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淳心淳意

癌症的真相,看懂了癌症的前因後果 ,不再輕信癌症的謠言

在醫學科技這麼發達的今天,即便我們身邊仍有很多難以捉摸又變化多端的病毒,但癌症仍被稱為”眾病之王”。癌症是所有醫學專家都公認的難纏,即使現在有很多方式來應對,但攻克癌症的路還很漫長,不管你是否曾經罹癌或是親屬中有人罹癌,都應該科學的認識癌症,並且客觀的辨別癌症的的真相,掃除癌症流言,充滿信心的做好面對癌症的正確觀念。

雖然我們知道,人類最終將會攻克癌症的,但不是現在。2018年,全球男性的平均壽命已經超過70歲,而女性的平均壽命超過了75歲,而就在一個世紀之前,全球人均壽命還不足50歲。這也就是說,隨著醫療技術的飛速發展,今天的我們能比100年前的人類多活幾十年。面對這樣的資料,有些人樂觀的覺得,只要醫學繼續發展下去,人類的平均壽命早晚會達到100歲。然而醫學專家卻提醒我們,死神的陰影從未遠去。

據統計僅2018年一年,全球就新增18 ,100,000癌症病例。而死亡人數更是高達9,600,000。有學者預測,全球1/5的男性和1/6的女性一生中會得到癌症,而1/8的男性和十一分之一的女性將死於癌症。

為什麼古代很少聽說有人死於癌症,但它現在卻變成了人類的頭號殺手?這種可怕的疾病究竟是怎麼發生的,有沒有辦法降低自己患癌的概率? 症真的是不治之症嗎?

一旦得了癌症,就等於宣判了死刑了嗎?在癌症真相這本兒書中,我們將會找到答案。作者李治中是美國杜克大學的癌症生物學博士,畢業後加入全球頂級的藥劑,諾華公司專門負責研發癌症新藥。

在癌症真相這本書中,身為抗癌藥物,身為研發科學家的李志忠教授,用通俗易懂,又幽默的語言向我們解讀癌症的真相。從科學原理到個人體驗,從歷史經驗到最新前沿。

理智中不僅僅告訴我們應該如何正確預防和治療,更重要的是他希望我們都能理性地面對眾病之王,看懂癌症,並愉快生活。

human-cell-embryonic-stem-cell-microscope-background1000 癌症的真相,看懂了癌症的前因後果 ,不再輕信癌症的謠言

認識癌症與腫瘤

什麼是癌症呢?相信很多人會不假思索地回答說,癌症不就是腫瘤嗎??但其實這個答案不完全正確。因為癌症不一定是腫瘤,腫瘤也不一定是癌症,這是什麼意思呢?

原來,腫瘤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良性腫瘤絕大多數不會發生惡性變化,生長也比較緩慢,對人的機體影響較小。而惡性腫瘤就是令人聞之色變的癌症了。

一般來說,良性腫瘤與惡性腫瘤的比例是九比一,所以臨床上發現的大多數腫瘤都是良性的。大家千萬不要一聽到腫瘤二字就被嚇到半死,另外,絕大多數癌症都是以惡性腫瘤的形態存在的,但也有一類癌症例外,那就是血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白血病。因此準確地說,癌症包括惡性腫瘤和血液癌症,而良性腫瘤並不屬於癌症。

導致癌症的主要因素究竟是什麼?

據統計2019年,中國的人均壽命已經達到了77.3歲。這個數字與1990年的68.5歲相比提高了將近十歲,但與此同時,每年患癌症的人數也越來越多。作者告訴我們,現在中國每年新診斷的癌症患者數目已經超過了4,000,000,因癌症去世的人超過2,800,000。

看到這裡,也許你會覺得,既然中國有這麼多癌症患者,那我們的癌症發病率在世界排名一定很靠前,不,你錯了。中國的癌症發病率僅僅排在全世界的70名左右,當前全世界癌症發病率最高的20個國家,幾乎都是清一色的歐美發達國家,例如丹麥,法國,美國,荷蘭等。

為什麼生活水平越好的地區癌症發病率反而越高呢?

