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植物活性與中西醫學研究

流汗不等於排毒,但有一種毒非靠流汗來排不可

大家都不喜歡汗濕淋漓的感覺,不但黏膩,還會散發出特有的汗臭味。可是排汗卻是人體非常重要的體溫調節和排毒機制。在中醫裡面,排汗的部位與時間也是一個很好的辯證依據。額頭、頭部汗多屬於濕熱內鬱,是積滯、內熱壅盛上逆於頭面,薰蒸津液所致。病後及老人氣喘者,往往頭部多汗,屬於氣虛。汗流浹背型屬於肺氣虛型,前胸心口出汗屬於心氣虛;手汗腳汗嚴重屬於陰虛內熱。夜晚睡著後出汗,叫「盜汗」是陰虛的表現;白天不熱、不運動時也會前心後背會出汗叫做「自汗」。

排汗是人體第二大排毒管道

在中醫把排汗和排尿當作人體很重要的排泄管道,並且把流汗等同於排尿是一種排毒,排尿是腎的排毒,流汗則是肺的排毒。

排汗和排尿是人體兩大排泄管道,過去我們知道排汗的目的是,排出水分及鹽,而這個機制的主要目的是降溫。而排尿除了排走水分之外,還有蛋白質代謝後產生的尿素、氨等廢物。

運動時的大量排汗有助於排出重金屬

為了證實排汗所排出的汗水,跟活動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德國體育醫學艾倫斯特博士曾經採集了每天跑步30公里以上的馬拉松選手的汗水,分析其汗水的成分,結果發現汗水中含有鎘、鉛、銅、鎳等重金屬。而汗水中所排出的重金屬是尿液中的20倍。

以下,汗與尿中的重金屬元素量(每100克 中)

 
84 6.5 1.2 32 0.11
尿 4.9 0.65 0.6 3.1 0.11

數據來源:石井宏子與松原英多 合著 的《遠紅外線三溫暖的秘密》

3806c-20210911163416_17 流汗不等於排毒,但有一種毒非靠流汗來排不可

排汗是為了調節體溫,消耗熱量

健康的出汗就能夠強化體溫調節與自律神經的功能。

藉著汗的氣化消耗熱量,能夠提升代謝力,減少體脂肪,有助於消除肥胖。

多汗容易傷陰耗氣

其實,汗腺是人體自帶的“空調”,是為了調節體溫的防禦機制,如果當人體處在高熱狀態時,不能出汗,人就會發高燒,還可能造成心、腦、肝、腎及血液系統受損,所以夏季或高溫下適當出汗,將降低體內臟腑的溫度更有益健康。

但若流汗太多了呢?有些人隨便一動就像融化的冰淇淋一樣的汗濕淋漓,這樣雖然暢通了排汗排毒的功能,但過多的流汗是會傷陰耗氣的,再加上流汗多了身體混雜著汗水和油脂,體味就重,不但造成個人尷尬,影響社交,渾身的黏膩也令人不舒服。

多汗的人大多有幾個特質:體型胖,精神緊張,情緒易激動,焦慮、憤怒,這種情況在夏季更加突出。

汗水,是由汗腺分泌的液體。正常人一天之中不知不覺會蒸發約600~700毫升汗水,高溫天氣裡進行劇烈運動流出的汗液重量會占到體重的2%~6%。對於一個體重68公斤的成年人來說,相當於流出了4公斤的汗水。

汗臭味怎麼來的?

汗液的氣味是由進入皮膚的細菌對汗液進行分解後產生的,因壓力而流出的汗液最難聞。這是因為發出難聞氣味的汗液由大汗腺分泌而出,大汗腺通常位於有很多毛髮的身體部位,例如:腋窩會發出狐臭、頭皮會發出油垢的臭味,腹股溝發出的腥臭味。

  1. 汗味如果發腥,可能和熱證或濕熱證有關,一般屬「肝熱」。
  2. 若發現汗液有顏色,可能是位於面部和腋窩處產生色素的細菌所致,也可能是藥物食物所致,如用碘化物出的汗呈淡紅色,
  3. 還有因為食用過多芒果,紅蘿蔔也會流出橘黃色的汗水。e2fff-20210911163346_21 流汗不等於排毒,但有一種毒非靠流汗來排不可

 

流汗的時間看陰虛與氣虛

盜汗:

中醫把出汗時間,作為重要的辨證依據,夜晚一睡著就出汗,叫盜汗,是陰虛的表現,出的汗量大的多為腎陰虛所致。

自汗:

有些人不熱、不運動時也會前心後背會出汗,且容易疲勞、感冒、心慌,特別怕風怕冷,這叫做自汗,是氣虛的表現。

此外,還有些出汗方式,屬於疾病來臨前的徵兆,比如有些老人半身出汗,半身無汗,這時一定要小心中風。

流汗的部位反應身體的狀況

依據出汗部位不同,能反映一個人的身體狀況。

額頭、頭部汗多

分兩種情況:

