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運動的人更聰明
運動不一定會讓你變瘦,但一定會讓你變得更聰明。運動不一定會讓你從此四肢發達,但一定會讓你的記憶力變好。每有國際運動賽事時,都會帶來一陣的全民的運動熱潮,一時間大家都會被動起來的熱情與熱力感染,每個人在電視機前面看得是熱血沸騰。最大的好處是,每次奧運過後,奪牌最驚險的,也是大家討論熱度最高的項目,這樣的運動賽事,往往都會帶來一陣子的運動熱,今年東京奧運確實給全球在疫情膠著的氣氛下,帶來不一樣的激昂熱情。
運動讓我們頭腦更聰明
中國人過去受儒家士大夫思想的觀念影響很深,認為一個人智商高學問好的都是那些整天埋首書堆,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而對於那些整天在運動場上運動或武術的人鄙夷為:「頭腦簡單四肢發達」言下之意就是對於擅長運動的人,都是因為頭腦比較差才會轉而發展體育項目,事實證明,運動能力強的人,學習成績會更好。
而美國科學家最近研究發現,運動不僅能鍛煉我們的身體、預防疾病的效果,還有益於改造大腦,重塑人生。
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神經學者斯庫爾·斯莫爾博士等人在美國國家科學學會刊物中發表論文指出,在經過3個月的持續運動後,人們大腦就會有新的神經細胞的生成,這就打破了過去醫學裡面認為神經細胞是不會再生的說法。
有氧運動增加了大腦的供氧量
雖然腦神經細胞基本上在成年後就基本數量固定了,而運動鍛鍊是唯一能使腦神經細胞的分裂和生長速度增快,而有氧運動可以持續為大腦供氧讓你的大腦代謝更健康,同時也調節腦下垂體對整個身體的代謝都有很好助益。
運動緩解抑鬱情緒
我們每天都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壓力,工作壓力,財務壓力,課業壓力,人際關係的壓力等等,壓力雖然會促使我們的進步,但也會導致情緒抑鬱。然而運動就可以促使身體合成血清素和多巴胺,這些快樂情緒的腦內化學物質。所以喜歡運動的人,情緒狀況都是很樂觀開朗,遇事勇於任事,不會走極端。
運動幫助減壓降壓
我們其實從來沒有具象地了解過壓力,其實壓力也是一種應激反應,當身體感到壓力時,就會由腎上腺分泌的一種荷爾蒙名為「皮質醇」,在應付壓力中扮演重要角色,故又被稱為「壓力荷爾蒙」。而運動則可以降低皮質醇含量,讓思維更加清晰和活躍,耐壓性及挫折耐受度都會更好。
運動提升記憶力
大腦負責記憶和學習區的組織叫做海馬迴,如果你經常活動鍛鍊,能夠促進腦組織內神經細胞生長因子的分泌,不但增加記憶力,還預防大腦功能衰退。
但在運動的量與強度也是有限制的,並非運動的時間越長,強度越大,記憶力就越好。而是當鍛鍊的時間或強度,超過一個極限的時候,也會讓人體能量過分消耗和血紅蛋白的過量增加,反而會使人的記憶力下降。
所以通常運動半小時,讓心率達到每分鐘在120至160次的運動,或每次一小時左右的運動,可使血紅蛋白上升1克左右,這時人頭腦清楚、精神爽快、思維敏捷、反應迅速。此時的鍛鍊效果最佳。
運動能讓人更聰明,但到底多大的運動量,才能最大限度發揮這種效應呢?美國堪薩斯大學研究人員對此進行了研究。
研究者召集了101名年齡在65歲以上的志願者,他們都有相對久坐不動的不良生活習慣。研究者將他們分為3組,並分別要求他們
- 每周散步75分鐘(每天約11分鐘)、
- 每週散步150分鐘(每天約24分鐘)
- 每週散步225分鐘(每天約32分鐘),
在持續26周後,在研究開始前和結束後,這些受試者完成了5個領域,包括:語言記憶、視覺空間處理、簡單關注、推理、設置維護與移動的16項認知功能測試。研究結果發現:即使是每周散步75分鐘,就足以提高簡單關注和視覺空間處理能力。不僅如此,隨著運動鍛鍊量的增加,會顯著提高人的視覺空間處理能力,以每周散步225分鐘的人在此項測試中的得分最高。所以,運動,不只是讓人更聰明,也是是對抗歲月最好的武器,也是保持健康敏捷最好的秘笈。
研究人員也發現,鍛鍊能促使參與者的最大攜氧量增加,也同樣有益於人體生理和認知功能。因此,每周堅持鍛鍊,提升攜氧量,也是提高智力,讓人保持聰明的好方法。
如果你準備開始運動,務必做到下面三項。
制定目標
對於新手,一次不要給自己制定太高的目標或安排太難的運動;哪怕一周3次,一次10分鐘也完全可以起到效果。
社交監督
可以把運動結果發佈在社交平臺,他人的監督和鼓勵更能促使我們堅持下去。
貴在堅持
無論是什麼運動,至少要堅持一個月才看得到效果,不要操之過急。總之,去運動吧,哪怕運動5分鐘、10分鐘,也比坐著、躺著更接近你想要的狀態。
延伸閱讀:
跟李淳廉博士學 有醫理有文化的 中醫芳療(漢方芳療健康管理師國際證照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