為什麼越先進的國家罹癌率越高呢?難道癌症真的是一種富貴病嗎?其實原因很簡單,導致癌症發生的最重要因素,不是污染,不是抽煙,更不是飲食,而是人的年齡。

根據衛生部發佈的腫瘤年報顯示,無論男女一到40歲之後,癌症發病率就會成指數增長,你65歲時患癌的概率將會是20歲時的50倍。換句話說,只要你活得足夠久,那麼你得癌症的概率就會足夠大。

而且絕大多數癌症,例如:肺癌,肝癌,胃癌,直腸癌等都是典型的老年病,年輕人幾乎很少會有這些癌症,因此生活品質越高,人均壽命越長的國家,癌症發病率反而會越大。這是無法改變的。

為什麼老年人比年輕人更容易患癌呢?

這就要從導致癌症的根本原因基因突變說起了。在每個人體,都有二萬多個基因,其中和癌症有直接關係裡有100多個。在這些致癌基因中,如果有一個或者幾個發生突變,那麼癌症發生的概率就會大大提高。作者告訴我們,每一次細胞分裂都會伴隨著基因突變,但絕大多數突變的基因,不是致癌基因,不會導致癌症。

而且人體的免疫系統也會清除一部分癌變的細胞,因此單次細胞分裂導致癌症發生的概率並不大。但我們知道,人體內的細胞每天都會大量更新,因此一個人的年齡越大,體內細胞分裂的總次數就越多,致癌基因發生突變的機率當然就會大大提高了。再加上隨著年齡增大,免疫系統清除癌細胞的能力也會變弱,這樣一來,老年人患癌的概率就遠遠高於年輕人了。

life-biology-medicine-scientific-molecular-research-dna1000 癌症的真相,看懂了癌症的前因後果 ,不再輕信癌症的謠言

癌症為什麼這麼難治?比愛滋病更難徹底攻克?

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癌症是一種內源性疾病,癌細胞來自患者自己。如果要治療細菌感染這樣的外源性疾病,我們可以使用大量抗生素在徹底殺死入侵人體的細菌時,也不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損傷。

但癌細胞是患者身體的一部分,生在清除體內的癌細胞時,都會不可避免地對正常細胞造成損害。因此,無論是化療還是放療,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治療方式,會導致嚴重的副作用,對患者的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其次,癌症不是一種單一疾病,而是幾千幾萬種疾病的組合。

作者告訴我們,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兩粒完全相同的癌症。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癌症是由基因突變造成的,每個癌症患者身上發生突變的基因數量都多達成百上千,而且每個人身上突變的基因組合都各不相同,因此每一類癌症都和其他癌症不完全相同,這就給治療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最後,癌症可以很快產生抗藥性。我們知道抗生素可以殺死細菌,但也有一些細菌會產生抗藥性,變成超級細菌。為了殺死這些細菌,我們只能不斷研發更強效的抗生素。同樣,針對各種抗癌藥物,癌細胞也會不斷突變,從而產生抗藥性,讓化療失去效果。

更可怕的是,癌細胞產生抗藥性的速度非常快,甚至在短短幾個月之內就能發生突變,直到徹底失去控制,進入癌症晚期。說到這邊,我們已經對癌症有了初步的認識,也明白了他確實是一種非常難以治癒的疾病。但是面對可怕的癌症,我們必須要堅信科學,千萬不要輕信謠言。比起癌症這個疾病,更可怕的是謠言和恐慌。

關於癌症的那些謠言,你中招了嗎?

而癌症又是謠言的一個重災區。我們經常會在朋友圈裡看到各種關於癌症的傳言。

今天說轉基因食品會導致癌症,明天說抗氧化劑可以預防癌症,後天又說酸性體質的人更容易得癌症。還有說手機的輻射會致癌,睡覺時把手機放床頭會得腦癌,而這些關於癌症謠言都來自於對癌症的恐慌與未知。要想正確認識和面對癌症,就要先用科學的觀點把那些關於癌症的謠言逐一擊破

手機和微波爐真的會致癌嗎?還有那些生活中的輻射有致癌的危險?

