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帝內經】裡面讓你終生受益的24節氣養生秘訣
節氣的”節”就是段落的意思。”氣”,是指氣象與物候的意思。24節氣是我國古代人民為了適應天時地利,取得良好的收成,在長期的農耕文化裡實踐出的綜合了天文、地理與物候,農業氣象的經驗所創設的。早在前秦時期中國就有了應用節氣來耕作,由黃帝頒佈曆法民間依此節令進行各種季節的耕作、採收及養生,這些都收錄在【黃帝內經】中,也是應天之序的養生之道。 在黃帝內經中節氣有著的詳細劃分,比如(《內經 .靈樞》)中便有這樣的記載,「冬至一,葉蟄,北方;立秋二,玄委,西南...
-
立秋養生及立秋後的滋陰養肺排毒法
當節氣進入了立秋,代表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立秋節氣一般在每年的8月6日到9日,古人又將立秋稱之為「交秋」,此時,你仍會感覺到一陣子的炎熱高溫,還有種悶熱潮濕的感覺,白天完全感覺不到秋涼和秋燥。立秋也是穀物豐收的季節。曆書曰:「斗指西南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穀熟也,從這一天開始,天高氣爽,月明風清,氣溫逐漸下降。」 「暑蒸之際盼身涼,蒸騰熱氣漸退場;節令已入立秋時,白晝雖兇夜來爽。」–李淳廉 古人很重視立秋,因為立秋也代表著大自然的由陽轉陰的過渡,所以把立秋...
-
四季之詩-秋
(立秋)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品讀:山裡的明月,清溪是清淨高潔的,山裡的浣女漁夫是純樸快樂的。 (七夕) 【秋夕】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品讀:一腔心,是盡在”坐看牽牛織女星,蓄蘊藉,意在言外,像一棵青橄欖,越嚼越有味道 (白露) 【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