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至節氣,通清養補,呵護身體的陽氣小火苗
冬至可說是一年24個節氣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氣,也被稱為「日短」,是一年當中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就是陰極而陽的「陰極」,過了這一天,白天一天天的增加,夜晚一天天的縮短,所以這一天也稱為「一陽生」,以初露一點點小火苗的陽氣。故古書上說:「氣始于冬至,周而複生」,也就是過了冬至,陰氣會盛極而衰,陽氣則自此開始旺盛,意謂長夜將盡,春天也不遠了。故唐詩曰:「天時人事兩相催,冬至陽生春又回」。
冬至除了是節氣的陰陽交界與農務、農耕的轉捩點外,更是人體在養生上陰陽氣血很重要的轉變點,所以傳統習俗中,民眾會趁冬至到來時,吃湯圓應景,也會趁此進補。
為何選在冬至時分進補?由於以往農業社會,勞力支出較多,但營養補給往往不足,歷經春、夏、秋三季後,體力往往已透支過多,故須趁冬藏時,將全身精氣伏藏起來,用來修復五臟六腑的功能。古人觀察地球磁場與氣溫變化,到冬至之時,應開始依循自然規律,將陰液保存、陽氣長養出來,如此身體的陰、陽氣才能夠周全,陰、陽氣順後,就不致有陰氣內傷、腎氣內亂之問題產生。
冬至補對了才有調養功效
正因為冬至為整個陰、陽氣轉變最重要的時間點,在這一天當中所做的努力,隔年皆可收其效,換句話說,如果冬至的調養正確,將有助於未來一年身體氣血的平衡。
舉例來說,罹患慢性肝炎、自體免疫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或慢性腎臟病等疾病的患者,若能趁冬至到來時,開始正確的調養,不管是通、清、補、養,隔年將可明顯感受到身體的復原與改變。
談到「補」,中國人都愛進補,尤其在冷冷的冬天,若能從空氣中聞到一股溫暖、清香的當歸、肉桂等補味,溫暖、幸福感便會油然而生。但因現代人生活作息偏向晚睡,工作步調趨於緊張忙碌,飲食也過於高熱量,所以是不是能吃補,還需要好好的分辨。
曾有一位外表看起來屬於黑乾瘦的女孩,主訴她不管怎麼吃都吃不胖,自己也很困擾,甚至胃口很差,同時心跳很快,有時靜下來都可以聽到自己的心跳聲,稍微運動又會喘個不停,運動後總是癱在沙發上,感覺自己很虛弱,而且有明顯過敏症狀。
虛不受補的陰虛體質
她覺得自己很虛,本想趁冬天到來好好進補一下。但經過我實際VIP脈診,卻發現她體內煩熱,心肝火旺,但表面確有手腳冰冷,脾胃脹氣、四肢無力、體力差等的虛象,實則是陰虛。如果是如這位女生的陰虛情況,就不要再熱補了,以免火上澆油,而是可以採滋陰的方式的涼補,因為此種陰虛證不是能量不足的虛,而是體內的陰液減少了。而此種陰虛體質就是俗稱的虛不受補的人。
冬至進補,掌握4原則
中醫理論中關於調補有4大原則:通、清、養、補。所謂的通、清,就是不管原有是寒症或熱症的阻塞,一定要先把這些障礙物清理掉;所謂的養與補,是很確定非因障礙物阻塞,實屬真的能量不足,才施以調補。到底冬至該如何進補,才不會補錯了更傷身?所謂的通、清、養、補,又該如何做?