就拿生活中最常見的輻射來說吧,相信大家都聽過輻射能致癌的說法。但所有類型的輻射都有致癌的可能嗎?網上流傳的手機致癌,微波爐致癌,wifi致癌等說法,究竟有科學依據嗎?前面我們說過,導致癌症發生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基因突變”因此要判斷輻射能否導致癌症 ,就要看這種輻射能否引發基因突變。

輻射的種類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其中電離輻射的能量較高,可以導致基因突變,因此有致癌的風險。而非電離輻射的能量較低,不足以引起基因突變,也就不存在致癌的風險了。像手機、微波爐、wifi等常見的家用電器都屬於非電離輻射。所以從理論上來講,他們導致癌症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為了讓這個結論更有說服力,科學家還用了兩種研究方法,以證明這些家用電器產生的輻射對人體是安全的。

asian-woman-using-tablet-while-lying-home-sofa-her-living-room1000800 癌症的真相,看懂了癌症的前因後果 ,不再輕信癌症的謠言

一般家用電器及手機等的輻射對人體是否安全的研究法:

第一種方法叫做流行病學研究法。也就是將高風險人群和普通人患癌症的比例進行對比,看看患癌比例是否有明顯區別。例如:為了研究手機信號發射塔是否致癌,科學家將建設信號發射塔的工人和普通人的癌症發病率進行了比較。研究發現,兩者之間的癌症發病率並沒有什麼區別,這就說明手機信號發射塔幾乎不存在致癌風險。

第二種方法叫做實驗室動物模擬法。也就是給實驗動物大量使用某種因素,看看是否會增加動物患癌的概率。例如:醫學專家為了研究手機信號是否致癌,把一個輻射最強的手機綁在老鼠身上,全天保持通話狀態。看看老鼠患癌的概率會不會因此變大。最終的實驗資料表明,手機輻射對於癌症發病率沒有任何影響,與其擔心手機致癌,倒不如擔心開車玩手機,追尾或者走路玩手機掉進下水道。

含碘的鹽吃多了會得甲狀腺癌?

除了輻射致癌的謠言之外,還有一個謠言是碘吃多了會造成甲狀腺癌。在過去,甲狀腺癌是一種比較少見的癌症類型,它屬於富人癌。據統計,目前發達國家的甲狀腺癌發病率是1.3%,而發展中國家的甲狀腺癌發病率則是0.4%。而從1970年到2014年,短短的40年間,中國甲狀腺癌的發病率翻了很多倍。腺癌的發病率翻了很多倍.回到當前播放

這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一些人認為啊,近年來中國甲狀腺癌發病率上升,與過度補碘有關,他們認為碘和甲狀腺的功能非常密切。既然缺碘會導致甲狀腺功能不足,那補充碘過度是不是就會導致甲狀腺增生乃至生癌變呢?

現在並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能表明碘攝入過量和甲狀腺癌發病率之間的關係。醫學專家們認為,和甲狀腺癌相關的因素只有兩個。一是兒童時期曾受過輻射。烏克蘭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嚴重洩露後,周圍地區很多倖存下來的兒童成年後都得了甲狀腺癌。

另外,有些兒童癌症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接受高劑量的放療。多年之後,這些孩子罹患甲狀腺癌的風險也會比普通人高很多。

雖然x光和ct檢查的輻射量較小,但作者認為,為了安全起見,兒童應該盡可能少接受這類放射性檢測。如果必須進行應該使用不影響檢測結果的最低劑量。

二是遺傳因素。甲狀腺癌一共有四個亞型,其中有一個叫做髓樣癌的亞種比較少見,而且惡性程度較高。據統計,在所有患甲狀腺髓樣癌的患者中,大約有超過50%的人是因為一段叫做ret的基因發生突變導致的。而這種基因是否會發生突變,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遺傳因素決定的。

