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意忘形比得意忘形更可怕
我們常聽人說:「我今天狀態很好,像打了雞血,任何事情都難不倒我….」,也有人說「我現在狀態不好,離我遠一點…」。我就發現人好像是一個特別需要狀態的,有時在我自身也常會發現,我很容易因為一個小的不順,帶來幾個連鎖的不順;因為一個事先準備,讓一整天都像個幸運兒。因爲我經常有需要公開講演的時候,不管是去主持節目或是演講、上課的,但有時我會覺得一場演講就算是連著兩個小時,不喝水,我也可以輕鬆自在,不但狀況好,臨場互動生動活潑,自己信手拈來的例子都一大堆源源不絕,還能非常的天馬行空,想到很多臨場發揮的例子;但有時一場演講下來自己覺得聲嘶力竭,口燥咽乾,還需要特別運用丹田的力量來使力,才能使自己撐到最後。
後來我仔細省思,這個口乾舌燥,或是猛清喉嚨的動作,往往就是一個狀態不好時最典型的生理特徵,而且如果自己的狀態不好的時候,外人可能也看不出來,但你的生理反應已經優先發難了,越講嗓子越痛,越講這個咽喉越緊。而這個”狀態”好像是一開始的一種心理暗示,也就是說如果你事先在心理上認為,今天心情真好,今天這個主題我正好喜歡跟今天的對象分享,滿懷熱情,結果一切都會順,如果一開始因為喬時間勉強喬到今天,幾番波折周旋接下來的演講,連自己都會懷疑這個可以嗎?所帶來的就是一連串的阻礙和狀態不好。
運氣有時就是一連串的機會造成的
這就像有時一早起床晚了,趕著出門,結果東西忘了帶,心理越是急,路上紅燈就特別多,到了公司,又是這個不順,那個阻礙的,如果今天我提早了十分鐘起床,很從容的吃了豐盛的早餐,慢條斯理的按部就班準備會議,可能看到天空久違的太陽,看到馬路上連線的綠燈,都會感覺今天會是美好的一天,光這個差別所帶來的機會與結果就會很不一樣,這就是所謂的運氣嗎?真的假的,怎麼這麼充滿僞科學呢?
你的狀態決定了你是”機會感知者”還是”威脅感知者”
一位哈佛大學的教授,他經過了大量的研究之後告訴我們,真的是有所謂的「狀態」,如果一個人狀態好,他經常表現出來的是「機會」、「感情」,就是他聽到一個事,他首先想到的是這件事不錯,可能是一種機會,挺好的;但是如果這個人狀態不好,他聽到同一個事情,他會覺得不行,這事有風險,可能就是一場騙局。也就是說我們在對事情的判斷,往往來自於我們當下屬於「機會感知者」或者是「威脅感知者」。如果你在狀態好的時候,看到的都是機會,而你在狀態不好的時候看到的都是阻礙。當你的壞疑和防衛心過強時,可能的機會來了都被你擋在門外了,好事都為變風險,人生當中永遠都是障礙,處處是困難。
有時機會與阻礙的分界線,就是來自於我們對於機會的「感知力」,而這個感知力,可能是我們的「狀態」所帶來的"吸引力法則"。這也就是正能量與負能量的差別,正能量向著正向循環,而負能量向著負向循環,這大概就是我們說的要保持樂觀,心若向陽,一切都會否極泰來;心若悲觀,遇到的阻礙會更多。
“沒力量”的破壞力比”有力量”更大
而這種「威脅型感知力」的人,表現的是退縮,自卑,懷疑,一種感覺能量特別虛的,「沒力量」的外在表現,對心理的破壞力,其實並不亞於「有力量」,也就是説一個人內心當中沒有力量的時候,對自己的破壞力更大,就是當我們失意的時候,被生活打垮的時候,全然的頹廢了,對人生放棄了的狀態,自己陷於低氣壓,對什麼都消極,「失意忘形」了,就是我們中國人過去講的「得意忘形」還是「失意忘形」得意忘形,人在得意的時候,不管是為人狂妄,還是舉止囂張,基本上都是一個正面以上過度的詞匯。但都沒有「失意忘形」對人、對能量、對未來的機會的破壞力來得大。如:我被生活打敗了,憤世嫉俗了,誰都別找我,我頭發留起來,鬍子留起來,心如槁灰,我準備出家了。這樣當一個人內心沒有力量的時候,因為在遲疑之間,我們往往会失去前行的勇氣和機會,也將給自己造成的破壞力可能會更大。
從容淡定的人不一定會贏,但失意忘形的人一定會輸
國學大師-南懷謹先生,曾經在跟弟子的授課中說:「我們都常聽說“得意忘形”,但是,據我個人幾十年的人生經驗,還要再加上一句–“失意忘形”。有的人本來蠻好的,當他發財、得意的時候,事情都處理得很得當,見人也彬彬有禮,但是一旦失意之後,就連人也不願見,一副討厭相,自卑感,種種的煩惱都來了,人完全變成了–失意忘形。所以我就體會到孟子講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一個人做學問,只要做到“貧賤不能移”一句話–「能夠受得了寂寞,受得了平淡,所謂“唯大英雄能本色”,無論怎麼樣得意也是那個樣子,失意也是那個樣子,到沒有衣服穿,餓肚子仍是那個樣子,這是最高修養,達到這步修養太難了。」一個人在失意的時候都還能淡定從容,才能餵大自己的格局。尼采說:「一個人知道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古人說:富貴而有業,則不致於為非,貧困而有業,則不至於飢寒,人在困境中工作就是你的命脈,有它在,你就有了抗擊生活爆擊的底氣。拿出信心,做個機會感知者,隨時保持最佳狀態,時運中會否極泰來的。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