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帝內經】裡面讓你終生受益的24節氣養生秘訣
節氣的”節”就是段落的意思。”氣”,是指氣象與物候的意思。24節氣是我國古代人民為了適應天時地利,取得良好的收成,在長期的農耕文化裡實踐出的綜合了天文、地理與物候,農業氣象的經驗所創設的。早在前秦時期中國就有了應用節氣來耕作,由黃帝頒佈曆法民間依此節令進行各種季節的耕作、採收及養生,這些都收錄在【黃帝內經】中,也是應天之序的養生之道。 在黃帝內經中節氣有著的詳細劃分,比如(《內經 .靈樞》)中便有這樣的記載,「冬至一,葉蟄,北方;立秋二,玄委,西南...
-
大暑節氣養生三要點:清熱解暑,開胃健脾,扶陽祛濕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 每年大約在7月22日~24日進入大暑節氣,其氣候特徵是:“斗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節氣正值中伏前後,大暑是一年中最酷熱的節氣。詩經中「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雖然在古代並不是指大暑這段時間,但文字的七月流火,更像大暑天的艷陽,如同空中流洩的一把火。 我國古代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第二候是說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濕;第三候是說時常有大的雷...
-
四季之詩-夏
(立夏) 《夏日南亭懷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品讀:黃昏時分夕陽西下,入夜之後竹露和風,此刻深夜入睡,期待故人入夢。 (芒種) 《採蓮曲》 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品讀:採蓮女在荷塘中若隱若現,若有若無,人花難辨,花人同類。 (端午節) 《江上吟》 李白 木蘭之枻沙棠舟,玉簫金管坐兩頭。 美酒樽中置千斛,載妓隨...