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養骨,冬季不怕冷風苦
上週一位年約六十的女性朋友在line問我,她十多年前就有頸椎的椎間盤突出的問題,近年來更是一到冬天就感覺冷風會穿骨而入的酸痛,特別是每年冬天或者是冬春季節交替的時候,一陣雨一陣寒的都是肘膝關節也最難熬的時候,看到最近正值三伏天,想說夏天骨頭疼痛的情況會比冬天好上很多,但是一想到夏季過後又要承受風溼骨痛,所以想問我,是不是自己的骨關節風濕酸痛也可以利用一下三伏天來治療呢?看夏天有哪些穴位可以用暖暖石+漢方按摩油來溫灸,預防冬天的風濕骨病,風濕酸痛,或是也可以藉由三伏天的陽氣來滋養骨骼呢?如果有的話,應該選擇什麼穴位效果最佳呢?
夏季不養骨,冬季冷風苦
有一句俗語說"夏季不養骨,冬季冷風苦"。它其實指的就是夏季,如果不好好滋養我們的骨骼,在冬季到來的時候,骨關節都會感覺冷風有穿骨而入般的酸痛,而出現骨頭關節的筋骨酸痛,風濕酸痛,比如說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風溼,類風溼關節炎,痛風,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等多種骨骼病症,我們經常說冬病夏治,那麼冬季多發的病症可以在夏季優先調治,那麼它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夏季太陽陽氣足,溫度高,可以驅散我們冬季的寒邪,也可以把留在我們身體深處的寒邪驅除體外。避免冬季因寒因濕所導致的多發病症的出現。
一般如果冬季有骨病疼痛的患者,或是如上面這位朋友已經有種退化性關節炎的情況。在夏天除了以暖暖石重點溫灸疼痛部位之外,比如說冬季容易出現腰椎疼痛,那麼你就在夏季重點溫灸下腰椎,膝關節疼痛的患者,在夏季多溫灸一下膝蓋骨,這些屬於是局部的艾灸方法,大家直接做就可以了。
另外,你根據自己的病痛部位來選擇,對於骨骼類的病症在夏天。可增加三個遠端穴位來提升我們整體的艾灸效果。
治療骨病不可或缺的三個穴位
絕骨穴(懸鐘穴)
第一個穴位叫做絕骨穴,也稱之爲懸鐘穴,是人體八會穴之一的髓會,也就是人體全身骨髓的精氣交匯在絕骨穴。我們都知道骨骼裏面有骨髓,骨髓它是滋養骨頭的必要物質。人體一旦缺乏髓這個物質會導致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就是骨骼類的問題,你像睡覺容易導致的落枕。骨折之後骨頭的恢復,包括腿部的一個祛溼不利,都和絕骨穴有關。
另外一方面,髓這個物質它匯聚的地方,在大腦。中醫裡有「腦爲髓之海」的說法。所以說絕骨穴,他也可以調制和腦髓相關的病症,比如因爲髓海空虛所導致的頭暈目眩,耳聾,耳鳴,失眠,記憶力下降,包括中風失語,以及我們骨髓的造血功能低下,他都可以用絕骨穴。絕骨穴呢,在我們人體小腿的外側,先找到外踝尖兒,然後順着外踝尖兒所連接的骨頭向上推往上的骨骼的凹陷,這個凹陷就是絕骨穴。。
大椎穴
第二個穴位是大椎穴,有一定中醫基礎的朋友可能會覺得,我們下一個穴位說的應該是大杼穴,因爲骨髓水,它匯聚的地方在絕骨穴骨,它匯聚的地方在大柱穴,因爲骨髓的髓它會的地方,在絕骨穴;骨它會的地方在大杼穴。骨會是否在大杼穴,在古代它實際上是有一定爭議的,也有人認爲骨會他應該是在大椎穴。臨床實際使用在調骨頭一般用大椎穴的效果比大杼穴的效果要好一些,所以我們也是用大椎穴來調治骨骼類病症,比如說常見的頸椎病,腰椎病,腰椎間盤突出和各類骨骼病症都可以用大椎穴來解決,畢竟大椎穴它在我們的一個脊柱上面,
大椎穴所在的位置是在第七頸椎脊柱下方的凹陷處,也就是說當我們低頭的時候,在頸椎下方你能摸到一個。高高凸起的骨頭,這骨頭下滑的凹陷就是大椎。
陽陵泉穴
最後一個穴是陽陵泉穴。陽陵泉穴歸屬於膽經,是人體八會穴之一的筋會,那麼筋,就是我們常說的筋骨疼痛,骨指的是骨骼,那麼筋指的就是牽引骨骼運動的大筋,或者說肌腱之類的,比如說:下肢的走路屈伸不利,包括腰痛、腿部抽筋,我們都可以用陽陵泉穴來解決。
陽陵泉穴:位是在小腿外側腓骨頭前下方的凹陷,也就是在我們膝蓋的外側,能摸到一個很明顯的骨頭突起,這個骨頭凸起就是腓骨,腓骨的前下方的凹陷就是陽陵泉穴的所在。
以上就是針對夏季滋養骨骼的三大穴位,包括絕骨穴、大椎穴以及陽陵泉穴,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邊。我是李淳廉希望對您有幫助。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