另外有研究表明,缺碘反而會增加罹患甲狀腺癌的風險。例如在中亞,中非等缺點地區,甲狀腺癌的發病率明顯比沿海地區更高。因此,我們千萬不要因為擔心患上甲狀腺癌而特意購買不含碘的鹽。以及不吃海帶等富含碘元素的食物,這樣反而可能對健康不利。

young-medic-palpating-neck-senior-woman-elderly-patient-visiting-doctor-hospital-checking-thyroid-throat-touching-health-clinic-healthcare-specialist-medicare-treatment-medical-concept1000800 癌症的真相,看懂了癌症的前因後果 ,不再輕信癌症的謠言

防癌體檢究竟靠不靠譜

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不斷增高,各種防癌體檢套餐也應運而生了。什麼腫瘤標記物?Petct基因測序等等一個比一個貴,動輒高達上萬元,但這種防癌體檢真的像宣傳的那樣有效嗎?作者認為,無論是petct還是腫瘤標記物,對于已經患上癌症的人群和極少數超高危人群來說,確實有很大的價值。

這些無創檢查能説明他們監控癌症進程。然而用這些防癌體檢給健康人做篩檢效果並不理想,美國權威醫療機構明確反對使用這種技術給健康人體檢,一來這種技術有很高的假陰性和假陽性概率。像膀胱癌,前列腺癌等常見癌症Ptct技術是無法檢測出來的。反之,人體內的炎症結合等良性病變很容易被誤診為癌症,導致過度治療。因此這種技術對於發現早期癌症幾乎沒有價值。二來ptct是一種帶較強放射性的檢查方式,它本身就是一種致癌因素,做一次petct就相當於在海邊曬十年太陽還不塗防曬霜。因此普通人根本就不應該接受這種防癌體檢。

如果真的每年來上一次,那恐怕沒有癌症也會折騰出癌症來。現在我們已經瞭解了關於癌症的幾個謠言,那麼現代醫學在癌症治療方面究竟取得了哪些突破?在未來我們真的可以把癌症變成一種可控的慢性病,從而與癌共存,帶著癌症繼續高品質生存嗎?

為了戰勝癌症,人類做出了哪些努力

在過去的漫長歲月裡,醫生們從來沒有放棄希望,一直在和癌症進行著殊死搏鬥。由於癌細胞具有很強的抗藥性和變異性,因此距離徹底征服癌症,人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在這場艱難的戰鬥中,到目前為止醫學專家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很多過去無法治療,很快就會痛苦死去的癌症患者,現在經過治療後都能繼續高品質的生活,很多連旁人甚至完全看不出他身患癌症。那麼,在抗癌之路上,人類是怎樣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呢?在未來,我們是否有希望徹底征服癌症呢?作者告訴我們,醫學專家們在對癌症進行研究時,對這種疾病的認知,先後發生了三次巨大的改變。

Tumor_101000 癌症的真相,看懂了癌症的前因後果 ,不再輕信癌症的謠言

最初,人們發現癌細胞的本質是一種能夠無限增值,快速分裂的細胞。隨後,當基因檢測技術出現以後,人們發現導致癌症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變。

最後呢,醫生們又找到癌細胞的另一個特性,那就是他能逃過人體免疫系統的監管。針對這三點認知,我們用來治療癌症的藥物也發生了三次巨大的革命。第一次革命-化療,發生在1940年前後,人們針對癌細胞失控生長的特性,使用具有細胞毒性的藥物注入患者體內,以殺死這些快速生長的癌細胞。目前,絕大多數臨床使用的化療藥物都屬於這一類。

化療藥物可以殺死快速分裂的癌細胞,因此對治療癌症有不錯的效果。然而,化療藥物不能區分正常細胞和癌細胞,因此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化療藥物也會殺死人體內的正常細胞對人體造成嚴重的傷害。是一種殺敵1000自損800的治療方式。因此,在進行化療時,醫生必須嚴格控制藥物的劑量,用得少了,就不能起到殺死癌細胞的作用,用得多了就會對患者造成不可逆的損害,甚至導致患者死亡。由此看來,化療是一把雙刃劍,稍有不慎就會反噬人類自己。

