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投資的坑,感情再好都不要碰
現代人你一定聽過,”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的投資名言。 所以任何一個對自己未來有規劃的人一定不會錯過好的投資機會。但看了我以下的經驗,你可能會發現上面那句話未必正確,因為大部分的投資人遇上的都是『你不理財,財不”離”開你』。
真的是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嗎?我怎麼感覺大部分的人,恰恰相反,反而是你不理財財不離開你呢?!一個投資不慎,往往會讓你幾年來的積蓄化為烏有,還會把自己的未來也搭進去,生活如臨深淵,成了背負生活壓力,償還鉅額貸款的人!
以下是我這些年的投資XX生醫股份有限公司的過程:
2018年初,一次在朋友家裡的聚會,朋友L夫妻及他的兄嫂在旁,你一言我一語的講著未來公司的規劃與藍圖,並分享他想拼上市的初衷,為了有天大家都老了,退休後仍老有所依,所以邀請大家一起來投入。
我也就帶著期待和期許的心情,加上自己向來單純的心思與友情的支持,根本沒多想,最重要的是打從心眼裡覺得大家親如家人不會有問題,我和朋友也就在他們一屋子親友,你一言我一語的促擁下,講了某某政要也要投,某某政要的兒子是他的哥們,某某企業大老也搶著要投,是他們夫妻攔著,為了要保護我們這些親如家人的原始股,未來也只會溢價發行….等等,感覺現在不馬上投入就沒機會了。
L夫妻及小孩一家人在美國都有國籍,L的先生在台北某醫學大學的教學醫院擔任婦產科主任醫師,年過半百想創業,L也想幫先生一圓獨立執業的夢想,「以華育生醫股份有限公司」為名,準備打造一個「亞洲卵子銀行」,前期的募資一億多,夫妻兩持股八千萬,股東多是親朋好友,自然也沒有去關心那些投資所需的正式文件與繁文縟節了,我就在同意後,經由他們的指示,將錢轉進了華育生醫股份有限公司的指定帳戶了。
之後,我的朋友一直跟我說,放心,他不會跑的,三年就可以拿回來了,結果四年過去了,杳無音訊。
對了,我除了看過第一年的財報,之後就再也沒看過了。
投資華育的第一年後的某一天,他邀我和朋友談些其他合作的可能性,我去到華育生醫時,L和她先生,拿出了前一年的財報給我們看,我朋友還一旁示意我,不要看太仔細,免得顯得自己小鼻子小眼睛,我們不過才投入500萬,其他人都是1000萬 ,800萬的。言下之意,我錢少,人微言輕,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我聽了只看了幾個重點,就是他們的一個月的房屋租金是98萬,裡面的設備器械都是上千萬設備,員工少說二十個,每個都是專業技術人員,本以為他們這麼龐大的支出,第一年肯定是賠的,誰知道,是我多慮了,他們生意非常好,第一年扣掉拉拉雜雜的開辦期間的費用,光運營我看到帳面上就已經淨賺了400萬,他們的營收好到我們當下還覺得信心十足。
拿股東的錢玩自己的夢想,什麼IPO都是騙局一場
L這時看到我們正欣喜恭維的時候,補充了一句:「喔,對了你們投資的那個是凍卵,也就是卵子銀行的這部分喔!華育去年賺的那是是屬於「華育婦產科」這個部分衛福部有規定,那是屬於醫師個人所得。」
當下我似乎有點看懂了,似乎投資與詐騙根本是一體兩面,賺錢的部分歸華育,投資人的部分歸給卵銀,根本事兩手策略。因為第一年我還在等他們承諾的股權反還,我也就忍了,一切低調,也不深究。
站著募資跪著要債
之後的幾年,因為,當初我這筆款項,確實因為是公司貸款來的,所以我有還款壓力,再加上大環境的變遷,我自己本業也遇到很大的衝擊。2021年五月我向L開口,我因為自己的困境必須要徹股,可是卻引來對方幾番的藉口阻撓,有次L還找了當初這份親誼的關係人他哥哥出面,他哥哥一句話『投資有賺有賠本來就是自己要承擔』,我說:「當初如果不是這層關係我怎麼會投資華育」。他哥哥:「別都賴他,你自己也是抱著想賺錢的念頭來的」,我當下是真的覺得我是白癡,一時天旋地轉,我是怎麼一步一步走入這個坑的?這麼多年當了被坑的股東,被人當了肥羊了…….我只講:「如果你那麼看好你自己的企業,為什麼不自己買回股權呢?為什麼要等人來接盤呢?如果這個企業真如他的夢想這麼好?為什麼會沒人要接盤呢?」
更可惡的是,我還得每次千求萬求,下跪式的求他們為我解困,才能拿回一點點的股金,為了這個股票我成了華育的乞丐。
之前請朋友幫我評估看看我有沒有什麼法源依據,其他諮詢的律師說,即使準備IPO的公司的股權也是隨時都是可以拿回的阿,只要有人接盤就可以了。
後來L也提醒我,如果我硬性拿回來就是要以當下股價認賠。試問:你們那種兩手策略,賺得都是華育婦產科,賠的都是卵子銀行的,我們都是投資他的卵子銀行的,這難道不是在坑殺股東嗎?我從那次的對話後瞭解了,L的兄嫂雖有投資,但看到的帳本肯定是不一樣的。看到這邊,我相信你已經看懂了。
延伸閱讀:


4 Comments
Pingback:
Pingback:
Pingback:
Ping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