  • 一種是實症:濕熱內鬱,是積滯、內熱壅盛上逆於頭面,薰蒸津液所致。濕熱內鬱的人會有頭重如裹,口中粘膩、苔厚膩,脈滑。或容易煩躁、口苦、尿黃。
  • 一種是虛症: 體虛,病後及老人氣喘者,往往頭部多汗,均屬氣虛。虛證引起的頭汗特別多的人,一般會有神疲乏力、面色蒼白、氣短懶言,舌淡胖有齒痕,苔薄白,脈弱等。

 

汗流浹背型

肺氣虛型:後背特別會出汗的,或是一流汗,後背的衣服都貼到背上了,衣服哪都沒濕後背先濕,典型的汗流浹背,一般都是肺氣虛。

肺氣虛證的臨床表現為咳喘氣短,聲音低怯,自汗畏風,不耐寒熱,易感外邪,氣短乏力,面白神疲,舌淡苔白,脈弱等。

前胸心口出汗:

一緊張焦慮就會前胸口冒汗,一般容易前胸出汗的,容易心悸心慌、失眠多夢、恍惚健忘。一般都是心氣虛。

手汗腳汗嚴重:

因津液不足,而導致陰虛內熱,表現為手汗多伴口乾舌燥、手足心煩熱、大便幹結等,往往是陰虛引起的。

什麼是動汗?什麼是靜汗?

中醫裡面將出汗分為靜汗和動汗。太陽下或悶熱的環境中汗如雨下,被工作壓力所困擾,煩躁焦慮,急得額頭微微滲出汗珠。也就是說因天氣、環境或心理壓力造成的出汗稱為「被動出汗」,在中醫裡又稱「靜汗」,只有因運動而產生的排汗才是「主動出汗」中醫裡又稱「動汗」。

同樣是出汗,天氣炎熱時,被動出汗照樣能讓人大汗淋漓,為什麼就不如主動出汗好呢?那是因為不管是因為炎熱而出的汗,還是緊張的汗,都只是在人體淺表層出汗,而運動才是真正的深層出汗,也就是讓人從裡向外出汗。這種汗是人體進行的自我調節,出汗後不僅讓人感覺暢快淋漓,還能起到以下8大作用。

48537-20210903183647_45 流汗不等於排毒,但有一種毒非靠流汗來排不可

運動出汗的八大好處

1.排出毒素

主動出汗能加快人體的體液代謝,將體內堆積的乳酸、尿素、氨等毒素,以及重金屬的排出,還能確保鼻子、皮膚、肺臟、大腸這一系統暢通。

2.控制血壓

運動出汗可以擴張毛細血管,加速血液循環,增加血管壁彈性,達到降低血壓的目的。

3.促進消化

不出汗、氣血運行慢了會影響消化,導致人漲氣食慾不佳,神經活動也會因此受到影響,吃不好睡不安穩就是這樣來的。

4.防骨質疏鬆

不少人以為出汗會導致體內鈣質隨汗液流失,對此,專家指出,只有水溶性的維生素才會隨汗液流失,鈣雖然溶于水,但溶解度很低,不太會隨著汗液排出。相反,運動流汗有利於鈣質的有效保留,防止骨質疏鬆。

5.增強記憶

美國針對2萬中學生進行的一項長期教育實驗表明,主動運動流汗對學生會產生積極正面的效果,記憶力、專注力都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6.清潔毛孔

總不出汗的人,皮膚代謝緩慢,一些廢棄物難以排出。出汗可以清潔毛孔,達到美容護膚的功效。

7.減肥

當人體運動並達到一定強度時,脂肪便會燃燒轉化成熱量,通過汗液排出體外。

8.讓男人更有魅力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男性流汗的氣味能使女性心情愉快並感到精神放鬆。

看了以上,你還想整天窩在冷氣房裡面不出汗嗎?趕快出來動一動暢通你的汗腺吧!真正健康的出汗是運動的出汗,不但可以暢通汗腺,促進新陳代謝,修飾肌肉的線條,天熱了就順應黃帝內經所言,夏天屬陽,陽主外,所以汗多,逆之則傷心。夏天動靜適中以養陽氣。祝大家順應天時在陽光下盡情揮灑汗水吧。

延伸閱讀:

過度的出汗會有什麼後果?

出汗多耗氣傷津,但很少出汗問題更大

皮膚的真相,看懂了,你就瞭解為何皮膚要窮養

為何老人身上總有一股味道?人老了,真的會有老人味嗎?

女性運動過度會造成初經延遲、閉經及乳房萎縮,是真的嗎?

愛運動的人更聰明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