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頂級的自律是把工作當修行
500年前的明代思想家王陽明在貴陽龍場書院講學時,有個地方官經常來旁聽。有天課後,他對王陽明說:「先生講得太好了,我恨不得天天都來跟你修行,可惜我太忙了,每天都要處理公務。」王陽明說:「為什麼要放棄工作來修行呢?工作就是修行,紅塵就是道場。」日本經營之神,稻盛和夫也說過,工作就是人生最好的修行。是阿,人生就是工作,做好工作就是一種修行,何需刻意放掉工作、脫離生活去修行呢? 工作就是人生最好的自律與修行 很多人把工作當成是自己的一種勞力交換,是獲得基礎的生活保障。總想著如果不用上班多好!但事實上,...
-
在職場中修行,修我們的五毒心,貪嗔痴慢疑
日本經營之神-稻盛和夫曾說過:「在工作中修行是鍛煉靈魂、提高心性、培養人格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那麼,工作中最怕的是什麼呢?當然是負面情緒了。佛教中有一個概念,說人有五毒心,分別是貪、嗔、癡、慢、疑,因爲有了他們的存在,人的本心會被遮蔽,如果把這個概念用在職場,其實就是影響一個人,事業成功的五種負面情緒。 我就用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西遊記裡的角色,來比喻人性中的五個負面性格,因為西遊記算是性格鮮明,也是被演譯最多的一部電視劇和電影,大家都耳熟能詳,表面上看是一個出家人去西天求取真經,途中經歷九九八十...
-
成功人生的背後,真的有邏輯和規律可循嗎?
失敗的人生原因各不相同,而成功的人生背後的邏輯和規律總是驚人相似。我們常看那些個大佬級的人物,像稻盛和夫一輩子經營三個企業,三個企業都進入世界五百強,還有很多,像埃隆馬斯克,一下做電動車,創出一個特斯拉,一下造火箭,一下發行狗狗幣,每一個領域都做得很成功,也都能做出傲人的成績。這是不是說明他們掌握了成功背後的一套商業邏輯,或者說他們搞懂了人生商業模式的要領, 比如,掌握要領的能力,這意思其實就是強調了能力的重要性。那很多人可能要問了,具體指的是哪些方面的能力呢?比如是處理業務的能力?還是與人交際...
-
在工作中實現自我價值才能找到幸福
常看到每次年假或是長假放完之後,很多人哀怨的說,唉~又要上班了!無形中對於工作的那種排斥的心態,溢於言表,在朋友圈裏不斷的去哀怨,無奈和嘆息。我最近一直在看稻盛和夫的書,從他的「活法」,看到「幹法」忍不住想要跟大家分享,這位日本經營之神-稻盛和夫的想法,他不僅帶給我很多全新的思維,相信也會給大家帶來不少的啟發。當你了解了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以後,你會發現工作真的可以成爲你幸福的來源,工作帶給你的快樂不是旅遊、不是購物那種淺層的滿足,而是一種人生價值的肯定。 把工作當成實現自我的挑戰 稻盛和夫是19...
-
不被看見的日子裡,就把自己設定成一顆種子
前兩天有朋友找我來給職場新鮮人上上課,是關於職場發展的。其實我最想對現在年輕人說的是:「如果你現在是初入社會的新鮮人,你對未來會有很多的問號,你會為了選擇A工作好,還是選擇B工作好,是留在大城市就業,還是返鄉找個差不多的工作,也一面就近照顧父母,或是回家繼承家業好?二十多歲的你,會為了看不到前方的路而感到迷茫,但我會告訴你,你現在的迷茫很正常,不要擔心看不到前方的路,但你必須先跨出第一步,屬於你的人生路都是在你”做中學”裡面才慢慢的出現的。」人生的旅程就是這樣,我們總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