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穀雨到顧好三氣!養陽氣、祛濕氣、舒肝氣
雨水生百穀,依依別春光。節氣穀雨到,也代表著即將告別春天,穀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看到節氣來到「穀雨」,也表示即將進入初夏,此時天空會開始降下連續淅瀝瀝的雨,澆灌著農田稻穀,也是上天降甘淋以祈五穀豐登之象。
穀雨將穀和雨聯繫起來,蘊含著“雨生百穀”之意。此時也正是”楊花落盡子規啼”的時候,李白的一首《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給被貶爲龍標縣尉王昌齡:在楊花落完,子規啼鳴的時候,聽說你路過五溪。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託給明月,希望能隨着風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如同人們這樣形容「穀雨」代表著我們就要和春天依依惜別了。
內容目錄
穀雨節氣,雨水生百穀,農漁皆豐登
從氣象角度看,穀雨,預示著大自然的雨水更加充沛,每年到這個時候,雨水明顯增多,而且這時桃花正在開放,所以也有人稱這時候的雨為”桃花雨”或”桃花泛”。
自穀雨時節起,是農事忙碌的開始,也是作為農耕農事的重要時節。而沿海地區捕魚為生的漁民,此時也是每年出海的好時節,沿海地區的漁民們歷來也認為,穀雨時節,百魚上岸,是出海捕撈的吉日。這從每年四月台灣東港四月黑鮪魚季的重要慶典可以看出,是祈求一帆風順、魚蝦滿艙的好時節到了,所以歷來有「穀雨節」,向眾神(龍王、海神娘娘)獻祭的日子。
穀雨節氣濕熱內生,以防動肝火
穀雨節氣後降雨增多,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加上自然界陽氣驟升,易引動人體內蓄積的內熱而生肝火,繼而誘發春日常見的鼻腔、牙齦、呼吸道、皮膚等出血,以及頭痛眩暈、目赤眼疾等疾患,這就是所謂“春火。
此時我們在調攝養生中不可脫離自然環境變化的軌跡,通過人體內部的調節使內環境(體內的生理變化)與外環境(外界自然環境)的變化相適應,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素問·保命全形論》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這是說人生於天地之間自然界中的變化必然會直接或間接地對人體的內環境產生影響,保持內、外環境的平衡協調是避免、減少發生疾病的基礎。因此在調攝養生時要考慮穀雨節氣的因素,針對其氣候特點有選擇地進行調養。
「穀雨」到,首重:「養陽氣、祛濕氣、舒肝氣」
養陽氣:此時每天可以提早半個小時起床,做做運動或是晨間操,略微的發汗對於身體陽氣的生發,非常有幫助。
祛濕氣:體內的濕氣這時靠著陽氣的生發,可以按壓「陰陵泉穴」,「足三里穴」把體內的濕氣,脾胃的濕氣做一個排出,對於提升身體的動能及減肥都是事半功倍的幫助。
舒肝氣:在春天的末尾也不要忘記舒理肝氣,把身體壓抑的或心中鬱悶之氣一起疏散掉,經常兩手十指端相互敲擊十宣穴,將肩上的壓力與胸中的鬱悶一起敲出。
言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