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房間反映了你的潛意識
每隔一段時間,我總要為東西到底放到哪裡?上週明明才擺在桌上的東西怎麼不見了?而煩惱不已,昨天我又為了找個東西,開始翻箱倒櫃了,乾脆一不做二不休,來個斷捨離,清出一整箱要丟的東西來,在這個過程當中,我翻出了一些塵封已久的東西,也發現我們的居家,就是我們內心世界的真實呈現。房間是我們身體的棲息地,而身體又是我們心靈的神殿,那些我們未察覺的潛意識,逃避的內在,攻克放不下的執念、匱乏、焦慮等心境,都會在我們的居家空間裡被一一呈現出來。比如你不願意收拾的遺忘之物,裡面可能藏著你一直逃避的功課。
內容目錄
不願意收拾的東西裡藏著你逃避的功課
山下英子的「斷捨離」這本書裡有這麼一個故事,一位日本的家庭主婦,她的櫥櫃裡堆了各種精緻的陶瓷碗,但她從來沒有把它們拿出來使用過,只是任她們在櫥櫃裡落灰。後來婆婆去世以後,某一天,她終於鼓起勇氣去清理櫥櫃,下定決心扔掉那些根本就不會用的物品,當他看著櫥櫃裏面的污垢,一邊擦拭一邊流下眼淚,說了一句,「這些年真的辛苦你了」。
這句話不僅是對櫥櫃說的,其實也是對她自己說的,自從她結婚以後,婆婆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送給她各種各樣的陶瓷碗,這些陶瓷碗雖然看上去很精美,但她背後也藏著婆婆對他的期許,希望他能夠多多的使用它們,做一個勤快節儉,任勞任怨的家庭主婦。這也成為了主婦這些年一直壓抑內心的委屈,每次她都勉強自己擠出笑容去收下婆婆送的禮物。所以,那些從來不用但又不願意處理的遺忘之物,有我們潛意識裏面想要逃避的功課。
在這個故事裏,這位家庭主婦要面對的功課就是尊重自己的內心,堆積的一大堆陌生的陶瓷碗象徵著她和婆婆,而任由這樣的物品霸佔櫥櫃那麼多年,是他對自己的不尊重和不善良。他在這段婚姻當中,他在和婆婆相處的過程當中,並沒有去尊重自己內心的感受,而是選擇不斷的委曲求全。
捨不得扔的東西裡有著不甘的執念
又比如說,你捨不得扔的回憶物裡有著不甘心的執念。我在整理房間的時候,發現大多數物品我在扔的時候都非常非常爽快,基本上一兩秒就能夠決定扔掉不要,但是唯獨當我要收到電視櫃下方的CD時,這些我不可能再聽的CD,除了現在都是MP3,要聽歌只會從youtube上面找之外,我家唯一可以放CD的音響也很久沒用了,每張CD都是一個青春的回憶;還有我衣櫃裡塵封的衣服,舊照片,是下了很久的決心的,之所以塵封是因為那裡面有我前段婚姻的不愉快,之所以不處理又擱置因為裡面還有我前半生的回憶與倩影。但我知道過去十年我都不會再去翻,任由它們躺在櫃子裡落灰,還佔用了屋內的空間,重新在翻出來時,過去那些好的,不好的回憶還是會一股腦的回到腦中,一些我想忘掉的不愉快也會瞬間佔去我大腦的頻寬,讓我陷在過去,自舔傷口,而拖住了前進的步伐。
放手和過去道別就從扔掉開始
所以,我決定扔。以前總怕或許哪天我想開了想要看,想要用,因為有些衣服還很新根本沒穿過,有些東西還沒用過,所以會很猶豫糾結,但每次我在看到他們的時候,我就會想起那些年的時間裡一起共度的時光,就像那些往事,還佔著地方。當我拿起它們把它們放進垃圾袋的時候,不知道爲什麼,我很自然的流下了眼淚。我仿佛在和他們告別,也在和過去的那段感情告別。所以,也就在那一刻,我終於下定了決心,和過去正式告別。而我們如何對待那些回憶錄,卻象徵著我們如何對待我們的過去。
我們習慣把帶有某些回憶的物品放在櫃子裏面,不去觸碰它,就像把自己困在對過去的執念裡,既做不到和過去灑脫告別,也無法敞開內心迎接新的人到來。然而,不管是你的房間也好,還是我們心靈的空間也好,它都是有限的。如果任由過去舊物層層疊疊堆積在那,我們也無法允許新的人和事進來,而超出所需的囤積之物,則透露了你的匱乏不安。
囤積的物品裡透露著你的匱乏與不安
整理房間的時候,可能會發現自己會囤積很多當下覺得一定會用到的好看的空罐子,空盒子或是,過剩的東西,他可能是衛生紙,或者是從來沒有看過的書籍,可能是冰箱裏面一大堆快要過期的食物,也可能是衣櫥裡快塞不下的衣服。而這些超出你日常所需的囤積物,其實透露了人生匱乏缺失的地方。一個人他在成長過程當中越是缺少什麼,那長大以後就越是報復性補償自己什麼,我認識一個女生?她特別喜歡買衣服,鞋子,家裡的所有衣櫃、鞋櫃,都滿到以無法掛著陳列出來還都塞在箱子裡,有的衣服連吊牌都沒撕的就塞在衣櫃裡,象徵著什麼?象徵著我們渴望跟外界展示的自己。而衣櫥裏過深的衣物,象徵著我們內心對於被人認可,被人喜歡,被人愛的極度渴望,以及內在對真實自我的不接納。因此,我們想要找各式各樣的衣服來美化和裝扮自己。
放下執念為心靈騰出空間才能迎接新的人生
所以這個假日,不妨給自己來一次斷捨離,打開你的冰箱、衣櫃、櫥櫃、儲物櫃,當你願意打開房間的每個角落,面對裏面躲藏的各種物品,那你就邁出了很重要的具有象徵性意義的第一步,那就是不再逃避自己,勇敢面對內心,而清理房間的過程就是清裡心裡的過程,需要不斷的審視物品和自己的關系,不斷的詢問自己,這個東西真的是我想要的嗎?真的要把它留下來嗎?表面上看上去是扔東西,但實際上訓練的是我們決斷放手的能力。
於是,在一遍遍和內心確認的過程中,我們不得不去面對那些不願意放手的過去,逃避再三的課題,審慎決定哪些物品會留下來。哪些物品會被扔掉?捨棄那些不斷給你造成內耗的關系,那些陰暗生灰、死死拽緊你不放的回憶,那些讓你沉溺痛苦的執念和幻想,也在斷捨離的過程當中被一一的清理了。我們內心和人生也因此變得更加清晰明瞭。哪些人哪些事留在生命中需要被珍貴對待,而哪些則是負累,日益沉重的需要捨棄,過去了就跟他好好告別,當你的房間一點點從擁擠雜亂變得敞亮開闊,那你的內心也會變得愉快輕盈。
所以,你也可以看看自己的房間裡有哪些遺忘之物,回憶之物、囤積之物。你覺得他們透露了你內心世界的什麼狀態?
延伸閱讀:
跟李淳廉博士學 有醫理有文化的 中醫芳療(漢方芳療健康管理師國際證照課程)


2 Comments
Pingback:
Ping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