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需要的不是時間管理而是精力管理!
不可諱言,我們正生活在一個瘋狂加速的時代。在生活中或是職場上很多人都覺得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總是在與時間賽跑,我們都希望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完最多的工作。但數位化時代讓我們的時間被切割成無數個碎片。注意力也被無數個代辦事項所佔據,我們越來越追求廣度,而非深度。我們越來越傾向於迅速反應,而不是慎重思考。
但問題來了,我們忽略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們的身體,情感,思想和精神能量,被無情的透支和濫用,從而不能得到及時的恢復和補充,以至於影響了我們的效率,激情和創造力。所以我們更多的只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在很多方面,都是蜻蜓點水,卻很少真正的投注心力,全力以赴。
你聽過時間管理,財務管理,生涯規劃管理,但很少看過有人針對你個人精力給出一套科學而實用的精力管理方案,讓你時刻保持最佳狀態,在工作上全力以赴的工作,在業餘的興趣愛好上也能全情的投入,並獲得高效、快樂、健康的人生。
日前在一本名為「全力以赴」的書中,看到了作者洛爾和施瓦茨從身體,情感,思想和精神這四個方面去補充和恢復您的精力,觀點誘人,啟發心智,重點是具體實用。包括了如何管理精力,保持高效和重塑自我的關鍵。讓您無論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都能夠保持充沛,樂觀態度,積極向上又富有創造力。心動了吧!以下我就這本全力以赴的觀點跟大家解說一下,並且連我自己也都按書中的方式開始管理精力了。
啟動身體能量的三種方式,讓您一天精力充沛
體能是生命力的根本。在過去對工人,農民和運動員來說,充沛的體能更為重要,而其他大部分工作,則更依靠腦力而不是體力。因此,我們往往忽視了體能對精力的影響,事實上,體能是我們精力的基本來源。即便我們是一直坐在辦公桌前工作,體能一樣會影響到我們的敏捷性和情緒控制,是精力中創造性思維的一部份,甚至會影響我們對所從事工作的投入程度。
如何才能儲備更多的身體能量呢?
一是,深呼吸法:我們往往對呼吸是習以為常的。其實,這才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節奏。很少有人會注意到自己的呼吸,只有極其缺氧窒息的時候,我們才能夠發現正常呼吸的寶貴。比如吃東西噎著了,被水淹了,又或者是受鼻炎這種疾病折磨的時候,甚至當我們呼吸節奏生重大轉變的時候。
自己都常常意識不到,例如:生氣和焦慮的時候,我們的呼吸會變得急促,這對我們應對眼前威脅很有幫助。但是這種呼吸方式,會迅速削減我們的精力,使我們很難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反過來它又會加重我們的生氣和焦慮,形成惡性循環。這也是為什麼在控制生氣和焦慮的時候有個最簡單的辦法,那就是做深呼吸。
呼吸是自我調節最有力工具,是一種打起精神和深度放鬆的方式。長長的呼一口氣會促進恢復吸氣數到3,呼氣數到6,您會覺得外界的干擾在遠離您身體,思想和情感都漸漸的平復,深深的,平穩的,有節奏的呼吸,會激發您的精力和機敏性,讓人變得專注,放鬆和安靜,這才是最基本,最健康的生命節奏。
二是,合理膳食:我們體能的第二個重要來源,就是食物。食物轉化成糖原,進而為我們提供能量。我們大多數人並沒有長期挨餓的體驗,但我們都知道肚子餓的時候,不但思緒無法集中,還會變得焦躁不安,氣虛、血虛,氣血不足的樣子,同樣也會影響我們在各方面的表現。
所以合理講究的營養攝取,對我們有相當多的好處,第一,是看上去氣色會更好,整體健康水平會變好,體能狀況改變等,這些都可能使精力變得更積極。
我們大多數人都位於兩個典型的極端。在過餓和過飽之間劇烈搖擺,我們吃飯間隔時間太長,一次又進食太多。我們進食的間歇時間長短,會對全情投入和效能產生影響,每天吃5到6頓,低熱量高營養的餐,能確保精力得到穩定的補充。如果兩餐間隔長達四到八個小時,即使再富含能量的食物,也無法保證我們一直高效。
