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淳心淳意

白露不受寒的溫腎養生七防

白露,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季節,也是望月懷遠「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的白露。更是:「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是氣溫漸涼,夜來草木上可見到白色露水的意思。每年大約在98日前後,進入 節氣「白露」,晚上就會感到一絲絲透骨的涼意。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第15個節氣,曆書記載:「斗指癸為白露,陰氣漸重,凝而為露,故名”白露”。」

pattern-3119825_960_720sandalwood_1000800 白露不受寒的溫腎養生七防

 

白露不受涼溫腎按摩法

白露節氣時,因為夜晚水氣凝結在清晨時會形成許多露珠,所以此時寒氣下降,早晨開始出現了低溫,大地開始走向了收藏。在四時節氣的五行中,秋天屬金,其色屬白,所以將這個時節命名為 「白露」。是防寒的開始,此時除了根據天氣變化增添衣物、晚上睡覺注意覆蓋腹部外,還可以「按摩肚臍」作為日常保健。古人說:「臍為五臟六腑之本,元氣歸臟之根」,按摩方法是先將雙手掌心搓熱,然後上下重疊放在肚臍週遭,按「順時針方向」繞15圈,也可以用暖暖石來揉按肚臍,以及肚臍下方三寸的關元穴,都有守住元氣,在秋天收藏的季節,故守住腎精,養精蓄銳,就能積蓄能量好過冬,鞏固自身免疫力避免秋冬的傷風感冒。

關元穴1000 白露不受寒的溫腎養生七防

白露首重養肺

白露這個節氣正是天氣轉涼的象徵,也是金色秋季收穫的季節,此時也是養肺的季節。這時炎夏已逝,暑氣漸消,天高氣爽,雲淡風輕。儘管天氣逐漸涼下來,白露之後天氣冷暖多變,特別是早晚更添幾分涼意,可以加強身體鍛煉,另外氣候乾燥,避免乾燥傷陰,飲食注意滋陰潤肺,皮膚保濕,呼吸道的保暖,避免溫差誘發鼻子過敏,咽喉乾癢咳嗽等的發生。

白露養生七防

防秋寒,補養腎氣

在中醫裡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說法,也就是說白露節氣一過,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體了。如果這時候貪食寒涼,就容易損傷脾胃陽氣,尤其是脾胃虛寒者更應禁忌。

從白露起應注意溫養腎氣,這時可以堅持晚上泡腳,用溫水泡,水要淹過腳踝,時間在15到30分鐘,泡到身體微微發汗。泡腳的同時用暖暖石,按摩耳前耳後,及將腰部腎俞穴的位置推摩至腰部發熱,腎開竅於耳,而且耳朵有密集的反射區,聯繫著全身每一個器官,所以常搓揉耳朵是一種很好的養生與固腎的方法。

beautiful-woman-activewear-warming-up-park1000800 白露不受寒的溫腎養生七防

防關節僵硬,運動前先暖身,動靜結合更有效

白露之後進入了一年中難得鍛鍊身體的好季節。而白露節氣的養生重點是加強肢體的運動與筋骨的靈活度。但白露時也是早晚開始出現溫差的時候,有些人已經出現早起關節酸痛的情況,此時更要注重運動鍛煉,動靜結合更有效率。據《黃帝內經》:「秋三月,此為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生之道。」

「白露季節選擇運動項目應因人而異,量力而行並持之以恆。」老年人可散步、慢跑、體操伸展,打太極拳、自我按摩等;中青年人可跑步、打球、跳舞、爬山、游泳等。在運動鍛煉的同時,還可配合一些「靜功」,如呼氣、閉目養神,做到動靜和諧。

防抑鬱,開懷大笑與唱歌

白露以後日間時間越來越短,天氣陰沈的時間多,應注意養心,維持愉快的心情。白露過後,保持愉快的心情,可以多唱唱歌,或是多開懷大笑,中醫認為歌唱與大笑都能宣發肺氣,調節人體機能,消除疲勞,恢復體力。」笑還可以使肺吸入足量的清氣,呼出濁氣,加速血脈運行,能使心肺的氣血調和。常笑還是一種健身運動,能使胸肌伸展,增大肺活量。所以白露過後,多找朋友去K歌,朋友間唱唱笑笑無比歡樂,也是很好的養肺與養心。

 

防感冒,要注意呼吸道疾病

白露起,進入了「披衣覺露滋」的時期,早晚天氣轉涼,再加上秋高氣爽燥氣傷人,特別容易造成咽喉的乾癢乾咳,有鼻子過敏的人特別人容易出現打噴嚏及鼻流清嚏的情況。耗人津液,因此常會出現口咽乾苦。可以用辛夷按摩油按摩咽喉及鼻翼兩側。

masagi_b1000-1 白露不受寒的溫腎養生七防

防腸胃病,少吃涼性蝦蟹與海鮮

此時,也正是每天蝦蟹肥美的季節,特別是每年此時都是陽澄湖大閘蟹大出的旺季,在中醫看來因為螃蟹屬於大寒之品,易傷脾胃,此時如果多吃容易傷脾胃,造成消化障礙或腹瀉問題,腸胃功能不好的人應少吃,其他如帶魚、透抽、蝦類、韭菜、生冷食物醃製菜品和過於甘肥油膩的食物,也盡量做到限量或不吃,此時在飲食上可以吃點酸少吃辣,對於養肺及皮膚都有幫助。

4D1CEC9B-5D6B-47CA-9E11-2872E7467AA21000800 白露不受寒的溫腎養生七防

防亂補,祛涼養肺合理飲食

白露時節正值秋季,五行屬金,對應的臟腑是「肺」,因此白露時節要注意養肺。此時因為大地偏燥,燥氣傷肺,在飲食調節上更要慎重,不能一味進補。從飲食上看,應注意滋陰,建議在飲食調節上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維生素的當令蔬果,如水梨、白菜、百合、蘿蔔、蜂蜜等。對於體虛者,這時候,最好通過食補代替藥補,而食補首推粥。早晨喝碗粥,能防秋燥。如百合粥、銀耳粥、蒸水梨、芝麻粥、紅棗粥、紅薯粥、玉米粥等。這些飲食有清肺潤燥、止咳平喘、補養氣血、健脾補腎的功效。而有哮喘、氣管炎、咽炎以及過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

woman-smearing-cream-her-leg1000800 白露不受寒的溫腎養生七防

防秋燥,皮膚保濕除乾癢

白露時節,進入了秋高氣爽的氣候模式,秋天燥氣傷人,容易耗人津液,因此常會出現口咽乾苦、大便乾結、皮膚乾燥的現象。中醫認為,這是肺氣大腸相表裡,肺主皮毛的緣故。由於「肺主氣,司呼吸,主宣發與肅降,喜潤不喜燥。」

此時,皮膚要開始注重確實的保濕,避免乾燥搔癢,以天然的按摩油,當成皮膚滋潤的保養品,可以幫助皮膚的吸收,避免黏膩感與越擦越癢的情況。

飲食上,建議要多吃梨、銀耳、蜂蜜、百合、枸杞、蘿蔔、豆製品等,多吃橙黃色蔬菜,比如南瓜、紅蘿蔔等。對保護皮膚也很有效。

延伸閱讀:

秋天的五臟排毒法

秋風起口燥咽乾,咳個不停

秋天燥氣傷人,秋天的皮膚乾燥和乾咳

跟著李淳廉博士一起學中醫芳療(名額有限)

九月的蘆葦花-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One Comment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