過敏體質,也建議您在出行前,最好還是帶些可以安撫腸胃藥物或是精油。建議:暖腹神氣按摩油是安撫腸胃出行必備的,皮膚不適可以用洋甘菊安撫舒緩按摩油等對抗皮膚的搔抓與過敏。

以上是今天的 “水土不服真的都是環境引起的嗎?還是個別體質問題呢?”就為您分享到這邊,我是李淳廉,感謝您的聆聽。如果你覺得受用,歡迎點讚分享,也歡迎在下方留言與我交流。『淳萃新觀點』的首發平臺在微信公眾號及youtube視頻中,歡迎您的訂閱與分享,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希望用聲音帶給您深入淺出的中醫芳療、精油經絡養生新觀點。

延伸閱讀:

夏至滋陰養陽防內虛,看夏至養生的三忌與三宜

胃也有分寒熱?胃不好的人怎麼養胃怎麼吃?

胃下垂的健脾補氣三大穴

反酸、火燒心全靠這三個穴位

跟李淳廉博士學 有醫理有文化的 中醫芳療(漢方芳療健康管理師國際證照課程)

中醫裡常說的忌口是什麼?哪些人哪些食物要忌口?

 

 

發表迴響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