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好運之前你身上早有預兆,趕快來看看是哪五種徵兆?
人人都期望自己鴻運當頭,甚至好運不滅,但你知道嗎?好運也是有一定的物質基礎的喔!當好運來臨之時,因為受到大自然的氣場與個人磁場的影響,也會影響著你的氣血的運行,總會在你的身體上或心境上發生些改變,你可能會出現一般人說的印堂發光,也會有看事情的眼界寬了,格局也大了,說話沉穩了,語速慢了,言談寬容了…….以下提供五種特別具有科學依據的觀測法供您參考。
鴻運當頭的五個徵兆觀察法
一、觀氣色
人體有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五臟六腑的精氣皆上匯於頭面部,肝開竅於眼,其華在爪;心開竅於舌,其華在面;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肺開竅於鼻,其華在皮毛,腎開竅於耳,其華在髮。所以外觀的神態及光華,最能反映臟腑的氣息。
如果開始發現自己起床後,面色透出自然的紅潤、光澤外露、皮膚狀況變好,精氣神俱佳,隨便穿一件以前不起眼的衣服,也能透出精神抖擻的氣勢,這就預示你要交好運啦!
二、觀五官與體態
如果一段時間發現你的臉型慢慢變圓,兩頰顴肉上揚,耳垂慢慢增大增厚,身體有明顯出發福跡象,特別是小腹明顯,女性也會有胸部變大的跡象,這也是你轉好運的徵兆,因為人的一生從木走向土,大約在中年期間開始發福,在五行當中土代表著君主,代表著有了自己的根據地,可以開始自己作主,性格沉穩大氣,此時懂得圓融,好好把握機會,將會遇見人生的大豐收。但這個時候可千萬要控制你的體重,一不留神就容易吃成大胖子,等到想減肥的時侯可沒那麼容易了。
三、觀心情
心情是受自身磁場和外界環境氣場相作用的結果,當你心情憋屈、鬱悶、煩躁的時候,總是抱怨、發脾氣,甚至衝動,你的運氣就不好;當你心情特別開心、高興,待人特別和諧,人和人特別融洽,歡聲笑語的時間多了,這基本就可以判斷是你好運的徵兆,可以寬心前行,做事基本上都阻力很小,事事順利。
四、觀行為
外在表現,越來越敢於表現自己,從過去的內向羞澀,轉而主動與人交流,不但不會感覺緊張而且很享受那種積極行動後的自信,人也變得樂觀開朗,做事也特別慷慨大方,比之前有人緣,甚至連異性緣都非常好,同時對別人的不良習慣及言語也能包容了。
五、觀外應
一陣子感覺外界的人和事有很多巧合,比如開車出門總是能輕易的找到剛好的停車位。或是自己身上總發生些巧合的好事。
如果還沒有上述這些徵兆,別著急,先從改變自己的心態做起,脾氣好心態好,人的氣就會順,氣順了,好運自然來。
氣順、心態好,好運自然來
第一:學會讓自己安靜,把思維沉靜下來,用具有沉靜審視的內觀,幫助你,學會靜心。
第二:儘量幫助你能幫助的人,那樣你就能從幫助別人得到由外而內的快樂,多幫助他人,也就是善待自己,更是一種減壓的方式。
第三:遇到心情煩躁的時候,不妨聽一點舒緩的音樂,閉眼,用一些,如:薰衣草、佛手柑等植物精油的香氣,協助你轉移情緒,或工作時,輔以一些,如:清新優活,迷迭香,檸檬等精油,在環境中擴香,讓情緒獲得更積極的力量,心情不知不覺就好了。
第四:練習冥想,也就是用第三者的眼光審視自己和周遭的關係,把關注別的人眼睛拉回來多看看自己,別跟別人去比較,不羨慕別人,寸有所長尺有所短,認定了自己的方向,就分割成一個一個短期小目標,變成具體可執行的方案,全力以赴。
第五:有時間多讀書,多吸收些精神糧食,讓自己的腦袋不空轉。楊絳先生曾說過:「現代人的煩惱就是來自於想得太多,讀書太少…」多讀點書你會發現,讓自己的頭腦充實也是一種減壓的方式。知識的累積雖是一步一腳印,但是有一天你一定會看到,知識就是力量,如古人常說的,命運好壞的決定來自於:「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在我看來,讀書對現代人來說應該是排在第一,因為讀書往往能在你人生重要的拐點,帶給你騰飛的契機。
第六:不論在任何條件下,不能看不起自己,不要自怨自艾,自黑自卑,哪怕全世界都不相信你,看不起你,你一定要相信你自己,而且要相信一句話:「如果你喜歡上了你自己,那麼就會有更多的人喜歡你,努力去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第七:珍惜身邊的人,倫語裡面,子夏問孝於孔子,子曰:「色難」。確實,我們常常因為親近而輕謾,我們在與父母及親人相處最難的不是伺奉,也不是順從,而是要能不擺臉色,不說諷刺傷害人的話。對親人、熟人不要去失去了分寸,哪怕是遇到你不喜歡的人,也不要有意傷害別人。這不僅是讓自己心情好,也給自己留條路,因為現在讓你愛搭不理的人,未來有可能會讓你高攀不起。
第八:學會換位思考,只有用真心去面對你的生活,遇到煩心事,學會哄自己開心,讓自己堅強、自信,不計較得失,用心對待每一個跟你相處的人,這樣你身邊的朋友多了,遇事有貴人幫助,你的人生會更精彩。
俗話說:「相由心生、貌由運轉,原來都是真的!」願你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就能行好運,老天自然會以美貌回報你!最後祝我的朋友們都能快樂的過好每一天!
延伸閱讀:
跟李淳廉博士學 有醫理有文化的 中醫芳療(漢方芳療健康管理師國際證照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