第二次革命發生在本世紀初期,人們針對產生突變的致癌基因發明了靶向療法。由於很多致癌基因僅在癌細胞裡存在,於是醫學專家開發出許多專門針對並抑制致癌基因的藥物,用來殺死癌細胞。從理論上來講,這類藥物可以選擇性的殺死癌細胞,而不會對正常細胞造成任何影響。因此,患者可以接受較高劑量的藥物治療,而不用擔心嚴重的副作用,且癌症的治療效果遠比普通的化療手段更好。以治療某種慢性白血病為例,標靶治療的出現讓這類患者的5年存活率從31%月達到89%,效果之好可見一般,目前全球各大廠都在積極開發新的靶向藥物,這也是癌症患者的一大福音。

第三次革命就是最近幾年裡,醫學專家針對人體自體的免疫系統開發出來的免疫療法。這種治療手段與化療和標靶治療之間的本質區別在於免疫療法針對的不是癌細胞,而是免疫細胞。以往醫生們在治療癌症,就是徹底清除患者體內的癌細胞,但由於癌細胞具有很強的抗藥性和突變性。想徹底殺死他們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於是有的醫生就開始轉換思路,既然癌細胞很難靠外力殺死,那能不能讓人體的免疫系統去殺死它們呢?

根據這個思路,免疫療法就應運而生了。免疫療法與傳統療法的方式相比,有巨大的優越性。它的目標是啟動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讓免疫系統去清除癌細胞。因此,從理論上來講,免疫療法可以治療多種癌症,而且免疫系統的強大,還能抑制癌細胞產生抗藥性,而且降低癌症的復發率,當然,除了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之外,醫學專家們還研發出了許多抗癌的新武器,例如:質子治療和car-t療法。

pediatrician-woman-doctor-putting-medical-oximeter-little-child-patient-finger1000800 癌症的真相,看懂了癌症的前因後果 ,不再輕信癌症的謠言

就拿car-t療法來說,這也是一種免疫療法。它是一種針對細胞的新型治療法:首先,:醫生從患者身上分離出免疫t細胞,然後利用基因工程給細胞加入一個能迅速識別癌細胞並將其殺死的抗體。於是這個普通的t細胞就變成了一個超強能力的car-t細胞。接著將這個car-t細胞放到培養皿裡,讓它大量擴增達到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的數量。最後,將擴增好的car-t細胞輸回患者體內,讓他們向癌細胞發起攻擊,直到徹底消癌細胞。

2012年美國有個名叫emily的小女孩,她不幸患上了一種罕見的兒童急性白血病。在接受了多次化療之後,病情還是越來越嚴重,所有醫生都束手無策。這時候有人推薦他去接受了一種全新的還沒有人嘗試過的cart免疫療法,而emily就是第一個嘗試這種療法的小孩和他同時接受治療的還有其他29位病入膏肓的白血病患者,他們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想法,抓住了car-t這根救命稻草治療。

結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這30位已經被醫生宣判死刑的白血病患者中有27位患者體內的癌細胞經過治療後已經完全消失,半年後再次複診體內也沒有發現新的癌細胞。如今八年年過去了,當年八歲的艾米麗已經是一個十六歲的少女了,它的體內依然沒有癌細胞,這是人類在抗癌之路上邁出的一大步。

作者認為,像emily這樣的孩子,如果放在十年之前,那基本上是無藥可救的。但現在,隨著car-t療法和其他先進治療手段的發現。很大一部分癌症患者都能繼續存活,這無疑是一場革命性的突破,因此,我們不該輕易放棄希望。面對癌症時不要灰心放棄,只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配合治療,戰勝癌症的曙光就在不遠處。

延伸閱讀:

癌細胞怎麼生成的?癌症越治越多的真正原因

上帝開的藥房,哪些科研證實的植物性食物已達完美抗病?

基因如何決定你的罹癌率?生活中哪些是被證實的致癌物?

從疲勞到癌症僅五步之遙,積勞成疾比你想像的還要快

癌症不可怕,面對它處理它,你的信心就是免疫力的驅動程式

跟著李淳廉博士一起學中醫芳療(名額有限)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