1.通
首先,若你發現你每天排便並不順暢,舌苔厚膩,中午過後到下午三、四點時,體力下降速度更快,但夜晚卻顯得人煩躁、極度疲勞且不易入眠,這是因為有痰濕熱代謝廢物,甚至有瘀代謝廢物阻塞在體內,而導致呈現出的假性虛象,其實是一種實證,這時你需要的就是「通」。
對實證病人而言,冬季進補最好的辦法,就是通大便,若能在冬至這天,做些適當且有效的通便,尤其若從飲食方面來通便,效果會更佳。如中藥上常用的新加黃龍湯、大黃附子湯,透過一邊補、一邊通的方式,或是使用暖腹神氣按摩油肚臍周圍,來讓體內代謝廢物有效的排除掉。
冬至補對了,身體進步一整年:
時節,中午出門散散步,用腳踩曬過太陽的地面就是冬日踩陽,背上讓太陽曬曬背,就是最好的補陽。
冬至用暖暖石溫灸肚臍下方的關元穴,補元氣。溫灸神闕穴可益氣補陽,溫腎健脾,祛風除濕,溫陽救逆,溫通經絡,調和氣血,萬病自會滅。
2.清
對於異位性皮膚炎,慢性蕁麻疹,或是更嚴重一點的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髓炎等,這類屬於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來說,在冬至這天,需要的就不是補,因為反而容易造成自體免疫系統過度活躍,以致於敵我不分的攻擊自己正常的細胞,患者需要的是「清」(以清為補)。何謂清?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髓炎等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絕大部份在血液中潛藏有過多的熱量無法排除,若適當地在冬至這天做些調理,可收清除潛藏熱量之效。
建議可將藕粉熬煮成蓮藕茶溫服(勿采冷服方式),甚至於蓮藕茶內加入些黑糖薑,讓整個蓮藕的特性由原有的寒氣中帶入一些溫性,順應整個冬至氣溫的轉變,或是白木耳+紅棗蓮子湯,都有清熱滋陰清血之效。
薑糖蓮藕茶在冬至這天對自體免疫疾病患者來說是帖絕佳的補品,效果遠好過當歸、麻油,主因是它可讓自體免疫系統在這個時候獲得一定程度的穩定,當免疫系統被穩定後,隔年春天整個地球溫度回升,人體陽氣往外發展、放射出來之際,便不會因此而變得過度亢奮。
慢性肝炎、C型肝炎帶原者,若想減緩病毒滋生速度,同樣可用藕節煮成茶飲,或用金銀花茶來替代其他補品溫飲。在金銀花茶中加入些許黑糖薑,好喝亦具補性,但千萬不要加入桂圓紅棗,這反倒會讓慢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自體免疫系統變得更混亂。
如果真的需要「補」,或晚上睡眠時間比較不夠,建議可用金銀花3錢、枸杞子5錢、北沙參3錢之比例熬煮成茶飲,再加入些許黑糖薑,飲用後全身會感到溫潤,GOT、GPT的指數也會變得穩定,隔年春天才不致變得太過於嚴重。
3.養
養與補有何不同?以種樹為例,養像是滋潤,補潤物細無聲似的一點一點的浸潤,而補則像是澆水式的灌溉,關鍵在於程度輕重,同時也是技巧問題,養最好的方式不一定是服用中藥,例如按摩法就是最好的養,例如:銀杏按摩油入腎經、柴胡按摩油入肝膽經、當歸益母草按摩油入肝脾經,苦參按摩油入心包經,在相映的部位按摩,輔以暖暖石的溫灸按推,都是一種很好的補養,且無須擔心體質與副作用的問題,更沒有虛不受補的問題。
4.補
趁冬至煮一鍋熱熱香香的東西來補,這方式固然不錯,但若從這天起開始用一些調理方法來補養,將更有益於身體。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用有水中真陽之稱的「酒」來調理,中醫裡面的酒並不是我們現在市面上看到的紅酒,白酒,黃酒,而是古代醫書中所說的酒(醪醩)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酒釀」。
在冬至早上飲用約一碗酒釀煮蛋,會讓你一整天元氣滿滿,其實整個冬天我都很建議大家來吃酒釀蛋,一來它是大補元氣,對於冬天裡怕冷,特別是上了年紀已經趨於陽虛體質的人,可以天天食用,由於吃完會覺得充滿力量,我也建議白天吃而不要晚上吃,這對於補氣補血的效果都會很快。對全身血液迴圈與心血管狀況的改善有極大助益,這是最簡單且方便的冬至進補法。
在此特別提醒,冬至進補可從冬至一直補到農曆年,但在元宵之前,就必須停止,千萬不要補超過元宵,因為元宵後春溫開始出現,身體負面物質隨之蠢蠢欲動。同時,不管你選擇何種補養方法,一定要順應你的體質狀態,所以該通、以通為補;該清、以清為補;真正虛證的人才需要去養、去補,以達到自身身體動態的陰陽平衡,千萬別跟著大家一窩蜂地猛補。
延伸閱讀
推薦商品


One Comment
Ping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