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視頻不會讓你吸收更多知識,只會讓你變笨
這些年拜互聯網及大數據之賜,資訊蓬勃發展,幾年前傳統出版業感受到時代轉型的壓力,一直提倡大家多多閱讀,現在才知道其實不是閱讀人口變少,是閱讀的形式改變了,以文字為載體的工具,已由紙字書換成網路書店模式了,而且現在人每天吸收新知的量還是以前的好幾倍。雖然我個人認為現在人每天流過腦海的資訊量是大大的增加,彷彿互聯網為大家打開了知識的海洋,但另一個知識的盲區又出現了。
看似劃過腦海的有用資訊多如過江之鯽,但能留住的並不多,而且耐心也變差了,影片從過去的動輒一兩個小時的電影,到現在出現的各種短視頻,以前電影所講究的結構與故事的鋪陳,現在這些都不需要了,就像跳過前奏直接進入副歌的流行歌曲一般,直接切入高潮階段,因為大家都沒有耐心等待,變成了決戰前三秒的時代了,三秒鐘決定你要看下去還是滑過去。
短視頻使人變笨
年初微軟Microsoft才發佈了一款Chat GPT 立馬火遍全網,很多人預言ChatGPT會是2023年的風口,也預示著我們的數位科技大數據發展,已經正式進入了人工智能時代了。這時有人恐慌的問:「電腦真的會取代人腦嗎?」答案顯而易見,你根本不用問,是的,現在已經是了。電腦的記憶計算容量比你大多了,還不會有人類常見的情緒化問題。不但如此,有了越來越強大的人工智能,我們人類還可能越來越笨。原因有三:
第一,偏狹,資訊量越來越大,但我們卻越來越狹隘
我覺得現在的短視頻會讓人變笨,這個觀點很簡單,之前在傳播學裏面看到一個詞叫做「資訊繭房」。意思是指:困在自己所知的知識範圍內的現象。你仔細想一想,你每天看似刷了很多短視頻,但是其實,你是困在重復消息的這個繭房當中,所以你看似刷了很多,實際上越刷就越重復。比如說你喜歡貓貓狗狗,你曾搜尋過或是視覺停留過,電腦就會記住你的喜好,然後你一打開短視頻就全是貓貓狗狗,你喜歡美女,你打開短視頻,就全是搔首弄姿。你喜歡追劇,所有的網頁充斥的都是各種偶像劇。
我們原來以爲互聯網,是幫助我們打開更多和未知世界的連接。但是現在你看到的是什麼?是你越來越只喜歡看到自己喜歡的視頻,而且看到自己一點兒不合胃口的視頻,就需要0.1秒你就會把它劃過,這也會被互聯網記錄下來,再也不給你某類資訊。
你的喜好都會被人工智能記憶,久而久之,你會發現你是寬闊認知的人,你會看到寬闊,你是喜好單一或侷限的,你也再也走不出你的眼界了。所以互聯網並沒有帶給你更多的可能,它是在加深你對已有世界的偏見。這就是我覺得關於互聯網帶來的最大的問題,叫做”偏狹”。
第二,沉迷,短視頻會努力屏蔽其他的資訊讓你身陷其中
你有沒有發現,短視頻其實不太鼓勵你去探索,就”探索”這個詞,大家也不用想特別高尚,就是你東滑滑西滑滑就好了。但是我問你,短視頻會讓你東滑滑西滑滑嗎?現在內在短視頻的分發邏輯,其實是怎麼盡可能的留住你。所以你觀察一下短視頻這個交互介面,當這個短視頻佔據四方屏的時候,你不僅看不到其他消息的提醒,而且你甚至感受不到時間的流逝,是因爲精密的演算法,團隊優秀的產品經理團隊經歷千軍萬馬,他們就想讓你沉迷在其中,你說21世紀什麼最稀缺,注意力最稀缺,所以他要爭奪你的注意力,就會讓你沉迷其中,你自制力再強,你比得過這羣高智商人才對你設下的陷阱嗎?所以這就是有關變笨的第二重含義,叫做”沉迷”。
第三,渙散,耐心與注意力越來越低
這個是最要命的。一個朋友是高中校長從事教育工作多年,他說,你以爲短視頻只是讓你沉迷,讓你偏狹嗎?不,他會改變你的認知結構。你有沒有發現你現在耐心越來越低了,爲什麼?因爲大家的注意力變得更加的渙散了,我們已經沒有辦法忍受一個長時間的交流、學習和觀看方式,你所接觸到的所有的東西都是文化的速食,而那些豐富的細節、豐富的感受,在你這裏都被簡化成越來越簡單的框架和模式。
所以你看短視頻上現在什麼比較火,叫做「5分鐘給你講一部電影」,「8分鐘給你講一部電視劇」,「30秒要給你講一個觀點」,而這種東西真的能夠帶給你收獲和成長嗎?當然不行,你充其量塞了很多碎片化的資訊,所以,這就是有關變笨的第三重含義,叫做”渙散”。
所有未經思考與咀嚼的感悟,都只是別人的東西,碎片化的東西不但無法形成知識鏈,還浪費了許多的注意力。吸收知識沒有捷徑,就是一點一點的累積,拉框架,學骨肉,你才能利用數位科技的力量提升自己,而不是成為短視頻的俘虜。
延伸閱讀:
跟著李淳廉博士一起學中醫芳療(漢方芳療健康管理師國際證照課程)


2 Comments
Pingback:
Ping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