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字 V .S. 大數據
當走入網路5.0的時代以後,打開手機你就擁有了全世界!看似只要你想得到、打得出的字,你都可以找得到各式各樣的解答,彷彿全世界都在你手中,但之後你會發現…..某天朋友傳來了一則聳人聽聞的社會新聞,你好奇點開了,看完一則,還有一則等著你,從此你就一直收到相關的訊息….,頓時你覺得這個社會真黑暗,都是些你殺我我殺你……原來是在你點開的那一剎那,大數據已經幫你註記了,在新聞類別中的社會新聞類已經打勾了….
一個粉專中的政治口水戰,你看了一則,從此就有一連串等著你,因為大數據也把你註記了,你的世界就是網紅名嘴們的叫囂,讓你覺得台灣政治人物真低能,人民素質真差…….
而你身邊一定也有這樣的人,當你問他現在行政院長是誰的時候,他仰天茫然,然後靦腆的搖搖頭的社會絕緣體。只因他未曾點取過政治方面的議題,他的世界就沒有了政治、經濟與社會….
大數據反而帶來的視野的限制
是的,這就是大數據,所以,你的世界真的無所不包嗎?
你的世界真的在你掌中嗎?你真的還有遊刃有餘、馳騁遨翔的世界嗎?
還是你的世界就是各種大數據算法的結果!?就是機器餵給你的特定的,投你所好的資訊!
簡單的說,有了大數據,從此別談格局,因為你走不出大數據給你的框限,
也別想跨領域,不是你不想,是你就算想掙脫也無力,因為你的視野已被限制了,
你的每個動作都在限制了你的世界和想像。
大數據帶來行業內捲
剛朋友傳來…..「這樣的標題在Youtube上的話,如果我是新手,我想了解 “精油” 或是 “檀香”或”康茵”
或是 “芳療” 都不會被搜尋的到……』
其實我想說的是:「我就是沒有要給精油新手去搜阿』精油圈內的人內聚力很強,但是也很封閉,格局也很小,台灣如此,大陸也一樣,很奇怪的一種怪圈。
記得我2014去大陸第一屆芳展演講時,也可以深刻的感受到…… 找個黃頭髮藍眼睛的法國人,講著不專業的精油認知,當作有洋人做保障….充滿了不可言說的騙術,(當然國內現有的品牌中也不乏這樣…….當初我幫某人引薦的國外的業務,後來他用個國外地址就當是舶來品的不計其數)
連一個本來是從事媒體的公司轉戰精油業,性格也變的扭曲了,一定要若藏所私,一定要搞得王不見王,一定要販賣神秘,欲言又止。
我的芳療路
我從一個護理師離開臨床,又走入了中醫,因愛好而產生芳療想要教給大家,是第一個開放知識的,也是被抄襲的最慘的,第一個出來教授精油的,也是最早等著被欺師滅祖的,每個人都是精油大師,連當年媒體稱我為「精油達人」我覺得low不願意接,倒是很多人打著精油達人的旗號,把關鍵字給打紅了。
因為興趣愛好,還是喜歡從醫,到大陸繼續深造中醫,就是不想在內耗在這個人踩人的領域了,整天跟這些虛偽狡詐的相關精油同業爭逐,不但沒有意思,也覺得生命很浪費…..因為我的性格太實在到不適合從商,還是喜歡走回我的醫療,喜歡照顧他人,但又放不下事業無人打理,對會員沒有交代,又回頭了,為了實踐自己的精油經絡理論,在其他出版社不支持的情況下,2010年自己開辦康茵出版社,出版了第一本中醫芳療書籍「精油經絡學」隨後「五行養生法」「不老的秘密」可說是最早的精油經絡三部曲,記得當時書店在鋪貨的時候還不知道該如何界定這個書籍該放中醫區,還是放精油區。
在2017年與香港中醫藥院合作,研發開創了中藥配方精油,後來自己又再精益求精研發台灣這邊的針對各種體質的漢方精油並取得了國際專利。與植物學家們還成立了屬於真正精油檢測的實驗室。
當年那些追著我打的人呢?那些說我把芳療套上中醫的帽子不倫不類的人呢?現在都打著IFA的旗號在開中醫芳療課程呢!
我的「淳萃一抹香」節目,就是為了導正視聽,不要弄得大家連聞個香都這麼市儈,忘了除了精油再也沒有了嗅覺,其實品味生活中的芳香,隨時都可以,古今皆然。
而芳療應用則需要專業中的專業,精油不是束之高閣的東西,也不是每一種都同樣公式在使用的東西,如果你認真瞭解,真的不能隨便拿來當成食譜一樣,配成DIY的,它是有使用界線的,更需要因人因況狀況輔導應用的。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