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代的香氣
講到香氣,不只是含有精油的植物帶有特殊而強烈的香氣,人因為流汗,每一滴排出的汗水透過皮膚每一個汗孔及皮脂腺的浸潤,也會散發出個別而特出的汗味。但你有沒有想過,當每個人散發著各種不同的體味,在人群間走來走去,穿梭於城市之間,就這樣一點一滴的構成了城市的香氣及時代的香氣。所以當我們回溯歷史,每個時代都因為文明的程度、環境、習慣而有不同的香氣,現在如果要問你那個城市最香?想必大家腦海裡第一個浮現的是法國,是歐洲精品店裡呈現的那種,各式瓶器裝著的各種香水五顏六色的香水,我們都知道近代所有知名的香水品牌都是來自歐洲,不是法國就是義大利,彷彿歐洲不但代表著先進的,品味的,時尚的以及充滿香氛的氣味。
歐洲從既乾淨又芳香走向污穢惡臭的中世紀
你可曾知道,在中世紀的歐洲,其實是一個黑暗落後,甚至到處張亂污穢,溫疫傳染病橫流的地方,包括幾個世紀黑死病,鼠疫、天花等,都是發生在歐洲。在德國小說家徐四金的小說「香水」,寫十八世紀的法國巴黎,一個當今的時尚之都,當時卻是一個充滿各種惡臭,既污穢又骯髒的存在。而曾經那樣污穢的法國巴黎,是如何走到今天成為世界香水之都的呢?
講到芳香療法的歷史時,我們常用溢美之詞頌揚古代歐洲的羅馬帝國,或是古埃及,他們開始應用所有有香味的植物,重視個人衛生,生活中是充滿各種植物的香氣,那個時代既乾淨又芳香;而中世紀的歐洲(又稱為黑暗時期)的歐洲人則既污穢又無香味。中世紀以後一直到十七世紀末,人們變得是既髒又香,……十九世紀以後的人呢?則是既乾淨卻無香味。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屬於時代的香氣呢?是歷史、文化、社會環境的氣息?或僅僅是人們身上散發的氣味,構成了時代氣味複方的主調?時代的氣味,可能是香氛,是惡臭,更可能是兩者皆非、曖昧難解的各種氣味。
十七世紀之後植物精油的提取技術改變了時代的香氣
十七世紀詩人亞伯拉罕.科里(Abranam Cowley)表示:「哪一位有理智的人,會不讓嗅覺留連於玫瑰與茉莉之間,而寧可讓心靈在塵與煙的惡臭之中奄奄一息?」如此告白。可見得當時的人們,全面的陷入香氛沉迷症了,卻看得出他們必然有依賴香氛的實際必要,才能夠自己營造一個「除臭的環境」,才能過著精神上如意的文明生活。
而令人感到好奇的,的確是在十七、八世紀的時代,大量耽溺於植物香氛、與濃如野獸體味的麝香的法國貴族,雖說人人堪稱是個「香味發射器」,但由於當時歐洲人畢竟一生當中都極少有沐浴的機會,他們到底聞來會不會就是豪香與惡臭交配之後的產物?這氣味還挺教人不敢貼近想像的,不是嗎?
當代的法國人,包括皇室與貴族成員,已經在不知道有多久的過去歲月裡,變成最不喜歡沐浴的民族。”太陽王–路易十四──對法國極有建樹的──四年之間只洗了一次澡。宮廷成員,不分男女,身上不只有跳蚤、虱子橫行霸道,他們的口、腋下與腳,一概臭氣薰天……”或許也因此,一般相信,就為了掩飾令人不悅的體臭,昂貴的香水變成法國貴族日常大量消耗的必需品,也因此造就了法國香水產業的高度發展。
在「大陽王」時代,市井小民普遍也沒有洗澡的習慣,公共浴場據估計,巴黎的一百一十萬人,人平均一年只造訪兩次。那令他們的希臘羅馬祖先一日數次、深度著迷的沐浴享受,變成是一年一次,甚至一生都不會有一次的「稀奇事兒」!
法國大革命之前,時代氣味是香臭並立的
法國在大革命前,社會的氣味的確是惡味昭彰的:想像當時巴黎居民日常習慣將排泄物倒入街上,下水道隨時散發有名的惡臭,而為了消臭,所用的煙薰氣味瀰漫滿城。所幸,由於雜誌與報紙媒體,此時在歷史上首次啟動大量傳播的效力,瑪麗.安東尼皇后的愛洗澡與對香氛的偏好,實質上也帶動了人們重新重視衛生習慣。香氛與溫泉浴,正要重新成為十九世紀末的歐洲生活時尚。
今日代表法國巴黎精神文化的奢華饗宴──巴黎香水屋的專業發展──其實不能不歸功於他們的宮廷中風雅的君王統治者,尤其必要感謝的,還是瑪麗.安東尼皇后呢!
二十世紀則是既乾淨而且人工香味
當浸滿了煽情香精和汗液的宮廷社交時代已成為過往;生活中人工香精的大量應用,並且在沐浴設備與衛生條件的改良下,今日的都會人士,仰賴著在住家與健身房頻繁的沐浴次數,運用坊間唾手可得的人造香氛產品,努力的遵守氣味禮儀,企圖排除體味、掌握禮貌,令人產生愉稅感的氣味;在人們的意識上,散發著汗水與體味走來走去,已變成量個野蠻而不禮貌的行為:體味失控,重則還會被視為人身「侵犯」呢!試想,擠在一群下班人潮中的地下鐵車廂內遭受的體味困窘,應該夠驚悚吧!二十世紀以來的大眾應該符合了「既乾淨而且人工香味」的標準。
二十一世紀用植物香氛彰顯個人性格
進入二十一世紀,在中產階級化的文明社會裡,排除掩飾體味的努力,不只僅僅是個人的一份基本的公民道德;謀求令人愉悅的「乾淨、好氣味」,還是個人形象最好的裝飾品。更積進的,人們重新學習採用天然的香味,用精油來表明自己的性格特性,例如:葡萄柚,佛手柑等的柑橘類表達了社交親和力;玫瑰,茉莉彰顯了個人的魅力與氣場;桂花則代表了知性與幽雅;薰衣草、鼠尾草則是一種中性的香氣。
延伸閱讀:
跟李淳廉博士學 有醫理有文化的 中醫芳療(漢方芳療健康管理師國際證照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