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起喝薑湯勝過人參湯,薑讓你陽氣十足
如果你有體質虛寒,怕冷、陽虛、冷底、水腫有瘀的情況,推薦一個便宜又好用還是藥食同源的–薑。可泡可抹可食用的薑,可以說是家家戶戶廚房裡常備的一味香料。既可以去腥提味,又可以去除食物的寒涼之性,同時又是溫中和胃的一味藥方。中國人把薑拿來作為祛病除寒邪由來已久。早在春秋時代,孔子就有一年四季不離薑的習慣,在(《論語. 鄉黨》)中有:「不撤薑食,不多食」之說。南宋朱熹在(《論語集注》)中說:「薑能通神明,去穢惡,幫不撤。」 而現存最早的中藥學(《神農本草經》)中也有關於薑的記載:「乾姜,味辛...
-
火氣大讓我心煩氣躁,嘴破冒痘痘又睡不好,看看到底是身體的哪一把火?
火氣大在中醫裡俗稱”上火”其實就是一股過度亢盛於的“熱氣”,從中醫理論中解釋,屬於中醫熱證範疇。中醫理論認為人體陰陽失衡,內火旺盛,即會出現”上火”。因此所謂的“火”是形容身體內某些熱性的症狀,而上火也就是人體陰陽失衡後出現的內熱證候。 火分虛實,”實火”又叫「陽亢」,即陽氣太過旺盛;”虛火”是指體內的陽是正常的,但陰液被過度消耗,陰不足以制陽,故「陰虛火旺」。 “上火”在乾燥氣候下,或是濕熱連綿的天氣時更易發生...
-
喉痛聲啞的中醫經絡療法
中醫認為肺為嬌臟,這個嬌滴滴臟腑最怕就是乾燥,所謂燥能傷肺,而中醫裡面講的肺不單指那兩個肺臟,而是包括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泡,每一個空氣進氣所途經的地方都屬於肺,中醫認為「肺主氣,司呼吸,開竅於鼻」,【黃帝內經】《素問·金匱真言論》:“開竅於鼻,藏精於肺”。 所以一般的喉嚨痛,聲音沙啞,也是發生在咽喉、聲帶,自然也與「肺」脫離不了關係,不管是感冒造成咽喉發炎,聲帶腫脹,長期嘶吼,過度使用聲帶,使得聲帶腫脹甚至長結節,都會讓咽喉聲帶出現問題。 為何聲音會變沙啞(燒聲)? 很多人在前一夜的飲...
-
大寒節氣驅寒扶陽,共赴冬藏轉春生
古代文人常用“寒來暑往,兔走烏飛,節令相催”來形容時光的流逝和時令的變遷。大寒節氣是一年最後一個節氣了,過了大寒就是立春了。俗話說:“小寒大寒又一年。” “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所以大寒是一年當中寒氣最重的節氣,要注意防風禦寒,並且養足腎陽,日常飲食起居也要注意順應由冬藏轉春生的生理調節不警要做好冬藏也要為春生作準備,以待春的生發。 大寒呢,作爲一年之中最寒冷的一個時間段,他也是一年之中最後的一個節氣,那麼究竟這個大寒應該如何保養呢? 大寒節氣如何溫補腎陽 冬季是需要溫補腎陽的,過去中醫沒有精...
-
一招讓你不做情緒的奴隸,養心刮痧法,舒心解鬱人不老
中醫裡說:心怕累,肝怕堵、脾忌冷、肺怕煙、腎怕乾,而心為五臟之主,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養心。健康的根本也在心。 心安定,心定則氣順,氣順則血暢,氣順血暢則百病消。 黃帝內經《素問·六節藏象論》曰:“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陽中之太陽,通于夏氣。”可見,中醫認為“心與夏氣相通應”,夏季養心事半功倍。 我們具體分析一下: 首先,夏季最大的特點就是炎熱,此時人體陽氣最旺,陽氣容易外浮,引起內裡虛弱,人就容易出現與心臟相關的疾病。簡單的說,就是:夏季炎熱,新陳代謝旺盛,人體能量消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