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帝內經】裡面讓你終生受益的24節氣養生秘訣
節氣的”節”就是段落的意思。”氣”,是指氣象與物候的意思。24節氣是我國古代人民為了適應天時地利,取得良好的收成,在長期的農耕文化裡實踐出的綜合了天文、地理與物候,農業氣象的經驗所創設的。早在前秦時期中國就有了應用節氣來耕作,由黃帝頒佈曆法民間依此節令進行各種季節的耕作、採收及養生,這些都收錄在【黃帝內經】中,也是應天之序的養生之道。 在黃帝內經中節氣有著的詳細劃分,比如(《內經 .靈樞》)中便有這樣的記載,「冬至一,葉蟄,北方;立秋二,玄委,西南...
-
立春節氣舒肝養陽10不做
立春時節陽氣漸生,陰寒未盡之時,正處於陰退陽長、寒去溫來的轉折期,是由寒向暖過渡的時候。這時的初春氣候變化較劇烈,溫差大。由於從冬入春,人的抗病能力和氣候適應能力較弱,流行性傳染病又較多,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被感染,特別是年老體弱者和兒童。因此,除了日常起居注意保暖,增強呼吸道的防護,還有生活中哪十種不做,做到了那十項不做,健康舒心一整年。 立春時日常起居有哪些該注意的 立春後的一段時間裏,天氣乍暖還寒,為避免春季疾病的發生,在預防措施上,首先要順應氣候的變化增減衣服;二要常開窗,使室內空氣流通,保...
-
四季之詩-春
(立春) 《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杜審言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品讀:以偏涼開頭,以沾巾結尾,讓春天的流司和思鄉的情司纏繞在一起,綿綿不絕。 (元宵節) 《正月十五夜》 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品讀:上元之夜,在燭光照耀下,樹如火樹,燈如銀花。 (上巳節) 《長干行》 李白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