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人難,最難莫過於”不得罪人”
世上沒有任何一種性格能避免得罪人,說話直會得罪小人;說話委婉的會得罪急脾氣的人;老好人的會得罪有原則的人;圓滑的人會得罪聰明人……. 既然都會得罪人,我們是不是就任性一點,做好自己就好,別管他人怎麼想呢? 但說到底,得罪人還是一個人不成熟的表達方式所導致的,我們從小到大學了各種國英數理化的應試教育,卻很少有人教我們怎麼學做人,怎麼學著與人溝通交流,一不小心,因為不擅言詞,把人得罪了,成了自己人生路上的阻礙。
心善無人知,嘴惡毀百福
有一種人心地善良,但表達出來往往就少了那麼點「善」意。你身邊或許也有這樣性子急,腸子直的人,是朋友眼中的比較乾脆,不喜歡拐彎抹角,有點大大咧咧,但做起事情特別認真,會堅持到底;很重感情,只要是真心認定的朋友,都會真心對待。不習慣主動和別人套近乎,但對人很真誠。內心正義,討厭虛偽;嘴巴硬,心腸軟,很容易就會被感動。為了讓別人好,也會用善意的謊言,但沒什麼心眼;不開心的時候也會想把自己裝的很淡定,很堅強。瞭解這樣的人都知道,這種人什麼都好,但就是那張嘴容易吃虧,有句老話說:「心善無人知,嘴惡毀百福」。
李嘉誠的成功學:「勿得罪人!更勿遭人忌!!」
李嘉誠先生曾經在一次媒體採訪中,採訪前他就跟記者說:「我今天兩個要求,你怎麼寫都行,但是第一點,你不要得罪人;第二點,你不要讓人家妒忌我。」他說:「人哪,最重要的是不要自己稱讚自己,也不要自己說自己有什麼成就。」
在採訪結束後,對相關稿子時,他又很誠懇的重提:「最要緊的是不要得罪人。」坐在旁邊的幕僚對總裁說:「你現在說那麼多,晚上就辛苦了。」(意思是,他會懊惱是否多言得罪人。)
一個世界級的首富,富可敵國,影響力遍及55國。該是別人擔心是否得罪他,怎麼反過來?李嘉誠先生個人在顯赫與謙虛間的巨大落差,讓我震撼,也反覆思索。
一個擁有力量的人在處理人際關係,進退都如此謹慎,非常少見,但他在五、六十前就如此,當他還初出社會就小心翼翼的,不讓自己成為冒出頭的釘子。
李嘉誠17歲,於一家公司當業務員時就嶄露頭角。第一年,他就是7個業務員中,業績最好的那一人,業績是第二名的7倍。這讓他的老闆頭痛不已,因為依照銷售成績來算,他沒想到李嘉誠的業績如此突出,分紅收入將會領得比總經理還高。李嘉誠得知後,竟然主動跟老闆說:「同一個公司每個人都妒忌我,你給我分紅跟第二名一樣就行了,這樣大家都開心,就解決了問題。」一個不到20歲的年輕人,沒人教他,就領悟到職場大忌:別遭人妒忌、勿得罪人。
他這樣行事風格,始終如一。他的「不得罪學」,最奇特的是,連能力比他低者、甚至仇人,他都不得罪。他剛創業時候,與一家做英國生意的進口商往來,進口商欺負他小,騙他說因為海關作業關係,每筆貨款都要暫扣30%,也就是每100元要被對方先扣30元,從1950年到1975年,長達7年,一個銅板都沒退給李嘉誠,壓得剛創業的李嘉誠幾乎周轉不過來。
海關老早把錢退給這進口商,但他就留著自己用,一年加起來比李嘉誠原本運作的資金還大好幾倍。忍無可忍,後來,李嘉誠寫了一封最後通牒的信:6個月後不再接受這樣的訂單。信發出後,結果所有的暫扣款全數退還。頓時湧出這筆龐大的錢,李嘉誠五味雜陳:「我剛開始可以說如虎添翼。但是,也讓我恨之入骨。」
讓自己強大,才能不計前嫌,撐大格局
故事傳奇在後頭,李嘉誠飛黃騰達後的某一天,收到一封信,有一人從英國寫封信過來,他在英國的報紙上看到李嘉誠的名字,他問:「究竟你是不是我從前認識的做塑膠花的Mr. Li Ka Shing?」這人說,他年歲已大,希望重遊香港,問李嘉誠能否支付他機票與飯店的錢。接到信後,李嘉誠說:「好,你自投羅網。」
以李嘉誠的個性,通常招待遠道而來的客人多是搭頭等艙。而且,一住進酒店, 就送花送酒致意。這次,雖然答應,但是高規格對待都免了。他想再會一面,這個當年讓他「恨之入骨」的人。
闊別多年,滄海桑田,一見面,李嘉誠原本的憤怒瞬間澆熄,因為他看到對方,白髮蒼蒼,胖了,行動不便。「我一見他馬上扶他,一句話都不敢講。馬上打給我秘書,酒啊!水果啊!快點送過去。」李嘉誠本來是要罵他:「可知道,那7年我受過苦喔?」
一個當年逼得他幾乎撐不下去的仇人,李嘉誠的回應讓人不解。我問他:當你恩人和仇人沒什麼兩樣,還可以搭商務艙免費遊香港?他的回答在文字上聽不出大道理,理解他但求無愧:「你看到他好慘,我很好。」「他回去後一年就過世了。」
老天爺其實已經給了兩個不同做生意風格的人,公平回應。
摘自《九封信》一書
好人緣都是誇出來的
經常在媒體上看到李嘉誠對青年人的演講,講到他一生恪守的做人做事做生意的故事,以及他的財富語錄等等,瞭解他一生謹言慎行,嚴以律己,即便已經是世界及富豪榜的名人仍始終保持謙虛有禮,他隨時謹記的這兩句話「勿得罪人,勿遭人忌」瞬間讓我也得到很多啟發,真的是一個讓人尊敬的商人與一代巨人。從他身上得到的啟迪,與其說是那些經典語錄,不如說是他的為人風範。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言六月寒」,「好人緣都是誇出來的」逢人先誇準沒錯,如果怕自己不善言詞,笨嘴拙舌,就謹記,用誠意的笑容與發崛他人身上的閃光點,以把別人放心上的心態出發,也可以慢慢的改掉自己衝口而出得罪人的毛病。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