喝水也許是補充體力來源中最不受重視的,與饑餓不同,口渴並不能準確地反映我們需求的變化。當我們感到渴的時候,可能已經脫水很長時間了,多喝水還能有助於健康和長壽,咖啡、茶,碳酸飲料等,都不能代替水的作用。
三是,間歇訓練法:大部分人認為,健身的最好辦法就是做持續的有氧運動,或者是相對固定的訓練。然而研究表明,間歇性訓練比持續訓練更加有效。也就是在一連串簡單而劇烈的有氧運動,每次一分鐘左右,或者可以更短。再加上徹底的有氧恢復,對人們的免疫力會不斷地增強,心血管健康水平也會不斷的提高。間接訓練法,不但能夠拓展精力儲存量,還能夠提升抗壓能力,讓身體更有效地恢復。
間歇性訓練的訓練模式,就是讓中短期的全力以赴訓練和中短期的休息交替進行。這樣對於力量訓練和心血管鍛練,以及對我們的健康,精力水準和效能都有著重要影響。其基礎理論是訓練和休息的交替穿插,可以使人承受更高強度的任務。
上述深呼吸法,合理膳食和間歇訓練法三種啟動身體能量方法,讓您一天精力充沛,可以幫助我們儲備更多的身體能量。
積極的情感能量,可以幫助您保持持續高效
積極的情感能量,可以幫助您保持持續高效。身體能量是激發我們情感技能和天賦的原動力。為了達到最佳表現,我們必須擁有愉快和積極的情感,而恐懼、生氣、悲傷等負面情緒,無疑都是有害的,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和工作。
作者認為,情商就是巧妙的管理情感,從而促進積極精力和全情投入的能力,為積極情感充電的情感肌肉是”自信,自制、社交技巧和理解他人”。此外,還有一些更小,但起著支撐作用的情感肌肉,如:耐心,坦誠,信任和快樂。
情感肌肉的定期鍛鍊
要使情感效能最大化,就需要在情感肌肉的定期鍛煉和週期恢復之間達到平衡。如果不斷的支出情感,精力而得不到恢復,那我們的情感也會衰竭。比如:當我們嚴重缺乏信心,或者是特別不耐煩的時候,就是情感肌肉很虛弱,這時我們就必須對情感肌肉進行鍛煉,迫使自己超越現有的能量極限,然後進行恢復,進而增強自己的情感承受力。包括了,任何愉悅的,有成就的,被肯定的活動,都會激發積極情感。不論您是對唱歌,跳舞,瑜伽,讀書,打球等等哪一種感興趣,只要您把這件事當作優先考慮。把參加這項活動的時間看得極為神聖,他就能給您帶來愉悅,並且讓您保持持久效能。
當然,情感補充的深度和品質怎麼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這取決於您參加的活動,有多吸引人。能夠怎樣豐富情感和讓人充滿活力?例如:看電視,是大多數人放鬆和恢復的基本方式之一。然而,在很大程度上看電視,就如同吃思想和情感上的垃圾食品。它可能會提供暫時性的恢復,但基本沒有什麼營養,而且,還很容易攝入過量。相反的,情感恢復的來源越豐富,越有深度,我們積蓄的精力就越多,就越有精神。比如閱讀一本好的書籍,就能夠給我們補充豐富的情感能量。
建立精力支出和恢復的週期平衡。
情感層面遠比身體層面複雜,但其重要性卻一點也不差,比如建立一段健康的友誼,可以成為補充積極精力的豐富源泉,調查發現,在工作上至少有一個好朋友是保持持續高效的關鍵因素之一。一段非常穩定的人際關係,包括奉獻和索取,交談和傾聽,稱讚他人和被鼓勵,這是一種週期性的互動。如果在一段關係中您付出了很多,得到的回報卻很少,那最終會給您帶來吃虧和空虛感,而只顧自己的關係根本就算不上是真正的關係好。
積極的情感能量可以幫助您保持持續高效。身體能量是激發我們情感技能和天賦的原動力,為了達到最佳的表現,我們必須擁有愉快和積極的情感,任何愉悅的,有成就的,被肯定的活動,都會激發積極情感。要使情感效能最大化,就需要在情感肌肉的定期鍛煉和週期恢復之間達到平衡。
保持現實樂觀主義精神,可以儲存更多的思想能量
要想儲蓄更多的思想能量,您要保持現實樂觀主義精神。最有助於全情投入的思想能量,是現實樂觀主義。用現實的認識這個世界,但又對未來滿懷希望,積極努力,那些適度專注和帶有現實樂觀主義色彩的事情,都可以促進效能能為思想能量提供動力的思想。
肌肉主要包括心理準備,預見力,積極的自我對話,有效的時間管理和創造力。跟身體能量,情感能量一樣,思想能量的承受力,也來自於精力消耗和恢復之間的平衡。如果您想要保持適度的精力,集中和現實樂觀主義,就需要我們週期性的改變思維方式來休息和恢復活力。
疲勞,壓力及生氣、沮喪的負面思維也會阻礙思想肌肉的訓練
