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帝內經】裡面讓你終生受益的24節氣養生秘訣
節氣的”節”就是段落的意思。”氣”,是指氣象與物候的意思。24節氣是我國古代人民為了適應天時地利,取得良好的收成,在長期的農耕文化裡實踐出的綜合了天文、地理與物候,農業氣象的經驗所創設的。早在前秦時期中國就有了應用節氣來耕作,由黃帝頒佈曆法民間依此節令進行各種季節的耕作、採收及養生,這些都收錄在【黃帝內經】中,也是應天之序的養生之道。 在黃帝內經中節氣有著的詳細劃分,比如(《內經 .靈樞》)中便有這樣的記載,「冬至一,葉蟄,北方;立秋二,玄委,西南...
-
立夏後利用薑棗茶暖胃祛濕冬病夏治
在中醫裡有一句俚語:「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師開藥方」指的就是利用天氣對人體陽氣的影響來逆向調節。「冬天吃蘿蔔」可以透過蘿蔔行氣作用,讓體內部分的陽氣疏散至體表,幫助禦寒及消食積;「夏天吃薑」夏天,陽氣浮於外,實則內部空虛,則是藉由薑的溫辛,進而去除部分臟腑內部的濕與寒。 最近在一個遠距視診中的一位年約47歲的大學教授Jane,身材嬌小,人很精瘦,臉色看起來也很紅潤,為人積極,求好心切,看起來沒什麼大問題,但平常很少運動,夏天怕熱冬天怕冷的她,表示在冷氣房裡及冬天都很容易手腳冰冷,並且在舌診時...
-
立夏後靜以養心,動以養身,午休以養神
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禮記》上說﹕“夏之為言﹐假也。長之﹐養之﹐假之﹐仁也。”意思是說﹐萬物在這一季節裡﹐都要長大﹐走向成熟。在節氣上來說,立夏表示也代表著告別春天,開啟夏天的序幕。 唐末將領高駢的一首詩作《山亭夏日》『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精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此詩描寫夏日山亭的風光,以綠樹陰濃,樓台倒影,池塘水波,滿架薔薇,捕捉了微風之後的簾動、花香這些不易覺察的細節,傳神地描繪了夏日山亭的悠閒與寧靜,構成了一幅色彩鮮麗、情調清和的初夏鄉村風景。是我認為最...
-
四季之詩-夏
(立夏) 《夏日南亭懷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品讀:黃昏時分夕陽西下,入夜之後竹露和風,此刻深夜入睡,期待故人入夢。 (芒種) 《採蓮曲》 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品讀:採蓮女在荷塘中若隱若現,若有若無,人花難辨,花人同類。 (端午節) 《江上吟》 李白 木蘭之枻沙棠舟,玉簫金管坐兩頭。 美酒樽中置千斛,載妓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