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斷捨離整理你的人生,用減法過生活讓你輕裝簡行
該是斷捨離的時候了!記得”斷捨離”一詞,是由日本山下英子所著的「斷捨離」一書的書名,這本書算是第一個提出「用減法過生活」的,解決了現代人家裡越堆越多的問題,也深入到每個人都會面臨的東西看到就想買,買了又用不上,買了都還沒用的又捨不得丟,以致於東西越堆越多,生活越來越雜亂,忙得應接所有到來東西,卻沒有時間好好整理,並審視自己的需求,以致於我們的家裡越堆越多,滿眼的擁擠,讓我們身處其中,情緒越來越煩躁。斷捨離不止是從整理居家看消費、購物的智慧,整理收納的空間邏輯,也讓現代人都重新審視了自己一番,除了讓你更理智的做個聰明的消費者,理性的看待物質與自己的關係。
本來我也只是把它當作一本收納的書籍,可是後來發現裡面從消費觀,從斷捨離中看到許多人生哲理。想要給自己一個全新開始的動力,從斷捨離開始,整理好自己,既是錨定好人生的方向,也是為了找到最為舒適的人生狀態。在《掃除力》一書中,中有這樣一個觀點:“你的人生,其實就像你自己的房間。”再乾淨的房間,不勤打掃也會遍染塵埃,不常清理就會塞滿雜物。人生也是如此,一路跋涉,也是一個不斷承重的過程,唯有懂得斷舍離,卸去負累,當我們在不斷用加法豐富我們的思維的時候,也該用減法讓自己輕裝簡行,包袱少一點,人生才能更自在。
內容目錄
1 空間的斷捨離
”所謂心由境生”。我們無時無刻不受外部環境的影響。當你放眼滿是堆積的雜物,人也會無形中的心煩意亂。處處乾淨整潔,自然會心生愉悅。生活變好,往往是從房間變乾淨開始的。掃垃圾,也是清理內心的冗雜。邋遢的場所,宛如巨大的負能量場,讓你情緒低落。當環境變乾淨了,換來的不只是居住的舒適,更多是帶來內心的滿足感。
年底到了,如果你看到滿衣櫃塞的到處都是衣服,書櫃梳妝台上放滿了以前看似很有用,實則自己三年以上沒去翻動它的東西,但曾經也花了大價錢的,或有紀念性的,拿出來對它說它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可以功成身退了。也就是說要做到斷捨離,只要將原本把「物品」做為主角的執念拿回到自己身上,以「自己」為主角,不為你所用,或曾經它很實用現在不用了,就「好好跟它告別」,這樣就可以破除你收留一堆用不著,看似有用,從來也沒用過的東西,又捨不得丟的東西了。也就是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什麼東西適合自己又是自己需要的,只要不符合這個標準的,就淘汰或送人。
2 心情的斷捨離
每個人的人生中總會遇到許多不如意的事。如果一直陷在其中,或是不斷反芻那些負面情緒,生活也會一直晦暗無光。試著學會轉變心態,好心情壞心情都是一樣的一天24小時,不如用積極的汗水來對抗消極。“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至少還有一、二成是如意的。我們要過快樂的人生,就要常想那一、二成的好事,並且用力的把那一、二成的好做放大,好運就在後頭等著你了。
把注意力放在你的目標上,煩惱就會少很多了,碰到爛人爛事時,也就能淡然處之。生活的好不好,不在生活本身,而是取決於心情。即使沒有月亮,心中也一片皎潔;即使看到的是荒涼,也要在心中開出花。常懷一顆樂觀心,才能撫平生活的褶皺,日子才能只生歡喜不生愁。
3 欲望的斷捨離
蔡瀾曾經在岸邊遇到一位釣魚的老頭。蔡瀾發現另外一邊的魚比老頭面前的大很多,就告訴他:“喂,老頭,那邊的魚大,去那邊釣吧。”老頭卻淡定地回答:“我釣的只是午餐。”魚雖然小,但對於一頓午餐來說亦是足矣。人生有度,過則成災。叔本華說:“幸福不過是欲望的暫時停止。”懂得控制欲望,才能守得住清歡。《神曲》裡有句話說:“盲目的貪欲煽動著人們,到後來卻永遠使人們受著酷刑。”人生太多痛苦,不是所得太少,而是想要的太多。若是不懂節制,終會滑入欲望的深淵。唯有克己自律,方能活到極致。
4 關係的斷捨離
每個人的朋友圈裡都有成百上千個朋友,可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沒法成全每一段關係,沒法留住每一個人。更何況有些關係還需要匹配的條件與互助的機會才能有下一步的緣分,不是自己的圈子不要硬尬,與其費力地討好不屬於自己的圈子,不如精簡自己的圈子,該珍惜的好好珍惜,該捨棄的就果斷捨棄。凡是要你費盡力氣去維繫的關係,一定不是理想的狀態。畢淑敏說:“我們的生命,不是因為討別人喜歡而存在的。”萍水相逢的過客,如果過分熱忱,只會讓彼此尷尬。志趣不符的朋友,如果勉強融入,只會徒增負擔。《小王子》裡說:“世上只有一種真正的奢侈,那就是人與人的關係。”酒肉朋友三千,不如三兩知己懂你。少一些無用的社交,把時間多留給真心的人。跟著蜜蜂走,遍地是花香;留住對的人,相處才會歡愉。
5 生活的斷捨離
一座花園無論多麼美麗,如果不經常拔草修剪,僅一個夏天,就能使它荒蕪。生活也是如此。如果一味莽撞地往前衝,容易走著走著就偏離了方向。好幾年以前我因為經營公司,也開辦學會,搞的自己連坐下來好好寫作的時間都沒有了,每天窮忙,瞎忙,心忙,忙著做一個追風口的豬,結果搞的自己日夜顛倒,身心俱疲,後來果斷的放棄了,想開了,也沒見有什麼大的損失,就如約翰·列儂說的:“當我們正在為生活疲於奔命的時候,生活已經離我們而去。”對每個人來說,財富不是目的,更好的生活才是。走得太遠,會忘記為何出發。懂得抽身出來,重新梳理當下的生活狀態,人生之路才會走得更順遂。英國作家塞謬爾·斯邁爾斯說:“每件東西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件東西都應在自己的位置上。”整理自己的生活,既是錨定好人生方向,也是為了找到最為舒適的人生狀態。
延伸閱讀:


3 Comments
Pingback:
Pingback:
Ping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