當我們缺乏表現良好所需的思想肌肉時,就必須通過系統的訓練來增強承受力。身體情感和思想方面的精力儲備是相輔相成的,如果身體因為睡眠不足或是狀態不佳而導致疲勞。就會進一步導致精力無法集中。如果情感上很焦慮,生氣或者是沮喪的話,尤其是在壓力很大的情況下,就會妨礙注意力,影響樂觀的情緒。
思想能量進行週期恢復的重要性,是最容易被我們忽略的。現實生活中不管做什麼類型的工作,我們大部分人都會認為更長時間的連續工作,是提高生產力的最佳途徑。在職場上,我們不會因為按時休息和準備下班而受到表揚,然而埋頭苦幹,卻能夠得到公司的嘉獎。
但如果如果思想能量恢復不充分,就會引發很多的後果,比如:判斷失誤增多,創造力低下,無法理性思考等。恢復思想精力的關鍵在於,要讓處於思考狀態的大腦,得到週期性的休息。交替工作就是很好的方式,可以使大腦不同的部位被啟動,提升思想能量。
左腦右腦在思想精力上各司其職
我們的大腦分為兩個部分,左腦負責語言邏輯,時間判斷,分析推理等。而右腦,更擅長視覺和空間思維,具有更強的迅速辨別事物的能力,並且能夠把部分和整體聯繫起來。
跟左腦相比,右腦更具有無序性,跳躍性和直覺性。所以,經常在直覺的引導和靈光乍現中解決問題,有效的時間管理也可以幫助我們提升思維能量。管理時間並不是目的,而是為有效的管理精力。這個更高目標服務的我們每天的時間是有限的,不僅要明智的利用時間,還要確保我們的精力優先投入到最重要的事情當中去。然而,我們往往把時間花費在了無關緊要的事情上,這個過程,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儲備。
所以要想儲存更多的思想能量,你要保持現實樂觀主義精神。最有助於全情投入的思想能量,是現實樂觀主義。他要求我們現實的認識這個世界,但又對未來滿懷希望,積極努力,那些適度專注和帶有現實樂觀主義色彩的事情都可以促進效能。
豐富的精神能量,讓我們的人生更加精彩
豐富的精神能量,讓我們的人生更加精彩。在某一時刻,可以調動的精神能量反映了我們身體的承受力,而願意怎樣去調動這些精力,則更多的和精神有關。
從根本上講,精神能量是我們生活各方面最獨一無二的動力,它是我們動力,毅力和指引力最強大的來源。從實際上來看。無論我們肩負什麼樣的使命,只要是能點燃人類精神火炬的事情,都可以促進全情投入和效能,最大化為精神力量提供動力的精神肌肉,是性格那種遵從自己的價值觀,去生活的勇氣和信念。即便這樣做,需要犧牲自我,歷經磨難那些起著支撐性作用的精神肌肉,包括熱情,責任感,正直和誠實,既關愛自己,又對他人負責。如果兩者能夠達到平衡,那我們精神力量就可以得到維繫。
換句話說,要想按照自己認可的價值觀去生活,就需要定期補充我們的精神能量。當我們缺乏足夠的精神力量時,就必須通過系統的方法,例如:包括在大自然中散步,看一本兒激勵人心的書,聽一段兒優美的音樂,或者是聽一場精彩的演講。相反,精力實踐則既能補充精力,又需要消耗精力。例如冥想需要高度集中精力來讓大腦安靜,但同時冥想也可能有助於獲得豁然開朗,互相聯繫,甚至愉悅的感覺。冥想和瑜伽都是涉及身體各個層面,既可以增強精神承受力,又可以讓思想和情感得到恢復的方式。
我們要想讓自己生活得更有意義,就要主動的提高精神承受力,提高精神承受力,最好的方式就是優先滿足個人利益之外的事物,我們常常把自己的需求看得最重要。但這時就必須從這些需求上轉開注意力,當我們為了他人或某個理想而置個人利益於不顧,這是一種勇氣的表現,就會充滿了意義性,讓我們體會到更深層次的意義和更大的自我價值。按照我們認同的價值觀去生活(也就是自己的信念去生活,因為信念就是力量),不僅能讓我們生活得更有目標,還能説明我們更好地去迎接挑戰。而如果我們糾結於自身利益,反而消耗大量精力,進而妨礙我們的效能。
精神能量是我們生活各方面最獨一無二的動力,它是我們動力,毅力和爆發力最強大的來源。從實際來看,無論我們肩負什麼樣的使命,只要是能夠點燃你的熱情的事情,都可以促進我們全情投入和效能最大化。我們越是有效的掌控和支配自己的精力。就越有能力和效率,不管我們做什麼工作,開展什麼活動,都需要全身心的投入進去,全力以赴,也才會給我們的生活方式帶來根本性的改變。希望大家都能在精力管理中找到你的精神能量,重而恢復你的信心與動力。
延伸閱讀:


3 Comments
Pingback:
Pingback:
Ping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